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

2008-08-27 08:17郭宗富
21世纪中学生作文·中考适用 2008年3期
关键词:文章

郭宗富

考 点 揭 秘

[课标领航]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议论文阅读的考查要求是:“阅读简单的议论文,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议论文阅读在各地中考试卷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占有重要的地位,复习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学生在备考时,要充分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意图,重视能力的培养,提倡创新精神;要改变以往议论文阅读复习中只注重三要素的老套路。在有关议论文的阅读过程中,注重感受体验,体会作者的价值取向,掌握阅读方法,学习筛选材料,尤其要在创意阅读上下功夫。近年中考阅读材料大多选择议论性散文,语言含蓄隽永,不乏理性的光辉,是人文性与文学性的和谐统一体,因而倍受命题教师的青睐。阅读时,要认真体会作者在议论过程中的观点、态度,理解其写作的思路,特别要注意对精美语言的品析。

[热点题型]

近两年中考议论文阅读,出现频率高的热点题型有如下几种:

1.分析关键词语的含义

2.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

3.摘取或概括中心论点

4.论证方法的判定及其作用的分析

5.文章结构的分析

6.对某一内容的深入探究

7.开放拓展题

[中考例题]

例1 2007年湖北荆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中国能占领多少“知识领土”

方 承

①知识领土不按国家主权划分,而是依据知识创造的先占性和市场占领的范围来确定。知识创造的先占性被称为知识产权,占领的市场范围被称为“知识领土”。一个国家如果在知识方面没有创造,或在时间上落后,那么无论这个国家主权领土的面积多么辽阔,人口多么众多,也不能拥有知识领土。

②全球知识领土面积最大的,应该要属比尔·盖茨。这个美国人拥有的知识领土范围,超过了整个俄罗斯。不仅是因为他的“视窗”覆盖了使用计算机的所有人类,还在于他有权要求所有国家的法官们作他的“国防军”。

③知识领土既不能天赋,也不可能白送,而由脑力劳动创造。开拓出来后,就被创造者终生拥有,直到他过世,后人依然继承这部分领土。如果我们的大脑不创造知识,我们就无法拥有知识领土。如果我们仅满足于传播知识、讲授知识或宣传知识,也不会拥有任何知识领土。虽然这些也是劳动,但是这种劳动只会帮助知识领土的创造者巩固和维护其领土,我们仅能获得少量的传播费、讲授费和宣传费而已。

④如果大学不创造新思想,企业不发明新技术,实验室不申请新专利,工程师拿不出新成果,那我们就如同无家可归者:在人家的知识领土上漂流,捡人家发明吃剩的残羹冷炙充饥,用人家技术穿烂的旧衣御寒,套人家换代产品丢弃的烂鞋跛行。即使这样,我们也无法长期生存,因为人家的卧榻之侧,容不得我们安睡。

⑤我们伟大的祖先,如果不是在知识丛林中“众里寻她千百度”获得四大发明,如果没有先秦诸子百家在思想乐园中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如果没有《孙子兵法》的神来之笔,没有《清明上河图》中的鬼墨神工,如果这一切都没有被创造,我们今天还有什么脸面,面对世界说我们是中国人?如果我们今世不创造知识、不贡献思想、不丰富文化,我们将忍看子孙后代在人家的知识领土上沦为“无国籍人”,忍痛让自己的后人在知识产权所代表的财富面前沦为“无产者”。

⑥昨天,我们依靠开放取得成功;今天,我们要依靠创造,取得新的成功。如果我们头脑还清醒,理性还健全,如果我们还顾及子孙,那从现在起,就应将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最必要的条件、最重要的资源和最宝贵的财富!

(选文有删改)

1.浏览全文,提取作者写作此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

2.根据第①段文字的内容说说什

么是“知识领土”。

3.从文章第③段中找一处文字解

释第②段末“国防军”的含义。

4.说说第④段画线文字运用的论

证方法。

5.文中第⑤段的前后两部分之间

是什么关系?

6.用“│”标示全文的结构层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例2 2007年四川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

演 奏 快 乐

①曾经有人对我说过:“听说,摩天轮的每个格子里都装满了幸福。在我仰望摩天轮之际,是否也能感到些许的快乐?那么,幸福为什么离我如此遥远?”我对这个人说:“既然想要幸福快乐,为什么只是仰望摩天轮,而不去亲身体验一番?只有真正体验过的人,才会感悟到幸福与快乐。”

②的确,快乐的人是会演奏快乐的。

③演奏快乐,就是品味快乐。不论是巍峨雄壮的高山,广袤无垠的大海,万里无云的蓝天,还是沁人心脾的气味,绚丽斑斓的色彩,感人肺腑的话语……这些如宝石一般晶莹璀璨的快乐总是在我们身边盘旋。眺望高山,我们应有心田豁然开朗之感;遥望大海,我们应为生命的宽广而骄傲;仰望蓝天,我们应为云朵飘散后的重聚而高兴……懂得品位这些快乐的人,自然会得到快乐的青睐。

④演奏快乐,就是留住快乐。流星瞬间的消逝,昙花一现后的凋零,蒲公英随风飘零……这些转瞬即逝的美好,总会带给我们瞬间的幸福与快乐。快乐的人知道将快乐延续:流星消逝,还有宁静美好的星空;昙花凋零,还有来年绽放的期许;蒲公英飘走,还有随风飞舞的绚烂……即使人生路上,事业、前途、爱情、家庭都如泡沫一样破灭了也不必悲观。试图留住这些快乐,学会将快乐延续。那么,快乐的天使终将降临到你的身上。

⑤演奏快乐,就是寻找快乐。童年时的我们是那般天真灿烂:一枚硬币能让我们玩儿出许多花样,一张纸能让我们折出各式各样的图形,一个易拉罐能让我们踩成高跟鞋,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时的我们有什么忧郁?有什么烦恼?那时的我们总是寻找快乐,沉浸在快乐的梦幻里。现在为什么不能?考试没考好会难过很长的时间,比赛失利了会不停地责怪自己,恋人离开了会惆怅得难以自拔,工作不顺利会一个人生闷气……难道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的代价?在历经沧桑、饱经岁月的洗礼之后,那份童年时寻找快乐的本能也消逝得无影无踪。万世沧桑、悲欢岁月,痛苦难免,可是,懂得寻找快乐的人,快乐的旋律总会在他的心头回响。要相信,仰起头就有蓝天!

⑥你是否还在仰望摩天轮,期盼些许的快乐?不妨亲自去坐一下吧。独自转动的摩天轮,会带你领略你意想不到的快乐!快拿起你心爱的乐器,从现在起,用你的心灵去演奏快乐。相信你能演奏出无比精彩的乐章!

⑦相信,快乐的乐曲可以演奏到地老天荒!

(选文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2.综观全文,作者开篇和结尾都写了摩天轮,简要分析作者写摩天轮的作用。

3.演奏快乐,就是寻找快乐。相信你在童年时代也寻找到了许许多多的快乐。结合你的体验为第⑤段空白处补写两个句子。

4.请谈谈你对全文最末段的理解。

5.你会演奏快乐吗?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演奏快乐的。

[解题要诀]

1.分析关键词语的含义

议论文的语言严密,逻辑性强。考查对关键词语含义的理解,侧重于考查分析其在句中的修饰、限制的作用,体会其用词严密、准确的特点;或是对成语、典故、化用语的分析,理解其生动活泼、犀利有力的语言风格。荆州卷的第2题对“知识领土”的解释,第3题对“国防军”的含义的理解,就是考查议论文语言幽默而严密,富有逻辑性的特点。荆州卷的第2题对“知识领土”的解释,可从第①段中第二句直接摘取而来,即“知识领土是知识创造占领的市场范围”。第3题对“国防军”的含义理解可从第③段中找出呼应的文字概括而成,即“巩固和维护其领土”。

解答这类题型,首先要通读全文,领会主旨,这是解答此类题的前提。然后认真揣摩、领悟这个词语的一般含义,再结合具体的文章和上下文的语境,去把握它的引申义或者比喻义。有的省市还考查词语的感情色彩和修辞效果,考查代词的指代作用。无论从哪个角度考查词语的含义,都应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根据文章的内容、中心来分析,从词语运用准确、严密的角度来理解,从准确、鲜明、富有概括力的角度来评说,不能就词解词。

2.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

对文章关键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的分析是阅读考查的重点,分值较重。对于议论文而言,多是对文章开头、结尾表明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句子的理解,或是对具有深刻含义、起着深化主旨作用的句子的分析。成都卷的第4题“请谈谈你对全文最末段的理解”,就属于后者。从结构和修辞的角度,可以这样作答:“总结全文,将快乐比作乐曲,用天长地久的乐曲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快乐可以与人们终生相伴。”

解答这类题,首先还是要整体阅读全文,把握各段所写的内容,领会全文主旨,在此前提下,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这些意蕴深刻的句子。有的句子本身就起到揭示主旨的作用,再根据它在文章中的位置,在文章结构中所起的作用的角度,来理解这些句子的作用。一般来说,关键句子出现在文章开头的,则往往起引领下文、点明主旨的作用;关键句子出现在文章结尾的,则往往起总结全文、深化中心的作用;关键句子出现在文章中间的,则往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准确摘取或概括中心论点

准确摘取或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是议论文阅读的必考点。如荆州卷的第1题要求“提取观点”,成都卷的第1题要求“摘取论点”。对荆州卷的第1题作者观点的提炼,可抓住文章的结尾句去归纳,即“应将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最必要的条件、最重要的资源和最宝贵的财富”;成都卷的第1题稍有难度,因为开篇是从“摩天轮”写起的,文章以此为引子,第②段便直奔中心,摘取即可:“快乐的人是会演奏快乐的”。

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明确论点的表述形式。论点是一个明确的判断,有明显的情感倾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其次要弄清论点的位置。论点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处,有些文章,标题可能就是中心论点。如果在文中找不出作为论点的原句,则需要我们注意首尾两段出现频率较高的能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关键语句,把这些关键语句进行整合,用准确的语言概括出论点来。

4.论证方法的判定及其作用的分

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就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初中阶段学生要掌握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荆州卷的第4题要求指出第④段画线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结合具体文段,该段主要阐述我国没有知识领土的严重后果,抓住“残羹”、“漂流”等关键词可知道画线的文字运用的是“比喻论证法”。

解答这类题,必须会辨识以上列举的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并掌握这四种论证方法的作用。文中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或史实的属于举例论证,目的在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运用名言警句、公理或定律公式的,则属于道理论证,其作用是使论证具有权威性;运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的属于对比论证,其作用是使是非曲直明确,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是比喻论证,其作用是把抽象的道理讲得通俗形象,更容易让人接受。

5.文章结构的分析

荆州卷的第6题要求用“│”标示全文的结构层次,实际上是考查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的把握。结合具体的文段内容,可知第①段是“引论”,第⑥段画龙点睛点明主旨,是“结论”部分,那么中间段落则是“本论”部分。

分析议论文的结构,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理清思路,弄明白各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看开头提出了什么问题,中间是从几个方面分析论证的,其中着重论述的是哪个方面,结尾是怎样总结的。另外还要注意文章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或词语,以便更好地理解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

6.对某一内容的深入探究

针对选文而言,命题者设题时,要求考生就某一思辨性的内容或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有的从结构写法的角度切入,有的从中心发散的角度设问,有的从论点与论据关系的角度拟题;为了更深入地探究,有的考题还链接了相关的文字材料,综合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以及组织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这类题难度较大,有一定的区分度,而且分值较重,因此要认真对待。成都卷的第2题从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角度拟制,须联系结构和语言的相关知识储备,结合文章的中心论点作答。先谈结构:“开篇写关于摩天轮的对话引出了文章的写作中心”,“结尾写摩天轮与开篇形成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再说语言:“摩天轮在文中象征着快乐,将快乐赋予摩天轮上,形象可感,使语言更加生动有力”。

解答这种题型,首先要整体阅读,全面把握文章的内容,这是探究的基础;其次须弄清这个问题是从什么角度拟制的,目的在于考查什么;再次就是对这个问题进行纵横的思考,联系中心和所给的材料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最后组织语言简要作答。

7.开放拓展题

理解文本,并把阅读体验引向理性的思考中,让学生参与作者的文思,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展示他们思维的风采,这就是开放性试题的魅力所在。回答成都卷的第5题时,请特别注意“生活”、“你”、“怎样”等提示语中的关键词,要求考生结合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演奏快乐,就是品味快乐,就是留住快乐,就是寻找快乐”,再联系自己是怎样“品味、留住、寻找”快乐的,以此作答即可。

解决此类试题,应紧扣选文的中心和相关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或看法,要有创新意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类试题,答案一般不求统一,只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文章的中心去阐发,符合题意,都可以得到一般的分数。最忌讳不着边际的泛泛而论。

总之,解答议论文阅读题,首先要把握其文体特征,要有议论文相关的知识储备;其次要从整体上把握,通读全文,做到真正读懂;再次研读标题和文章的首尾,快速辨识文段中的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等,准确把握论点;特别注意准确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理解或感悟。

实战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从“贫困生受助不感恩”说起

郭松民

①五名襄樊贫困大学生,日前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理由是他们受助一年多,却没有向资助他们的女企业家们表示感恩,这让她们“寒心”。(2007年8月22日《楚天都市报》报道)

②俗话说,一叶知秋,观色知病。这件事情虽然不是很大,但却如此反常,违反了“施恩图报非君子,知恩不报是小人”的基本伦理,我们不难由此得出结论:我们有些人“病了”。

③先说富人。富人得的是什么病?我看可以称之为“慈善失能症”。这种病的症状一是不愿慈善,二是不懂慈善。“不愿慈善”就不必多说了,中国的富豪榜和慈善榜每每是两个名单。这就证明,中国的有些富豪往往把一分钱看得比锅盖还要大,“拔一毛而利天下”却不为的吝啬性格,早已众所周知。

④“不懂慈善”,则在这几个“寒心”的女企业家身上表现得最为充分。她们不明白,施恩就不能图报,图报则即非施恩。捐赠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使自己的道德感得到满足,以此证明自己是一个高尚的人,有爱心的人。钱捐出去了,到了需要这些钱的贫困生手里,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自己求仁已得仁,“寒心”一说,不知从何说起?从报道中来看,每年不过“一千元至三千元”而已,这点儿小钱还不够女企业家们买一瓶法国香水的,就希图从贫困生那里买到感激涕零,结草衔环了?未免太贪心了一点儿吧?

⑤再说贫困生。他们得的什么病?我看可以叫“以穷为耻症”。这几个贫困生究竟为什么不愿“感恩”,报道没有细说,但此前曾有调查显示,大部分被资助的贫困学生极其不愿暴露自己的贫困生身份,甚至因此不愿意接受捐赠。而“感恩”则等于公开了自己贫困生的身份,这大概是他们羞于“感恩”的主要原因吧。

⑥贫困本来不过是一种生存状态,为什么成了一种耻辱了呢?我想,盖由于这些年来,我们的社会日趋势利、浮躁,把金钱作为衡量和评价一个人的主要标准,在一些地方,社会风气甚至笑贫不笑娼。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里,贫困生感到“极其自卑”也就不难理解了。

⑦贫困生应该认识到,贫困并不可耻,因为导致你们陷入贫困的那些原因,诸如父母下岗、因病致贫、学费高涨等,均和你们无关,你们是而且仅仅是受害者,为什么要感到耻辱呢?那些巧取豪夺、贪污腐败、为富不仁的人,才应该感到耻辱——你们应该抬起头来,坦然自若地做人。

⑧最后,我强调一句,无论有多少理由,贫困生不知感恩总归是不好的。但把眼光挪开一点儿,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我们有些政府官员也不知道感恩。比如这些年来各地官员祭祖之风倒是大盛,但祭祖也并不是出于对祖宗的感恩,而是无耻地祈求祖宗帮他们“招商引资”,这当然也不会让莘莘学子从中学会感恩。

⑨富人“慈善失能”,穷人“以穷为耻”,官员数典忘祖——看来某些人病得不轻,该下猛药治治了。

﹙选自《杂文选刊》2007/10下,有改动﹚

1.读第②段画横线的一句“这件事情虽然不是很大,但却如此反常”,请概括“这件事情”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并结合全文简析其“反常”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标示本文的论证结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3.作者从“贫困生受助不感恩”的现象诊断出社会的哪些弊端?试归纳出三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⑤~⑧段,归纳作者是怎样剖析“贫困生受助不感恩”现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全文,写出作者所阐述的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面对媒体的指责,有爱心的女企业家们深感委屈。请你为她们辩护,或者宽慰她们一番,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苦到极处无表情

孙道荣

①电影《落叶归根》讲述了一个不寻常的故事:五十多岁的农民老赵,南下到深圳打工,不料老王死在工地上,老赵决定将老王的尸体背回家乡,一路上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②主演农民老赵的是小品演员赵本山。演员的最大特点是表情都特别丰富,大悲、大喜、大痛、大伤,都能通过面部的细微变化表现出来。这一点,演员老赵尤其擅长。于是,一个本应悲情的故事,被演绎成了一个搞笑的黑色幽默片。这一切,都是演员老赵的,不是农民老赵的

③在凤凰卫视的“冷暖人生”的节目里,我们看到了真实的农民老赵——老农民李绍为。2005年,就是他背起客死他乡的工友,倾其所有,千里返乡。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多,老李仍然无法摆脱悲痛的阴影。这是一张真实的中国老农民的脸:刻满线条、沧桑、呆滞、无助、空洞、麻木。记得放电影《落叶归根》的DV时,围观的人笑声不断,自始至终,只有老李面无表情。

④面无表情,这就是农民李绍为再次面对那场灾难时的表情,与演员老赵演绎的农民老赵,有着天壤之别。面目呆滞的农民李绍为,生动传神的电影人物老赵,两种表情,哪一个更接近当下农民的真实情况?

⑤央视主持人敬一丹,在接受《解放日报》的访谈时,心情沉重地谈到了她的体会。一次,她到广西山区采访,给当地的孩子带了许多文具。她以为孩子们看到这些文具一定会笑逐颜开、喜形于色,可是,孩子们的表情让她吃惊。那里的孩子根本就无学可上,面对好看的文具,这些又黑又脏的小脸上,竟然没有任何表情!敬一丹心痛地体会到,穷到极点,不是衣不蔽体,而是没有表情啊!

⑥本应无忧无虑的童年,本应生动活泼的孩子们的脸上,为什么会毫无表情?是穷困使年幼的他们丧失了很多快乐,也丧失了感知快乐的能力。快乐消失了,甚至快乐从来就没有光临过,他们又怎么会表达快乐?

⑦穷到极点,没有表情;苦到极处,没有表情;痛到极点,没有表情!

⑧罗中立那幅著名的油画《父亲》感动过无数人。父亲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纹,开裂的嘴唇,枯树一样的手,木讷的眼神,无不令人震撼。这张饱经沧桑的几乎没有什么表情的脸上,写满了苦难和挣扎。

⑨穷困太重,愁苦太多,灾难太大,都会使人的表情变得麻木迟钝,甚至丧失。一个人的表情,如果是丰富、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就一定是充满希望的。这样的表情,应该发自每一个人的内心,而不是一种表演……

(摘自《杂文报》2007年7月27日)

1.文章开头引入电影《落叶归根》的情节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画横线一句如何理解?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黑体字处,为什么“围观的人笑声不断,自始至终,只有老李面无表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归纳此文运用的事实论据。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划分文章的论证结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6.读过此文,你一定有不少感受,请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诚实的“脚语”

端木昌

①“脚语”——脚会说话?是的。新奇吗?

②英国心理学家莫里斯在研究中发现:脚的习惯动作有着自己的语言——脚步的轻、重、缓、急、稳、沉、乱等,都是人的内心或稳定或失衡,或恬静或急躁,或安详或失措状态的反映。脚语除了反映人的情绪外,还会反映人的性格。如果一个端庄秀美的女子走路的脚步重且乱,可以断定她是一个性格开朗、心直口快、不留心眼儿的人;反之,一个看上去“五大三粗”的人,走起路来总是小心翼翼的样子,则可以断定他是一个外粗内细的精明人。此外,人的心情不同,走路的姿势也不一样。人的心理指向往往从脚语中泄露出来,比如一个人站立时,脚往往朝着心中惦念或追求的方向或事物,一个人一坐下来就跷起二郎腿,表明其怀有不服输的对抗意识。

③更有趣的是,莫里斯还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人体中越是远离大脑的部位,其可信度越大”。他说:“脸离大脑最近但最不诚实,而脚虽然远离大脑,却比脸和手诚实得多。”

④想想也是,假笑、假哭、假话以及各种各样的装腔作势、装聋作哑、装模作样、装疯卖傻,抑或一个狡黠的眼神,往往都来自脸部;至于手部的假动作,恐怕更是举不胜举。所以,对于莫里斯的“诚实的脚语”这一研究成果,我持认同态度。

⑤其实,生活中不无同样的情形。

⑥笔者手头有一事例。原杭州市余姚区副区长马惠明落马后,面对记者的采访,曾说过这样的一席话:“我好赌的问题其实早已暴露,有关部门也曾接到过群众的举报,但一直没有人找我谈话……如果当时监督及时,对我敲敲警钟,也许我不会走到这一步。”看,或近在咫尺的上下,或陪伴在左右的同僚,都不敢如实指出、规劝,而身处底层、离得很远的群众却敢于如实举报。马惠明的这一境遇,与莫里斯所发现的“诚实的‘脚语”,何其相似!

⑦问题是,马惠明的这一境遇似乎很有普遍性。这就需要做些分析了。

⑧所谓“近”,或是上下之间,或系同僚之间,或许在同一利益链上,凡说话办事,必有许多的思前想后、许多的权衡、许多的计策。于是,凡对上,必先观其职位,看其脸色,视其利益关系,而后决定自己该如何说话,如何行事。于是,无原则的顺从,或者溜须拍马,再或者违心地如何这般。这样一来,要他说几句真话,难矣!

⑨也许,人们还记得原教育部长张保庆在退休前对高校乱收费大加炮轰的情景,他固然说了些真话,以致当了几天的“直言部长”。应当说,张保庆是一个比较正直的、有良心的高官。问题是,他在教育部高层为官二十多年,对这些现象早就耿耿于怀,为什么早不说,偏要到这个时候说?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反正快要退了”,“不怕什么了”。我能体谅他为官的难处。但这恰恰说明同一道理——官场语境,相近者常无直言、真话。

(选自《杂文选刊》2007/10上)

1.何为“脚语”?研究它有何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引用莫里斯研究“脚语”的成果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标示本文的论证结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4.第⑤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对“诚实的‘脚语”现象有何感想?请联系生活的实际阐述。(10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流露你的真表情

毕淑敏

①学医的时候,老师问过一道题目:人和动物,在解剖上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②记住,是表情啊!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有人类这样丰富的表情肌。比如笑吧,一只再聪明的狗,也是不会笑的。人类的近亲猴子,勉强算作会笑,但只能做出龇牙咧嘴的一种状态。只有人类,才可以调动面部的所有肌群,调整出不同规格的笑容,以表达自身复杂的情感。我在惊讶中记住了先生的话,以为是至理名言。可是近些年来,我开始怀疑先生教了我一条谬误。

③乘坐飞机,起飞之前,每次都有航空小姐为我们演示一遍空中遭遇紧急情形时,如何打开氧气面罩的操作。小姐满面笑容地屹立前舱,脸上很真诚,手上却很敷衍,好像在做一种太极功夫,点到为止,全然顾及不到这种急救措施对乘客是怎样的性命攸关。我分明看到了她们脸上悬挂的笑容和冷淡的心的分离,升起一种被愚弄的感觉。她们的脸已经被长期的工作,塑造成她自己也不能控制的形状……

④微笑变得越来越商业化了。他对你微笑,并不表明他的善意,微笑只是金钱的等价物;他对你微笑,并不表明他的诚恳,微笑只是恶战的前奏;他对你微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对你微笑,_________,________。

⑤亿万年的进化,我们的身体本身就成了一本书。人的眉毛为什么要如此飞扬,轻松地直抵鬓角?那是因为此刻为鏖战的间隙,我们不必紧皱眉头思考,精神霍然舒展。人的提上睑肌为什么要如此松弛,使眼裂缩小,眼神迷离,目光不再聚焦?那是因为面对朋友,可以放松警惕敞开心扉,懈怠自己紧张的神经,不必目光炯炯。人的口角为什么上挑,不再抿成森然的一线?那是因为随时准备开启双唇,倾吐热情的话语,饮下甘甜的琼浆。因为快乐和友情,从猿到人,演变出了美妙动人的微笑,这是人类无与伦比的财富。笑容像一只模型,把我们脸上的肌肉像羊群一般驯化了,让它们按照微笑的规则排列着,随时以备我们心情的调遣

⑥记得小时候读过大文豪雨果的《笑面人》。一个苦孩子被施了刑罚,脸被固定成狂笑的模样。他痛苦不堪,因为他的任何表情,都只能使脸上狂笑的表情更为惨烈。无时无刻不在笑——这是一种刑罚。它使“笑”——这种人类最美丽最优秀的表情蜕化为一种酷刑。现代自然是没有这种刑罚了。但如果不表达自己的心愿,只是一味地微笑着,微笑像画皮一样粘附在我们的脸庞上,像破旧的门帘沉重地悬挂着,完全失掉了真诚善良的原始含义,那岂不是人类进化的大退步、大哀痛!

⑦人类的表情肌,除了表达笑容,还用以表达愤怒、悲哀、思索、惆怅以至绝望。它就像天空中的七色彩虹,相辅相成。所有的表情都是完整的人生所必须的,是生命的元素。我们既然具备了流泪的本能,哀伤的时候,就听凭那些满含盐分的浊水淌出体外。血管喷张,目眦俱裂,不论是为红颜还是为功名,未必不是人生的大境界。额头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只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冰。表情是心情的档案哪,如果永远只是一页空白的笑容,谁还愿把最重要的记录留在上面?

⑧当然,我绝不是主张人人横眉冷对。经过漫长的隧道,我们终于笑起来了,这是一个大进步。但笑也是分阶段、有层次的。空洞而浅薄的笑,如同盲目的恨和无缘无故的悲哀一样,都是情感的赝品。有一句话叫做“笑比哭好”,我常常怀疑它的确切。笑和哭都是人类的正常情绪反应,谁能说黛玉临终时的笑比哭好呢?

⑨痛则大悲,喜则大笑,只要是从心底流出的对世界的真情感,都是生命之壁的摩崖石刻,经得起岁月风雨的推敲,值得我们久久珍爱。

(选自《意林》2007/9期,有删改)

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从作者学医时老师的提问写起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第④段前面两个句子的形式,仿写两个句子,组成排比句。

他对你微笑,并不表明他的善意,微笑只是金钱的等价物;他对你微笑,并不表明他的诚恳,微笑只是恶战的前奏;他对你微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语境,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笑容像一只模型,把我们脸上的肌肉像羊群一般驯化了,让它们按照微笑的规则排列着,随时以备我们心情的调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笑像画皮一样粘附在我们的脸庞上,像破旧的门帘沉重地悬挂着,完全失掉了真诚善良的原始含义,那岂不是人类进化的大退步、大哀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第⑥段引用雨果的《笑面人》的情节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析第⑨段画线句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微笑,这种人类进化中最美丽最优秀的表情,当今正逐渐蜕化为商业化的表演,对此你作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寂寞是一种清福

兰叶子

①每个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曾有过寂寞的体验。寂寞不一定仅仅是孤独、苦涩、迷失、怅惘和伤感,它也会是宁静、悠远、美丽、洒脱和含蓄。

②“四海无人对夕阳”的寂寞是清高的;“独钓寒江雪”的寂寞是孤傲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寂寞是洒脱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寂寞是委婉的;“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的寂寞是豪放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寂寞是惆怅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寂寞是怆然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的寂寞是哀怨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寂寞是豁达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寂寞是自怜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寂寞是壮观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寂寞是幽静的……寂寞如同“阳春白雪”,曲高自然和寡;寂寞如同“高山流水”,知音唯有子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寂寞不仅是对镜时的一种无法梳理的情绪,也是面壁时一种冷静思索的境界。境界是一种思想,它时而静若寒剑,冷冷痛彻心肺;它时而迅如闪电,疾疾稍纵即逝;在每个寂寞的心中,它或许是内心深处最柔软、最不可触动的角落。

④梁实秋先生说过“寂寞是一种清福”,寂寞可以让人感觉到一种空灵悠远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在这种境界里,我们可以脱离尘世的喧嚣,在越来越小的思想空间里,任思绪尽情飞扬,任想象自由翱翔,让忧伤彻底沉默,让痛苦在此发光。

⑤有朋友说,“一杯茶、一斛酒、一枝烟、一本书、一面墙”,便能诠释寂寞的含义。“在寂寞中,我正视真实的自己”。我说“享受寂寞如空阶听雨”,当你一个人坐在老式的平房中时,隔着窗,听那从屋檐上掉下的雨滴敲打着树叶,敲打着地面。你可以静数其声,静听其音,在“嘀嗒,嘀嗒”的雨声中,让烦躁的心灵复归平和,产生一种超然的幻觉,净化被欲望侵蚀的心灵,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悠然呢?

⑥在越来越喧闹的尘世中,人们却越来越孤独,才情被泯灭,个性被消磨,爱情永不知足,友谊脚步蹒跚,希望感到疲倦,创造与智慧分了手,只剩下冷酷与死寂……寂寞的表现有两种,一种是写在脸上,一种是藏在心里;一种是精神贫乏者的寂寞,一种是精神富有者的寂寞;一种是形体的、外在的、浅表的,一种是隐匿的、内在的、深层次的。前者是因为他们不能或无法理解别人的许多思想和情感,后者是因为他们有很多的思想或情感体验得不到共鸣,不能被他人所理解。

⑦寂寞并不与交往抵触,孤独或许是一种财富。有些人常常在热闹中寂寞,那是一种无法言传的苦衷;有些人常常在寂寞中热闹,那是彻底表达的孤独。寂寞是一种自由的境界、智慧的境界,是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真正意义上的寂寞是一种文化底蕴的体现,含蓄、隽永;是一种理性层次的思考,深刻、清醒;是一种精神领域的探求,睿智、通达。寂寞到了深处就不会把它挂在嘴边,而只是淡淡的一句“天凉好个秋”,便蕴含了所有的意境,

⑤追求是生命的活力,是生活的动力。追求有时就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人生的信仰。人活着得有信仰,否则空有躯壳,不过是行尸走肉……

⑥改革开放,“放任”洋鬼子“进村”是为了用其所长,譬如技术、资金,“师夷长技以制夷”嘛,“帝国主义”虽然进来,但对我们有好处,何乐而不为?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不管什么“主义”,让人民富裕就是好“主义”。这当然好,赢得了百姓的喝彩。

⑦“封建主义”呢,依然未能销声匿迹,且在众多地方愈演愈烈!人之壮盛,高筑墓地,大建庙宇,塑泥神像,歧视女性,赌博成风,嫖娼卖淫,吸毒贩毒,行贿受贿,卖官鬻爵,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哪一种不是封建主义的表现?

⑧再说“官僚主义”。一些党员干部在台上,信誓旦旦,极力表白自己正派,高歌清廉之词。而背后依然拉帮结派,裙带提拔;贪污受贿,聚敛钱财;公款吃喝,花天酒地,肆意挥霍;滥用职权,大搞特权,草菅人命,如此如此,“何可胜道也哉”?这难道是官民平等?这难道是“他为人民谋幸福”……

⑨巴金说过:人活着,不但是为了吃米。人得有自己的信仰。无论哪种信仰,我觉得首先须“善”为前提。活着,不能仅为了自己,得考虑他人的利益、社会的利益。否则,就绝不是一种好信仰!

⑩人活着,应有利于国家、民族、他人。如此而活着,才是最美的生命!

(选自《意林》,有删改)

1.结合语境,具体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别归纳孔孟、老庄、梵高所达到的“生命的极致”的内涵。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语言和句式的角度,分析第⑥段作者表达的深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给第⑦段补充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例,用以证明作者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⑨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过此文,你对“信仰”有何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视角

郑建华

①我不信佛,但我也去过不少的寺院。在我的眼里,泥塑木雕的佛像并不具有无边的法力,只是精美的艺术品而已。

②有人告诉我,这是因为我站着看佛像的缘故,要是跪着看,感觉就会不一样。后来我试了一次,当我双膝着地,视角倏然下移之后,感觉真的完全不同了,佛像显得那样高大、威严,而自己则渺小得很。这时,我终于明白,中国历代统治者为什么要把宝座筑得高高的。原来,平头百姓乃至僚属只要双膝一着地,即使理直,气也壮不起来了。

③视角是个奇妙的东西。俯仰之间,眼中形势大相径庭,自我心态亦迥然不同

④当你跪着看上司时,觉得他永远比自己高明,除了唯唯诺诺,高唱赞歌之外,别无选择。而当你站着看上司时,就会发现,他也不过是同自己差不多的普通人。他虽然坐在指挥你的位置上,但并不一定所有的地方都比你高明,不过是一种社会分工。你之所以要接受他的差遣,只是遵守约定的“游戏规则”。有了这种心态,你自然可以落落大方地与上司探讨问题,尽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甚至可以毫不犹豫地纠正上司的错误。

做个堂堂正正的人,口头上谁都会说,但真正做到却是很不容易的。

(选自《意林》2006/12)

1.文章开篇从佛像写起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概括作者的观点,20字以内。

□□□□□□□□□□□□□□□□□□□□

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中国历代统治者高筑宝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②段、第④段加点的词语指代什么?

(1)这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心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理解文中第③段画线句的深刻含义及在文中的作用?

(1)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⑤段作者说“做个堂堂正正的人,口头上谁都会说,但真正做到却是很不容易的”,为什么?请结合现实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相 由 心 生

吕 斌

①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相由心生”。国外有一句至理名言是“一个人要对40岁后的相貌负责”。就是说,人的相貌除了先天的遗传,更重要的是靠后天的修行。表情是心的折射,经常做的表情会影响一个人的容颜,所以,养颜必先养心。

②养心,首先要不断学习。因为当你在学习的时候,你的心境是单纯的,你的神态是认真好奇的。单纯的心境和好奇的神态,不是如同心无杂念的孩童吗?而经常的好奇和单纯又会引导你的身心接近年轻人的外形和内心。读书是女人最好的美容品,一个没有书卷气的女人也许漂亮,但决不美丽。经常欣赏或参与艺术,让高雅艺术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你的举手投足之间自然会有一种文化艺术的气韵。很难想象一个经常沉浸在高雅艺术氛围里的人,会用一种恶劣和低俗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③养心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铭恩忘仇做好事,因为总把别人往坏处想的人决不会快乐。当你在嫉妒、诽谤、埋怨、挖苦别人的时候,你的心情决不会明朗,你的表情也跟着丑陋起来,而经常的丑陋则会定格在你原本端庄的容颜上。所以,受助不能忘,施恩不图报;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心怀善意和感激,多帮助别人,我们就会为自己拥有那么多好朋友而快乐,千万不要因贬损别人而弄坏了自己的心境、狰狞了自己的面目。此外,不要和喜欢搬弄是非、嫉妒别人的人在一起,否则不是被小人的谗言坏了心情,就是不知不觉地像了小人。所以,远离小人能耳根清净,心静气平,且不流于世俗。

④我们都曾一睹美国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在《罗马假日》里的年轻芳姿,可是你们见过她60岁时的姿容吗?端庄、纯善、袅袅婷婷,美得像一幅画里的圣母。因为她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一直向慈善机关捐款,一直向困难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

⑤珍珠粉和面膜也许能光滑我们的肌肤、抹平我们的皱纹,但是假如我们的心境不平和,修养没提高,那么我们的神态就像《聊斋》里的“画皮”,我们的体态就是一个虽然没有皱纹却没有教养的女人。

⑥快乐地迎接每一个早晨,友善地向周围的亲人和同事灿烂地微笑,无论遇到多大的误解和不公,只要保持心中的高贵,那么即使我们满头白发、一脸菊花,也依然美丽年轻!

(选自《智慧》,2007/8期,有改动)

1.为什么说“一个人要对40岁后的相貌负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标示本文的论证结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3.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②段中,作者说“一个没有书卷气的女人也许漂亮,但决不美丽”,“漂亮”和“美丽”有何区别?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要保持一颗高贵的心,即使“一脸菊花”,“也依然美丽年轻”!请从古诗中去寻找智慧,写出两句“论美”的古诗,并注明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低 的 学 问

崔耕和

①你见过打太极拳吗?无论是陈氏还是杨氏,无论是“四十八式”还是“七十二式”,或弓或曲,轻灵沉稳,势断意连,讲究的是外柔内刚,刚柔相济,天人合一。

②你一定欣赏过不少世界名曲,至少经常听流行歌曲。你是否发现,很少有歌曲是以高音起奏的,几乎每一首歌曲的过门都是舒缓的低音。只有用低音切入,才会带来歌曲的跌宕起伏、荡气回肠。

③你观摩过中国山水写意画的作画过程吗?当宣纸铺好,构思了然于胸时,几乎没有几个画家会先泼重墨。他们大都先施底色,由浅入深,深浅结合。中国画讲究的是气韵生动,是韵味,是内涵,是层次。同时他们还不忘“留白”,“留白留余韵”,“留白天地宽”。

④以上这些似乎都说明一个道理:做事情最好以低姿态进入,循序渐进,这样才能打好基础,蓄足势头,把事做好。

做人也同理。勾践若抱住“越王”身份不放,只想当年风光,全无卧薪尝胆、当牛做马的低姿态,是不会灭夫差、平吴国、成霸业的。三国的刘备若无“三顾茅庐”的求贤之举和平时礼贤下士的谦恭姿态,是不会成鼎足大业的。

⑥人的一生要经历千门万槛,千曲百折,所面临的事情不见得件件称心如意,不会件件量身定做。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调整自己的姿态、心态,否则就可能碰壁。学会低姿态,该低时就低,绝非懦弱和畏缩,而是人生大智慧,是修身、正身、处世不可缺少的修养和风度。

⑦亚里士多德说:“高标准的目标和低姿态的言行的和谐统一是造就厚重而辉煌人生的必备条件。”看来低姿态当为生存之态,当为人生常态。唯有“低”才会看得真切,看得生动具体,才可能领悟事物的真谛。以低姿态进入并恰当地保持才可能实现所期望的高的结果。

(选自《智慧》,有改动)

1.请结合①、②、③、⑤段的实例,总结“低的学问”内涵的体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以打拳、赏曲、观画作为开头,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第③段的“留白”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⑦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做人须“低姿态”,但“低”是有尺度的,请分析其尺度。生活中,有人赞赏曲意逢迎夫差最终复国的勾践,也有人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小人复仇,绝非大丈夫所为。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心灵的对比

席慕蓉

①在每天晚上入睡之前,每天早上醒来之后,我总禁不住想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想要的,到底是一些什么呢?我想要把握住的,到底是一些什么呢?要怎么样才能为它塑出一个具体的形象?要怎么样才能理清它的脉络呢?窗外的槭树,叶子已变成一片璀璨的金红,又是一年将尽了,日子过得真是快!这样白日黑夜不断地反复,我的问题却还一直没有找到答案。

②而今夜,就在提笔的那一刹那,忽然有一句话进入我心中:“世间总有一些事,是我们永远无法解释也无法说清的,我必须接受自己的渺小和自己的无能为力了。”是的,在命运面前,我必须要承认我的渺小与无能为力,一向争强好胜的我,在这里是没有什么可以争辩和可以控制的了……

③我终于明白:这么多年以来,一直烦扰在我心中的种种焦虑和不安,其实都是不必要的呀!因为,世间有些事情,实在是无法解释,也不用解释的呀!原来,我又想画画,又想写诗,必定是因为心里有着一种想画和想写的欲望,必定是因为我的生命能从这两种创作活动里得到极大的欢喜和安慰。因此,这实在是我自己的一种需求,一种自然的现象,我又何必一定要想出一个完美和完全的答案来呢?事情的本身应该就是一种最自然的答案了吧。我终于知道:没有什么比自然更美、更坦白和更真诚的了!如果万物都能顺着自然的道理去生长、去茁壮、去成熟,这世间就会增添多少安静而又美丽的收获呢!

④一位哲学家告诉过我,世间有三种人。一种是极敏锐的,在每一种现象发生的时候,这种人都能马上做出正确的反应来配合种种的变化,所以他们不会发生错误,因而也不会有追悔和遗憾。相反,另外一种人却是非常迟钝的,遇到任何一种现象或是变化,他都是不知不觉,只顾埋头走自己的路,尽管一生错过无数机缘,却也始终不会觉察自己的错误,因此,也更不会有追悔和遗憾。然后,哲学家说:所有的艺术家都属于中间的那一个阶层,没有上智的敏锐,所以常会做出错误的决定。但是又没有下智的迟钝,所以,在他们的一生中,总是充满了一种追悔的心情。然而,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追悔的心情,人类才会产生那么多又那么美丽的艺术作品……

⑤是啊!没有什么比自然更美、更坦白和更真诚的了。然而,这样的一种单纯,这样的一种自然,是要用几千个日夜,几千个流泪与追悔的日夜才能孕育出来的,要经过多少次的尝试与错误才能过滤出来的,要经过多少次的努力的克制与追求才能得到的,要用多少句话才能形容出来的呀!自然是什么呢?应该就只是一种认真和努力的成长罢了,应该就只是如此而已。

⑥没有,没有一个人,甚至连我自己在内,在这世间,我相信没有一个人能把成长的历程中每一段细节、每一丝委婉的心事都镂刻出来,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多少值得珍惜的痕迹都消逝在岁月里,消逝在风里和云里。我愿意用千言万语来描述这一种只有在人世间才能得到的温暖与正直的蒙眬的喜悦。我很高兴我能做中间的那一种人,我不羡慕上智,因为没有挫折的他们,不发生错误的他们,尽管不会流泪,可是却也失去了一种得到补救机会时的快乐与安慰。

⑦其实,岁月一直在消逝,今日的得总是会变成明日的失,今日的补赎也挽不回昨日的错误,今日蒙眬的幸福也将会变成明日蒙眬的悲伤,可是,无论如何,我总是认真而努力地生活过了。无论如何,借着我的画和我的诗,借着我的这些认真而努力的痕迹,我终于能得到一种回响和共鸣,终于发现,我竟然不是孤单和寂寞的了。那么,我禁不住要问自己了:“我想要的是不是就是这种结果呢?我想要把握住的,是不是就只是今夜提笔时的这一种蒙眬的欢喜与幸福?我想要的,到底是一些什么呢?我想要把握住的,到底又是一些什么呢?”

(选自《读者》2007/4期,有删改)

1.阅读全文,提炼本文的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第④段中画线句哲学家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精彩论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下句,分析第⑤、⑥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孕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镂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没有什么比自然更美、更坦白和更真诚的了”一句在文中(第③段、第⑤段)出现了两次,作用何在?怎样理解其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分别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仔细阅读第⑦段画线的句子,完成下面的问题。

(1)句中的“努力的痕迹”、“一种回响和共鸣”分别作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中的“这种结果”指代什么?作者很满意“这种结果”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起笔的自问与第⑦段结尾的自问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试解析题目“心灵的对比”的含义。你有过这样的“心灵的对比”吗?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简要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本期找)

猜你喜欢
文章
一袋干粮
写好文章开头的方法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文章英文摘要
文章英文摘要
文章英文摘要
文章英文摘要
写人的文章怎样才能做到细腻、感人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文章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