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杞:我将颜真卿送上绝路

2008-11-21 03:48郭灿金
百家讲坛 2008年22期
关键词:郭子仪颜真卿朝廷

郭灿金

卢杞档案

生年不详,卒于公元784年。字子良,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人。以荫历忠州、虢州刺史。建中初,入为御史中丞,升御史大夫。旬日之内升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被贬为新州司马,澧州别驾。

在唐代,颜真卿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是开元间进士,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

在书法史上,颜真卿之名更是如雷贯耳。他是继王羲之、王献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被公认为是盛唐气象在书法上的折射。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美誉。

颜真卿是怎么死的呢?

唐德宗时,李希烈叛乱,颜真卿作为朝廷代表赴敌营宣讲大义,最终被李希烈缢杀。颜真卿死后,官方给他的评价是:“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

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他是怎么走向生命的终点的呢?为什么偏偏是他作为朝廷代表奔赴敌营昵?这和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卢杞。

卢杞是名门之后,其祖父卢怀慎曾任宰相。

卢怀慎政绩并不突出,但他的清廉却为大家所津津乐道。据说,卢怀慎一生廉洁简朴,手里从来没有余钱。他所得到的俸禄和赏赐,往往随时就分发给身边的人。因此,尽管他官至宰相,但是他的妻子儿女却从来没有得到过什么好处。没得到好处也就算了,他的妻子儿女居然常常忍饥挨饿。他告老退休之后,宋璨曾前去看望他,只见他床上铺的是破烂不堪的草垫,一张破席挂在门上遮风挡雨。卢怀慎的高风亮节令人敬佩,以至于在他去世之后,唐玄宗眼含热泪为其书写碑文。

卢杞的伯父卢奂也是以清廉著称。卢奂曾任南海太守,当时南海因有山海之利,富甲海内,因为有职务之便,很多人在利益面前忘记了操守,卢奂之前的几任官员都因贪腐而被惩治。卢奂到任后,廉洁自律,令贪官污吏都收敛了许多,南海因之政通人和。以至于时人感叹道:“开元以后四十年,治理岭南而有廉洁之名的,唯宋璨、卢奂、李朝隐三人。”对此,唐玄宗再次给予高度评价,他亲自在卢奂家的厅堂上题写赞词:“为国之宝,不坠家风。”

卢杞的父亲卢弈的形象也很正面:他在天宝末年任东台御史中丞,洛阳被安禄山攻陷之后,卢弈坚守衙司,拒绝投敌,终遇害。

有了这样的家庭背景,卢杞从小很受人重视也就顺理成章。

但是,卢杞的面貌奇丑。别人的胎记一般长在屁股上,而卢杞的胎记却长在了脸上,给人的直接观感就是,卢杞的脸色蓝得发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可以想象,卢杞的脸色多么有个性。

卢杞更是个怪人,别人都把他当成青面鬼来看待,但他却似乎从来不以为意。他好像没有任何物质欲望,着破衣,食粗粮,以苦为乐。大家一致认为,卢杞就是卢家良好传统的继承人,是唐朝官员后代清廉纯洁的活化石。就这样,大家慢慢忘记了卢杞的长相,并且渐渐对他有了尊重之情。大家共同的看法是,虽然卢杞面目丑陋,但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灵,否则,他怎么会表现得如同一个圣人一样昵?

卢杞还有一技之长,那就是出众的口才。和他接触的人都说,卢杞能把黑的说成白的,能把稻草说成金条。大家还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是,卢杞逻辑思维严密,大脑就像电脑程序一样精确。

凭借良好的家庭背景和过硬的自身条件,卢杞虽然面貌丑陋,但还是顺利地步入仕途,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他先是凭借祖荫获得了清道率府兵曹参军,后历任忠州刺史、吏部郎中、虢州刺史等职。卢杞充分发挥自己面貌丑陋的“优点”,总能在第一时间内,让人将注意力放到他出众的逻辑思维能力上来。在虢州刺史任上,他的行政才能得到了唐德宗的赏识。之后,卢杞就如同坐了直升飞机,很快就做到了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一旦得势,卢杞很快就显露了劣根性:对于同事和下属,他边拉边打,顺从他的,他施行小恩小惠;抗拒他的,他则必置对方于死地。

宰相杨炎才能出众,政绩显著,曾成功地推行两税法,为大唐国库积聚了大量钱财,因而在朝廷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他看出了卢杞的险恶,因而对卢杞心存蔑视,以和这样的人共事而感到羞耻。

卢杞不动声色,暗中开始布置对杨炎的进攻。

他的手法很老到,派人四处搜集杨炎的黑材料。这一搜,收获很大,卢杞将黑材料归档,从中发掘出来两件对杨炎极具杀伤力的事件:一是杨炎置皇上命令于不顾,偷偷把自己的家庙建在了曲江池边,二是杨炎曾经将自己的房产抬高价格卖给官府。在卢杞的添油加醋之下,不久杨炎就被贬为崖州司马。后在卢杞的授意之下,杨炎被赐死于赴任途中。

姜还是老的辣,与杨炎相比,郭子仪处理问题就显得极有城府。

因为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有大功于朝廷,郭子仪的威望如日中天。郭子仪和卢杞不是一个年龄段的人,当郭子仪步入晚年之时,卢杞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下级官僚。但是,郭子仪是个老江湖,看人往往能入木三分。他决不因为自己名满天下就会藐视一切人,对待卢杞,他就很有分寸。

退休居家的郭子仪,纵情声色。郭子仪和一般人不同,一般人腐化堕落总会遮遮掩掩,羞羞答答,郭子仪却是大张旗鼓,唯恐别人不知。不知是出于什么目的,年老的郭子仪特别喜欢显示自己的狂放不羁,喜欢显示自己热衷于声色犬马。尤其是当从前的同事、下属来看望他的时候,他都会让数也数不清的歌伎舞女在会客厅里一字排开。有时候,郭子仪来了兴致,还会让那些小歌女腻在自己的腿上,他一边爱抚这些女孩子,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客人拉着家常。对此,所有的人都习以为常。

有一次,郭子仪病了,朝廷大小官僚听到消息自然前来探视。郭子仪还是如同往常一样,一边搂着歌伎舞女,一边会客。但对卢杞,他却完全是另外一番样子。只要他听说卢杞来了,就马上命令所有女眷包括歌伎,律以最快的速度退到会客室的屏风后面去,决不允许一个人留在外面。卢杞来了,郭子仪行礼如仪,独自一人坐在案前和卢杞攀谈。

这当然很令人不解。

等到客人走了,家眷和歌伎舞女好奇地问他:“你平日接见客人,无论是多么重要的人物,你从来都不避讳我们在场,为什么今天一个后生过来,您却如此慎重?”郭子仪叹了口气,幽幽地说道:“我一生什么场面没有见过,什么样的人我没见过,因此,我看人看事都有自己的角度。譬如刚才那个年轻人,你们不要看他现在平平常常,将来这人一定会爬上高位的。但他最大的毛病是小肚鸡肠,睚眦必报,稍有不慎,这人就会怀恨在心。他的长相极其吓人,半边脸是青的,如同庙里的恶鬼。你们女人见识不多,我猜想你们看见卢杞的半边青脸,一定要笑,这一笑一定会深深地刺伤这个人的自尊心。等他得了势,你们和我的儿孙,就会有灭顶之灾了。岂能不防?”

郭子仪是正确的,不久之后,卢杞果然做了宰相,凡是过去看不起他、得罪过他的,一律都被杀掉了。而他对郭子仪却十分尊敬,经常在私下里对人提起他对郭子仪的敬意,认为郭子仪对他有知遇之恩。

但是,卢杞对于颜真卿就没有这么客气了。

颜真卿是太子太师,又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当然不会把坐直升飞机上来的卢杞放在眼内。卢杞攒了一股劲,悄悄等待时机到来。

其实,颜真卿和卢家有着很深的交情。

早年,颜真卿做平原太守的时候,安禄山的部将杀死卢杞的父亲卢弈,并将卢弈的脑袋挑在旗杆上示众,颜真卿因平时仰慕卢弈的为人,就派人将卢弈的脑袋抢回,擦干上面的血迹,专门为卢弈搞了个盛大的安葬仪式。但是,卢杞就是看颜真卿不顺眼,期待着有机会除掉颜真卿。李希烈就是在这时候反唐的。

李希烈是辽西人,唐德宗时被任命为淮西节度使,后晋升南平郡王。建中三年(782年),唐德宗命李希烈兼任平卢、淄青节度使,奉命征讨割据淄青的李纳。谁知作为朝廷命官的李希烈反而与李纳通谋,并与叛乱的河北藩镇朱滔、田悦等人勾结,自称天下都元帅。

为了借刀杀人,卢杞向皇帝建议,颜真卿德高望重,一人可抵百万兵,若派颜真卿前去劝降李希烈,必定能马到成功。而此时的颜真卿已经年愈古稀,让他去叛军大营招降无疑就是让他送死。如果颜真卿此时向卢杞服个软,也许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但是颜真卿就是不想向那个青面鬼低头,所以他也就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颜真卿不在乎这些,带了几个随从就前去招降了。

结果可想而知。

李希烈听说颜真卿来了,就想先给他一顿杀威棒。颜真卿刚刚在李希烈的大帐内坐稳,李希烈就指示他的部将和养子闹哄哄地站满了大帐内外,那些人个个手里抄着家伙,一副随时准备冲上来杀掉颜真卿的样子。颜真卿毫不畏惧,依然谈笑自若,并不失时机地宣讲朝廷政策。

朝廷的政策当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李希烈却把颜真卿给扣在了那里,最后将他缢杀。

借助叛军李希烈,卢杞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就这样,青面兽卢杞把持朝政达四年之久。在这四年中,他将自己所看不惯的人一一打入地狱,也算得上费尽心机。但是卢杞并非只有害人的本事。

卢杞最大的本事就是“理财”。唐德宗即位是在安史之乱以后,当时藩镇割据,河北、河南兵火不息,再加上回鹘、吐蕃多次入侵,这使得大唐国库空虚,连半年的军费500万贯都筹集不够。这时,卢杞上场了。他提出,天下钱货聚在富商,让富商来个大出血,一定可以缓解朝廷眼下的危机。于是,他规定,凡家产超出一万贯钱的,自留一万贯,多余的由官方借作军费。这还不算,卢杞后来还突发奇想,提出了更为高明的“税间架”。所谓“税间架”,就是每栋房屋,以两根横梁的宽度为准,称为一间,分上、中、下三等,每间房屋每年征收2000文、1000文、500文(这也许算得上是比较早的房产税了)。唐德宗听完卢杞的汇报,连声赞扬,马上颁布圣旨。圣旨一下,长安大乱,虽然京城怨声载道,但最后总算为朝廷筹措了一笔经费。

只是,事情总有个分寸,卢杞的肆意搜刮,最终使他成为众矢之的。唐建中四年,泾原兵因不满朝廷而在长安发动兵变,大臣议论此事,一致将罪责推在了卢杞一人身上。卢杞因此被贬为新州司马,后再被贬为澧州别驾。

在赴澧州途中,这个内心比长相更丑恶的人病死于船中。

点评

周星驰曾对丑男丑女说过这么一句深刻的话:“长得丑不是你的错,但长得丑出来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卢杞对这句话一定恨之入骨。周星驰如果生活在唐朝,不知卢杞会怎么收拾他。

我要说,长相丑陋真的不是卢杞的错误,但是,内心如此歹毒就是他的不对了。然而,很多人似乎都看到了卢杞的其貌不扬,忘记了其貌不扬的卢杞为什么会得到皇帝的恩宠。在朝野纷纷痛骂卢杞的时候,唐德宗还说过这样的话:“人言其奸,朕殊不觉!”难道皇帝对于相貌丑陋盼人有特殊的爱好?答案显然不是这样。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皇帝更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爱。卢杞被倚重,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他为大唐国库所作出的贡献。尽管卢杞的“税间架”一类的搜刮政策长期为后人所诟病,尽管卢杞的政策无异于饮鸩止渴,但在当时,这一政策至少为皇帝提供了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黄金白银!也是因为如此,面貌丑陋的卢杞才能够在唐德宗的朝廷上如沐春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灭谁就灭谁。

卢杞给了我们以无限的启发,那就是一个人面目丑陋不要紧,心灵肮脏也不要紧,要紧的是自己要有一技之长,这一技之长至少要能够为主子谋取利益。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才会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丑类能够飞黄腾达,那么多的丑类能够平步青云。

编辑/汪微微

猜你喜欢
郭子仪颜真卿朝廷
颜真卿拜师
三国鼎立之黄巾大起义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劝学诗
以德报怨,终将化敌为友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应对策略
战马
郭子仪感动奸臣
糊涂郭子仪
唐.颜真卿《勤礼碑》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