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人的孩子

2008-11-04 04:50秦德龙
关键词:异乡人家境花钱

秦德龙

老师号召大家去于小黑家参观。于小黑虽然家境贫寒,可他的学习成绩最好。老师说:“于小黑是异乡人的孩子,他家比谁家都穷,你们去他家里看看,你们就知道该怎么努力学习了。”

每当老师这么说的时候,于小黑总是低下头,一张小脸又红又黑。

几个同学却在悄悄扮着鬼脸,他们不爱听老师的话。老师总是用表扬于小黑来打击他们,用于小黑的贫穷来教育他们。

没人去于小黑家参观,一个人都没有。谁都不愿意去。一个异乡人的破家,又穷又脏,去看什么?但同学们还是要给老师一点面子的,或者说,还是要给于小黑一点面子的。

同学A说:“小黑,咱俩换衣服穿吧,就穿一天,让我沾沾你的灵气。”

同学B说:“小黑,把你的旧鞋子送给我吧,让我走上奋斗之路。”

同学C说:“小黑,我可以和你换书包吗?我的书包,一百多块钱呢!你的书包值多少钱呢?五块钱吧?”

同学D说:“小黑,从你家给我带馍吃吧,我给你买面包吃。听说你娘蒸的手工馍很好吃。”

于小黑没有满足任何一个同学的要求。贫穷就是贫穷,贫穷是不能送人的,也是不能和任何人交换的。于小黑知道,只有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大学,才能甩掉贫穷的帽子。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于小黑更加死命读书了。

老师却不死心,老师还在动员大家去于小黑家参观。于小黑这个典型太好了,太难得了。美就在身边,我们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老师一定要把于小黑这个典型发掘出来,让他成为照耀全班同学进步的灯塔。可是,没有人去于小黑家参观,这怎么办呢?老师想到了学生家长。对,就让家长们了解于小黑的事迹,让家长们去于小黑家参观。

老师召开了家长会。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异乡人的孩子于小黑的故事,老师说:“一个异乡人的孩子,家境那么贫寒,可学习成绩却很拔尖,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家长们颇为感慨地点着头。老师说得太对了,现在的孩子,就是缺乏吃苦精神,就是需要清贫!梅花香自苦寒来,不吃苦中苦,怎做人上人?与其花钱送孩子去参加拓展训练,倒不如带孩子去于小黑家参观!

于是,家长们围住了于小黑,提出要去他家。

于小黑低头不语,晶莹的泪珠在眼眶里打转转。于小黑很想大哭一场,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

于小黑可以说“不”。

于小黑大声地说了“不”。

于小黑不想让自己家的贫穷成为别人的教材。

老师很遗憾。

家长们很遗憾。

同学们却不遗憾。因为,同学们获得了解脱。于小黑不同意让他们去他家参观,不就是让每个同学都解脱吗?不然的话,于小黑这个反面教材,会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阴影。

同学A、同学B、同学C、同学D等人在一起商量,一定要消灭于小黑这个阴影。从明天起,给于小黑吃奶糖、吃冰淇淋、吃巧克力、吃火腿肠、吃肯德基、吃炸薯条……先让他从嘴上变馋,再把他从学习上变懒,彻底将他“和平演变”,他们相信,要不了多久,于小黑就会和他们一样,天天花钱,完不成作业。

可他们哪里想到,第二天,异乡人的孩子于小黑没来上课。听老师说,于小黑转学了。

(摘自《青年博览》)

【美点赏析】

全文对主人公于小黑着墨极少,老师、同学、家长,对于小黑如众星捧月。这个异乡人家的孩子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境里,贫穷不是他的罪过,居高临下的赞赏完美精致的怜悯,恰到好处地刺伤着他稚嫩的尊严,好人的无心与恶人的残酷来得更真实、更具杀伤力!

全文叙述如行云流水,老师、同学、家长在同意优美旋律里往返迂回,阳关三叠般演奏“客舍青青柳色新”,使人揪心,催人泪下。文章结构同样是那般完美精致。

(罗小军)

猜你喜欢
异乡人家境花钱
发愁
异乡人
致异乡人
异乡人
《山中少年今何在》
鲁迅的出身和周家的文化
花前月下
释道安日背卷书
现场
流行的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