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自然 清新质朴

2008-11-04 04:50鲍文君
关键词:树树诗句首诗

鲍文君

【原诗】

野 望

王 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作者】

王绩(589年~644年),字无功,号东皋子,山西绛州龙门(今河津县)。隋末唐初诗人。出身官宦世家,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曾在隋代任秘书省正字,初唐时,以原官待召门下省,后弃官隐居于故乡东皋村。诗作多写田园山水,淳朴自然,无齐梁藻绩雕琢之习,对唐诗的健康发展有一定影响。有《王无功集》五卷。

【意译】

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的诗句。

【赏析】

这首诗表面上看写的是山野秋景,但在闲逸的基调中,透露出了作者的忧郁和苦闷。

一二句以抒写情性为主。“东皋”,泛指王绩家乡绛州龙门附近的水边高地,陶渊明《归去来辞》中就有“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在薄薄暮色之中,诗人独自站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不可名状的孤寂和愁绪涌上心头,使之无法平静下来。这一开篇就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了巧妙的铺垫。

中间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三四句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描绘,层层树林已染上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落日的余晖,这是一幅十分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人们还是能够被这自然美景所打动。四五句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精当。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诗人这一静一动的描写,把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画卷。

最后两句完全道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釆薇的隐逸之士了。

作为初唐诗歌,这首诗一洗六朝遗风,在当时显得新清自然,独树一帜。这首诗用语朴素自然,意境清新,格外引人注目,是王绩的代表作之一。

猜你喜欢
树树诗句首诗
《上课没人抢》
六一来了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叽里呱啦粉碎机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秋千
树叶
绿树成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