点燃希望的篝火

2008-04-24 18:26陈华宏
人民教育 2008年11期
关键词:全班学生篝火师德

陈华宏

很早就听说过阿坚和阿彪的“名气”,小小年纪的他们曾因殴打老师,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得知他们分到我班上的当晚,我失眠了。

尽管我再三告诫,可是开学第一天,他们就闯祸了。课间操时,他们抓起泥土撒向女同學,操场里乱成一团。英语老师也来告状说,他们在课上把果皮塞进前排学生的衣领。还有十几个家长上门抗议,指责学校不该收这样的学生,纷纷要求让孩子转班。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天一进教室,就看见阿坚和阿彪把头发剃个精光,说是声讨大家对他们的歧视。我的火腾地就起来了,上前去一把揪住他们的衣领,大声喝道:“你们来学校到底是干什么的?”要不是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我真想狠狠揍他们一顿。回到办公室,我当即打电话给家长,数说了他俩的劣行。

晚上,已经心力交瘁的我刚要休息,阿坚的母亲慌慌张张地跑来说,阿坚的父亲正把他吊起来暴打,她不敢阻拦,只好来向我求救。我虽然有点“幸灾乐祸”,可一想到自己身为教师,急忙随她前去。在阿坚家,我费尽口舌,好不容易才把他从父亲的皮鞭下解救出来。这时候,我突然想到阿彪,他是不是也和阿坚一样的遭遇呢?想到这里,我急忙和阿坚一起赶过去,果然如我所料。我又费了一番周折,也把阿彪从家里带出来。

这时候,天已经黑了,或许是被我从家长皮鞭下施救的行为感动,两人对我不像之前那么敌对。我没有再批评他们,而是轻声问道:“你们吃晚饭了吗?”他俩苦笑道:“一回到家就被痛打,哪有饭吃?”我说:“真对不起,老师不该向家长告状。这样吧,我请你们吃饭。”

在一家小饭铺里,我和他俩边吃边聊。我从谈话中得知,阿彪的父亲曾经因犯罪被劳教,阿坚的父亲经常赌钱、酗酒,两个父亲的脾气都很暴躁,动辄拿孩子出气。同时,他们从小生活在别人歧视的目光里,也没有人和他们交朋友。

这一刻,我才意识到面前这两个孩子其实很可怜。我教了他们一些和家长相处的策略,然后真诚地说:“别人伤害你们固然不对,可你们的行为又何尝不是对大家的伤害呢?我想,只要你们尊重同学,一定会获得新的友情!”那天晚上,因为担心家长再打他们,我请他们到我的宿舍里合住,三个人聊到很晚才睡。

早晨起来,他俩主动问我借了两顶帽子戴上,遮住扎眼的光头。中午放学时,老师们说:“真奇怪,两个捣蛋鬼一直没闹事,话也少了。”晚自习前,我对全班学生说:“今天是我心情最好的一天,因为老师们反映,阿坚和阿彪有了很大的进步。请为他们的进步喝彩!”教室里响起了稀稀落落的掌声,看来大多数学生对他们仍心存疑虑。

我知道,必须尽快消除他们和周围的对立,否则既不利于其健康人格的形成,也很难使之有根本性的改变。很快到了中秋节,几个学生邀请我去河边烧烤。我提议让阿坚和阿彪一起去,一开始,学生们坚决反对,经过我的一番说服才勉强答应。中秋节晚上,朗月高照,凉风习习,熊熊的篝火点燃了年轻的激情。学生们一边吃着烧烤,一边赏月。我又建议,到11月份再来一次篝火晚会。学生们惊奇地问我原由。我笑道:“因为阿坚和阿彪的生日都在11月,生日是一个人获得生命的神圣纪念。我相信,他们今年的生日将会更加不同,让我们原谅他们的过去,期待他们的新生!”

在这样感人的氛围中,阿坚和阿彪表示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争取有更好的表现。此后一段时间,两个人的学习积极性格外高涨。深知他们学习基础薄弱,我也在课余时间经常给他们“开小灶”。期中考试时,阿坚考了57分,阿彪考了52分。为了不挫伤他们的信心,我额外照顾,让他们都及了格。两人激动地说:“老师,我们从小学到现在,考试从未超过20分,这都是您的功劳!”我说:“这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争取更好的成绩!”

11月到了,河边的沙滩上再一次点燃起了希望的篝火。那一天,虽然天气稍微有点冷,但看着阿坚和阿彪激动的神情,我的心里也暖融融的。

编辑手记

长久以来,师德与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含混不清的问题,或被演绎为空泛的说教,或在实践中被边缘化。

早在2004年8月,班华教授为本刊专门撰写《专业化:班主任持续发展的过程》,提出了“精神关怀是班主任专业劳动的核心内容”的观点。如今,年逾七旬的班教授仍不辍思考,《师德与班主任专业发展》一文进一步廓清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班主任的师德是其必备的专业素养,是“教育过程的要素,是宝贵的教育资源”,让人读后不禁豁然开朗。

一方面,正如班教授所言,“我不以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比其他行业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更重要”,不能不切实际地拔高对班主任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班主任的工作特点,决定了班主任的师德的特殊性,师德是比任何方法、技巧、经验乃至相关知识都重要的教育力量,也是一个教师找到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根基。

猜你喜欢
全班学生篝火师德
致良知与师德
秋火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雨后
利息
太阳生病了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
阅读理解精练
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