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原考核体系不再适用

2008-07-31 05:31
人力资源 2008年7期
关键词:项目组排序偏差

刘 华

H公司在2003年请咨询公司做了一套绩效考核方案,然后就一直按此方案不折不扣地执行。时隔四年,在2007年年底,H公司又找到原咨询公司,提出近期公司上下对调整后的考核方案意见很大,希望咨询公司对原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咨询公司对此非常重视,立即派项目组入驻H公司进行调研。项目组通过员工访谈、调查等方式,终于对情况有所了解。H公司提出的问题是事实,但咨询公司当初的方案也是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为什么现在考核体系就出现问题,变得不再适用了呢?经过深入分析,项目组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H公司发生重大变化,使得原考核体系不再适用

其一,H公司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H公司原来是一家国有企业,2006年转制并成功上市,由政府主导型转变为市场主导型企业。原来的国有企业-性质要求其考核注重过程考核、人品考核、态度考核,且绩效工资占工资总额的比例较小,考核结果对员工的薪酬影响不大。由于国企内部人际关系较为复杂,人情因素在考核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因此考核很难做到公平公正。有些业绩不好的员工也不能打太低的分,否则就会有来自各层面的压力。而企业转制后尤其是在上市后,竞争压力较大,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发展及信誉。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考核方案就显得落伍了,不能有力地推动企业的发展。

其二,H公司的战略发生了变化。

经过四年的发展,H公司的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多元化经营向核心业务发展,其他经营业务正在逐步剥离,突出了主业。并且,随着企业的不断市场化,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逐步成为关注的焦点。这就要求考核应以业绩为衡量标尺,以结果为导向。同时,战略的转变也带来了组织结构和岗位人员的变化,这就意味着,部门和岗位的考核指标也应相应作出调整。

解决之道

在与员工进行访谈后,项目组发现,虽然大家对现行考核体系报怨甚多,但对考核体系的作用还是非常认可的,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m司在2003年以前是没有考核的,完全是“大锅饭”。刚开始进行考核时,虽然绩效工资占的比重不大,大家仍然非常抵触。但随着绩效方案的执行,大家的观念也逐渐地发生了转变,开始认识到考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考核工作也逐渐配合起来。只是近期在公司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后,对考核体系的不满情绪才突然增多起来。

针对这种情况,项目组有的放矢地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其一,简化考核方式,强调考核结果导向。

原考核方案是实行360度考核,既有上级对下级的考核,也有下级对上级的考核,还有同级之间的考核。考核主体较多,考核过程较为复杂,员工需要填写很多表格。对此,员工颇有抵触情绪。改进后的考核方案只保留了上级对下级的考核,而取消了下级对上级以及同级之间的考核。并且,将考核维度由五个减化为三个,将与业绩关联度不大的且不易量化的考核维度取消,强化业绩指标。一是更易于操作;二是相当于增加了业绩指标的权重,突出了主要指标的重要性。业绩指标以可量化的KPI指标为主,不可量化的定性指标为辅,尽可能地减少上级打分带来的主观偏差,增加考核的公平性。

其二,增加部门考核,强化团队合作精神。

新考核方案增加了对部门的考核,除了业绩指标外,还增加了部门间的合作效率和效果等内容,对部门间合作的主动性、响应时间、解决问题的时间、信息反馈的及时性、服务质量等几方面进行考核,目的是使员工更加关注部门问的工作配合。

部门考核指标就是部门的经济指标。公司首先将年度经济指标分解到各个部门,然后各个部门再将指标分解到季度和月度,进而落实到部门内每一个员工。由于部门任务完成的情况直接决定公司的整体效益,因此将部门的考核放在第一位,根据部门任务的完成情况由相关部门(如财务部门)提供数据,得出部门的考核分。部门的得分直接影响部门所有员工的月度绩效工资和年度奖金。这种方案强调了部门合作的重要性,只有部门业绩好了,员工才能得到更高的奖励。

例如,H公司生产部门月考核得85分,则其对应系数为85%;该部门的员工小李考核得98分,则其个人考核系数为98%。那么,小李的月度绩效工资=个人标准绩效工资×98%×85%。如果部门业绩好,考核系数为110%,那么小李的绩效工资也就高于标准绩效工资了。

其三,实行等级排序,消除主观因素影响。

年度考核结束后,根据员工年度考核得分进行评定。等级排序是一种强制排序,影响员工职务升降、工资升降、是否能列入重点培养对象等。等级评定绝对不能搞平均主义,必须找出员工之间在绩效表现方面的差异,否则评价是没有意义的。

等级排序一般以部门为单位,这是由于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在给下属打分时有一定的主观偏差,有的领导较严厉,有的领导则较宽松,以部门为单位进行等级排序,就不会受这种主观偏差的影响。如果公司以员工个人为单位,将所有员工放到一起进行排序,则需要消除这种部门间的偏差。方法如下:

假设公司所有员工年度考核结果的平均值为a,某部门所有员工年度得分的平均值为b,则该部门员工的修正得分=个人年度得分-(b-a)。这样一来,如果b>a,则说明该部门的领导打分偏高,应相应地减少分数;如果b<a,则说明该部门的领导打分偏低,应相应地增加分数。最后,公司全体员工按修正后的得分进行排序,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不同上级打分造成的偏差。

其四,加强方案宣讲,减少方案推进阻力。

在绩效体系正式运行前,项目组先对公司全体员工进行宣讲,尤其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让大家真正了解方案的原理和操作流程,不仅使其知其然,还要使其知其所以然。一方面,可以使得绩效管理方案在推行的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因素干扰;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绩效管理体系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偏差。

任何一套好的方案都要经过从认识——消化——发挥作用——再完善——再认识的循环过程。原有绩效考核体系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应该给予肯定。而新的考核方案虽然适合目前的公司发展,但也会随着公司的发展变化而变得不相适应。因此,考核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对此,我们应有深刻的认识。

猜你喜欢
项目组排序偏差
排序不等式
CSCO生物统计学专家委员会RWE项目组简介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项目组管理实践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恐怖排序
关于均数与偏差
项目组研究式教学对社会主义学院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及培养
自适应两级UKF算法及其在时变偏差估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