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被什么打动了

2008-09-17 09:00莫小米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中旬刊 2008年6期
关键词:诗性凳子秋千

莫小米

一间屋子,一横房梁,一个人,一挂绳,一只小板凳……

我给你这么一个场景,旋即,你会联想什么?

你会想起一个悲剧。是的,要不是真真切切地看见了照片,我也会作如此想。

但是我们错了。画面上,粱上垂下来绳子,绳子上挂着凳子,凳子上荡着孩子!这是一袈秋千。

秋千又让我们联想起什么?

花园别墅,青青草坪,富贵,闲适,欢快。浪漫……

我们又错了。秋千上的这个孩子,与上述华美的场景毫不搭界。他的父亲前年去世了,母亲早已离开了这个家,他是孤儿。

每天,孩子到村支书那儿领一元钱,是他一天的生活费。

每天,他背着补了很多次的书包去上学。

每天,他做饭给自己吃。

每天,做完了功课,灯下,他荡秋千。

简易的秋千是孩子为自己做的玩具,坐上去,双脚朝屋柱上一蹬,它就荡起来了……

荡,荡,荡……小小的身影,在空空的墙上飞来飞去,他就不冷清了;荡,荡,荡……绳子在架上吱呀呀唱歌,他就不害怕了;荡,荡,荡……荡得心儿奄忽悠悠。一头扎进梦里,也许就看见妈妈了。

这组图片以及相关报道引起的反响是前所未有的,到底有多少人要为孩子买书包,有多少人要捐款,有多少人要前往看望,有多少人要提供这样那样的帮助,我这里都不想说了。我想说的是:究竟是什么打動了人心?

眼下数不清的报纸数不清的版面,数不尽的扶贫数不尽的送温暖,孤儿、贫儿、病危儿、失学童、残障童……一个苦过一个,一个惨过一个,说实话我们见多了,我们有点儿麻木了。平心而论,荡秋千的孩子,并非最苦最惨的。

贫穷和眼泪确实叫人生出同情怜悯,但更打动人心的,是那架几乎要淡出我们生活的秋千!它载着一个孩子对贫苦日子的顽皮、灵动、诗性的注释,在很多人的心里,荡荡悠悠。

(选自《视野》)

猜你喜欢
诗性凳子秋千
卷首语
踢凳子
“荡秋千”的由来
几何:凳子一摞摞
荡秋千
诗性启蒙,最基础的艺术教育
寻找凳子腿
会走的“石凳子”
荡秋千
NO.4 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