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动显静 构思巧妙

2008-11-07 09:21王兴凌冯汝汉
关键词:禅院山寺花木

王兴凌 冯汝汉

【原 诗】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作者】

常建,生卒年不详。大约是长安(现在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开元进士,曾任盱眙(今属江苏)尉。一生仕宦颇不得意,遂浪迹山水,最后移家隐居鄂渚。诗也多写山水田园,间有边塞之作。其诗意境清迥,语言洗练自然,艺术上有独特造诣。

【意译】

清晨我漫步来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阴覆盖着的禅房。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深山万物哇,静得没有其他声响,只有钟磬的一脉余音,在晨空中萦旋回荡。

【赏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

首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写的是后禅院的远景,为下文的近景刻画打下了基础。颔联描写了通向后禅院曲径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幽”、“深”二字把禅房所在位置的僻静凸现出来,写得出神入化。颈联写诗人在后禅院的所见所感。“山光悦鸟性”从侧面写诗人之乐,而“潭影空人心”则是诗人正面抒写在后禅院幽雅宁静的特定环境中观潭影的感受。尾联紧承“潭影空人心”,从听觉感受方面来表现后禅院的幽静。

全诗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虽咏禅房寺院,实抒寄情山水的隐逸之情。这种委婉含蓄的构思,有助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入其胜境,然后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词藻惊人。因此,诗中佳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好像突然出现在读者面前。诗人在这里十分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富于静趣的意境,同时那种难以表现的诗人的意中之静,也由此而充分表露。这种以动显静的艺术手法,收到了“鸟鸣山更幽”般的艺术效果。

猜你喜欢
禅院山寺花木
在山顶
在办公室打电话有多危险
夜宿山寺
唠叨的妈妈
了不起的爸爸
爱找茬的老师
时间都去哪儿了
完美
大林寺桃花
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