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么哥“拉呱”

2008-09-25 09:36吕翠莲
走向世界 2008年2期
关键词:张勇身份主持人

吕翠莲

在这个节目诞生之前,是没有“小么哥”这个词的,他一开始也不知道为什么被冠名为“小么哥”,难道是因为自己白白胖胖,长得像小蘑菇?后来他渐渐明白,原来是希望他能够有么说么,不端着架子,不藏着掖着,真正和老百姓拉家常。

到齐鲁电视台采访张勇的时候,正巧遇到了一位大姐,她在前两天的《拉呱》节目中看到被父母遗弃的小孩,想领养,打热线总是忙,于是特意跑到电视台来咨询此事。工作人员告诉她,之前已经有四五个人过来想办理领养了,我忽然感觉到,这个节目在老百姓中的位置不可小觑。

张勇就是《拉呱》的节目主持人小么哥。在电视上,这个家伙一反传统,别的主持人都在电视上拼命表现自己美好的一面,可屏幕上的小么哥却有点儿懒,有点儿馋,还有点儿好色。虽然有缺点,可是他和生活在你我身边的每一个人一样,真实、立体。也许正因为这样,他和《拉呱》才能这么深入人心。

张勇一直很感激师父——著名相声演员唐爱国,正是因为师父,他才成为了“小么哥”。1998-1999年,在解放军艺术学院上学的他做过中央电视台军事部一年半的节目主持人,毕业后回到济南,调入军区前卫文工团。2005年,齐鲁电视台想找个节目主持人做《拉呱》节目,本来定的是他的师父唐爱国,不巧那段时间师傅的身体不太好,就推荐了张勇。第一次试镜,效果还不错,于是就成了“小么哥”。在这个节目诞生之前,是没有“小么哥”这个词的,他一开始也不知道为什么被冠名为“小么哥”,难道是因为自己白白胖胖,长得像小蘑菇?后来他渐渐明白,原来是希望他能够有么说么,不端着架子,不藏着掖着,真正和老百姓拉家常。

栏目开办不久,受到了普通民众的好评。在看了很多民生疾苦之后,栏目组决定不能光拉呱,光说不练都白搭,要真正为大家做点实事。可是电视台毕竟不是职能部门,怎样做才能发动大家的力量?这时候张勇已经有点小影响力了,经常会有热心的观众给他送来礼物,从剪纸到1米高的玉佛,有的价值不菲,这些都是观众的一片心意,收吧,不行;不收吧,又辜负了人家的一片好意,不妨将观众的心意收集起来做点慈善事业。受青岛的“微尘”启发,取名为“毫光”工程,意为让普通人的力量发出爱的光芒。在节目开始的时候有一段毫光义卖,就是将观众捐出的东西进行竞价,义卖第一天,张勇拿出自己的一件T恤衫,拍到3800元。前段时间有一个山东民间工艺大师评比,大师们每个人都捐出了自己的一件作品拍卖,这些作品平均都拍到万元左右,全部捐给毫光工程,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实施救助。

平凡的人们给了张勇太多感动。毫光工程创建以来,很多人都很热情地参与到这件事情中来,从小学生积攒下来的零用钱到额度高达1万多元的个人捐款都有,甚至还有人从外地千里迢迢地赶来,就是为了奉上自己的一份“毫光”。前几天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大娘,发短信来说,自己并没有什么钱,但是亲手做了两个虎头帽子,想捐给贫穷的孩子。

张勇说,为了保证爱心人士的善款能够发挥最大效应,“毫光”工程是齐鲁电视台和山东省慈善总会联合办的,募得的善款全部放在慈善总会,等到有需要救助的项目时再去和慈善总会协调、领用。而且“毫光”有一个原则,就是不依靠企业,因为大多数企业出钱,目的就是为了做秀,商业色彩太浓。他们希望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事情,不能因为希望募得更多的钱而毁了这个老百姓信得过的品牌。

张勇印象最深的是,重庆有一对父子,父亲因伤致残,儿子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连饭都吃不上了,从重庆赶过来,找到栏目组请求帮助。他们先给这位父亲安排好住处,又将孩子送往济南军区总医院,在检查后进行手术,医院承担了一半的费用,另外一半由“毫光”基金承担。手术非常成功,这让张勇和栏目组长舒了一口气。等到已经把这对父子安全地送回重庆,张勇心里充斥着一种满足感。他说,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有人曾经问他,小么哥你为什么经常换衣服,你把买衣服的钱省下来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行吗?这样的问题他没法回答,因为自己即使省吃俭用也没法帮助所有的人。他所能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公众身份,发挥别人用钱发挥不了的作用,形成一种带动的效应。“毫光”定期会搞一些活动,比如针对残疾人的助走行动、针对寒门学子的回家行动,引发了良好的连锁社会效应。潍坊台商协会一位会长看到节目后,主动要求资助一名贫困大学生直到研究生毕业。作为一个艺术出身的演员,一个站在直播间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拉呱的主持人,能够发挥这样一种功能,已经是最大的满足了。

面前的张勇和电视里的张勇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依然是率性、真实,不矫情,有么说么,反倒让人觉得一种真实的亲切感,仿佛他就是邻居家的坏小子,或者是同事小A。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已经不在乎别人的评论。在铺天盖地的大众舆论面前,他选择缄口。他说自己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坚决不写博客,不是怕被骂,而是知道自己一旦写了博客就会有无数人跑来求助,他的能力是有限的,但面对疾苦他没法置之不理;二是坚决不在网上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出现,在网上有太多人冒用他的真实身份,想说什么说什么,于是他便对外宣布:凡是在网上以我的真实身份出现的,全是假冒伪劣,因为我从不在网上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出现。他觉得“小么哥”没什么特别的,当兵18年、学过5年医、做过勤务兵、军医、央视主持人、编剧的丰富阅历,没有让他为自己增加砝码,而是看得更明白:一是不要自视太高,二是要有忧患意识,不要在别人不需要你的时候才离开。如果有一天,《拉呱》这个节目停了或者换了主持人,那时候他肯定已经离开了,因为他不会等到自己没有价值的时候再离开。当他在这里失去价值的时候,他会去寻找,能够让自己发挥更大价值的空间。

猜你喜欢
张勇身份主持人
跟曾国藩学修身
傅山的“四宁四毋”
张勇
阳原县第四实验小学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同题异学(1)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小蛇圈圈绕的答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