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历史 享受历史

2008-09-25 09:36刘新惠
走向世界 2008年2期
关键词:甲骨圆明园甲骨文

刘新惠

首先要明确的是,“投资”与“收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投资与收藏相比较,彼此的价值取向不同,操作的手段也不同,所得到的回报也不同。但二者又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关系。最好的收藏,也就是最有益的投资。在艺术品这个行当中,投资人往往不是最终的赢家,而收藏家则是人生、乐趣、投资的最大的受益者。根据本人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多年的一线经验,我认为:对艺术品投资与收藏的条件有着诸多必要的条件。投资与收藏中的艺术品的价值取向大致可分为: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市场价值五个方面。只有将关于艺术品的这五个方面价值充分考量与评估后,综合而适当地判断,才能获得理想的投资与收藏。

之所以将艺术品的历史价值作为艺术品投资收藏的第一要素是有其特别意义的。

所谓艺术品的历史价值是指:艺术品在民族的演变及发展进程中所呈现的标志性的社会、人文、精神等意识的象征表现。例如,甲骨文与甲骨实物,在研究中华文明史及中国文字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从本世纪初王懿荣因病抓药初识甲骨以来,近百年来人们对甲骨文的深入研究,不仅极大地推进了对中华文明历史的深入研究,更使中国文字的诞生与人文进程有了清晰的阐定。而在投资收藏中,收藏甲骨文的机会可谓微乎其微,即使有零星的甲骨流入市场,也因本身的诸多不确定性而流标。笔者曾在上海的一次拍卖主持中将一批流传有序的28片甲骨实物拍出了5280万元人民币。最近出现在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的唐代摹本王羲之的《妹至帖》更是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它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固然可观,但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字历史价值,毕竟它是研究中国行书发展历史进程中重要的佐证。

2007年秋,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推出了圆明园遗物——大水法自鸣钟之马首。澳门巨子何鸿桑以6700万元的高价购下,然后捐给国家。曾几何时,在前些年见诸市场的虎首、牛首、猪首等均为台湾收藏投资人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以支付不足200万人民币的价格购藏的。“时间是最好的投资收藏保险箱”。在许多人还在质疑这些牛头马面到底值不值的时候,聪明的投资人已经赚了盆满钵满。投资人的成功在干

1、注重艺术品本身的历史性价值。上世纪80年代,当中国大陆还处在改革开放初期时,海外的有识之士已经把目光和金钱瞄准了国人心目中最痛的“圆明园”。有着“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沉淀了中国五千年中最灿烂的文明,更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晶。

2、虎首、牛首、马首、猪首等反映了乾隆时期中国的铸造工艺水平,对研究圆明园的建筑构成有着及其重要的参考意义。

3、此物由意大利人朗士宁亲自主持设计督造,是研究外国传教士、外国艺人于康雍乾三世在中国活动的重要实物。

4、投资人当时的投资是以收藏为目的,却有着长远打算的,不在乎一时的得失,赢在未来。

研究艺术品投资收藏的“历史价值”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但无论如何,购藏一件艺术品,它的历史价值是应率先考虑的第一要素。

猜你喜欢
甲骨圆明园甲骨文
印象·圆明园
The Old Summer Palace on the photos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甲骨传拓复文献 纸上墨香贯古今
字溯甲骨∙文承龙韵
甲骨文文化展开展
游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里过大年
甲骨整治研究综述
图说汉字
图说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