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

2008-11-25 10:48谢淑清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08年11期
关键词:沙丘信念

多少次黎明即起,面向霞光万道、比光轮还明灿的东方—多少次走向绿洲的边缘,那里的最后几棵棕榈枯萎了,生命再也战胜不了沙漠—多少次啊,我把自己的欲望伸向你,沐浴在阳光中的酷热的大漠,正如俯向这无比强烈的耀眼的光源……何等激动的瞻仰、何等强烈的爱恋,才能战胜这沙漠的灼热呢?

不毛之地;冷酷无情之地;热烈赤诚之地;先知神往之地—啊!苦难的沙漠、辉煌的沙漠,我曾狂热地爱过你。

在那时时出现海市蜃楼的北非盐湖上,我看见犹如水面一样的白茫茫的盐层。—我知道,湖面上映照着碧空—盐湖湛蓝得好似大海—但是为什么—会有一簇簇灯心草,稍远处还会矗立着正在崩坍的页岩峭壁—为什么会有漂浮的船只和远处宫殿的幻象?—所有这些变了形的景物,悬浮在这片臆想的深水之上。(盐湖岸边的气味令人作呕;岸边是可怕的泥灰岩,吸饱了盐分,暑气熏蒸。)

我曾见在朝阳的斜照中,阿马尔卡杜山变成玫瑰色,好像是一种燃烧的物质。

我曾见天边狂风怒吼,飞沙走石,令绿洲气喘吁吁,像一只遭受暴风雨袭击而惊慌失措的航船;绿洲被狂风掀翻。而在小村庄的街道上,瘦骨嶙峋的男人赤身露体,蜷缩着身子,忍受着炙热焦渴的折磨。

我曾见荒凉的旅途上,骆驼的白骨蔽野;好些骆驼因过度疲惫,再难赶路,被商人遗弃了;随后尸体腐烂,叮满苍蝇,散发出恶臭。

我也曾见过这种黄昏:除了鸣虫的尖叫,再也听不到任何歌声。

—我还想谈谈沙漠:

生长细茎针茅的荒漠,游蛇遍地;绿色的原野随风起伏。

乱石的荒漠,不毛之地。页岩熠熠闪光;小虫飞来舞去;灯芯草干枯了。在烈日的暴晒下,一切景物都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

黏土的荒漠,这里只要有涓滴之水,万物就会充满生机。只要有一场雨,万物就会葱绿。虽然土地过于干旱,难得露出一丝笑容,但雨后簇生的青草似乎比别处更嫩更香。由于害怕未待结实就被烈日晒枯,青草都急急忙忙地开花,授粉播香,它们的爱情是急促短暂的。可是太阳又出来了,大地龟裂、风化,水从各个裂缝里逃遁。大地坼裂得面目全非;尽管大雨滂沱,激流涌进沟里,冲刷着大地;但大地无力挽留住水,依然干涸而绝望。

黄沙漫漫的荒漠—宛如海浪的流沙,在远处像金字塔一样指引着商队。登上一座沙丘,便可望见天边另一沙丘的顶端。

刮起狂风时,商队停下,赶骆驼的人便在骆驼的身边躲避。这里生命灭绝,唯有风与热的搏动。阴天下雨,沙漠犹如天鹅绒一般柔软,夕照中,像燃烧的火焰;而到清晨,又似化为灰烬。沙丘间是白色的谷壑,我们骑马而过,每个足迹都立即被尘沙所覆盖。由于疲惫不堪,每到一座沙丘,我们总感到难以跨越了。

黄沙漫漫的荒漠啊,我早就应当狂热地爱你,但愿你最小的尘粒在它微小的空间,也能映现宇宙的整体!微尘啊!你是从何种爱情中分离出来的?微尘也想得到人类的赞颂。

我的灵魂,你曾在黄沙上看到什么?

白骨—空的贝壳……

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一座座高高的沙丘脚下避日。我们坐下,那里还算阴凉,悄然长着灯芯草。

至于黑夜,茫茫黑夜,我能谈些什么呢?

海浪输却沙丘三分蓝,

胜似天空一片光。

—我熟悉这样的夜晚,似乎觉得一颗颗明星格外璀璨。

(选自《最美的散文》世界卷;北京出版社 2008年2月第一版)

●《老人与海》 (美国)海明威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主人公桑提亚哥经过重重艰险,捕获了“一条不止一千五百磅重的大马林鱼”,但这条大马林鱼却被鲨鱼吃光了,老渔夫只拖回了一副鱼的骨架。

什么使老人在重压下仍然保持优雅风度?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信念。“人可以被毁灭,却不可以被打败。”作者在本书中里所说的话,冲破民族的界限,征服了千千万万个读者和评论者。

信念成就“硬汉”,连海明威自己也认为:这是这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

《名人传》之《贝多芬传》(法国)罗曼·罗兰译林出版社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绝不是他有天生非凡的力量,而是他能在恶劣命运中坚守信念,以造福人类为己任,用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人类的平庸,让自己刮出一股象飓风一样凶猛的强大生命力。 “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扼住命运的咽喉”。

《种子的信念》 (美国)梭罗北京燕山出版社

每一颗种子都有自己的信念,万千生命在自然界中努力伸展,彰显生命的尊严。作者从超验主义的哲学立场来观察经验世界,触及植物灵魂深处,探求自然的丰满纯净。没有信念,人类怎么会去播种?

《恶老头的锁链》 (俄罗斯)米·普里什文 长江文艺出版社

长相丑陋、凶狠恶毒的“恶老头”喜欢在别人新婚之夜抢走新娘,囚禁在自己那座有恶龙看守、有锁链缠绕的宫殿里,“恶老头的锁链”象征着社会的邪恶不公和人内心里那些妨碍个性成长的各种因素,但主人公凭着坚定的信念,最终挣脱一个个束缚走向自由。高尔基“凭着一位艺术家的良心”,由衷地赞叹它写得“非常出色”。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属于受到了法国大革命强烈影响的一代人,自由和个人尊严的憧憬哺育了他。时间、地点和个性这三者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个对新世纪的脉搏最为敏感的艺术家。他创造了一个英雄时代的音乐,用人们难以忘怀的音调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信念。

推荐曲目: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

《悲怆交响曲》是柴科夫斯基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作者本人曾写道:“我肯定地认为它是我所有作品中最好的,特别是‘最真诚的一部。我从来也没有像爱它那样爱过我任何一部作品。”其第三乐章是整个交响曲的高潮部分,象征着人类因对现实不满而进行的斗争、反抗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其中的进行曲段落被柴可夫斯基称为“凯旋的、欢腾的进行曲”,表现出英雄人物战胜一切的意志和力量。乐章的结尾,反映了坚强的意志,统一的步调和胜利的欢腾,令听众感到热血沸腾!

推荐曲目:《悲怆交响曲》第三乐章

波兰作曲家肖邦最著名的《降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作品53号,被冠之以“英雄”的称号,可能也是来源于作品激昂的旋律。这首“英雄”舞曲,是肖邦在背井离乡的时候写成的,当时作曲家的祖国波兰正处在俄国的统治之下,所以作品更具有一种坚信复国的信念与激情。

推荐曲目:《降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

一个都不能少

导演:张艺谋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

上映年度:1999年

水泉小学原先有三四十个学生,但现在只剩二十八个了。高老师临走时再三叮嘱魏敏芝,一定要把学生看住,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都不能少”成了魏敏芝的人生信念。十岁的张慧科因家里欠债,不得不失学到城里打工。魏敏芝打听到张慧科城里的住处,十三岁的她单身一人踏上了进城之路,开始了茫茫人海里的寻找……

冲出亚马逊

导演:宋业明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

上映年度:2002年

亚马逊是南美洲委内瑞拉的一条古老河流,联合国在这里创办了国际特种兵训练中心—“猎人学校”。在这里,两名中国军人将在这恶劣的气候和艰苦的环境度过三个月的魔鬼折磨,攀网墙、钻铁丝网、登峭壁、飞机跳水,吃生肉,加上六次生命极限的体罚考验,凭着“我是中国军人,不能给祖国丢脸”信念的支撑,他们最终看到国旗在亚马逊上空升起,并获得“勇士勋章”。

农民宇航员

导演:迈克尔·波力士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上映年度:2007年

查尔斯·法默5岁那年就立下了成为一名宇航员的远大目标。他努力学习取得航空航天工程学学位之后就加入美国空军,开始接受美国航天局对预备宇航员开设的训练课程。查尔斯很争气,他的训练课学得很好,眼看即将实现梦想,家里却传来了爸爸病逝的消息,为了支撑起整个家,查尔斯被迫退出航天局,回到德克萨斯家中经营农场。然而,他并没有放弃理想……

随着岁月的流逝,你还会记得自己儿时的梦想吗?观看本片,也许你会更加坚定成功的信念!

(本期供稿:谢淑清)

猜你喜欢
沙丘信念
沙丘移动的奥秘
流沙之谜
沙丘移动的奥秘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西游新记7
围墙的信念
信念而非执念
信念,绽放生命之花
韦孝宽守玉壁
信念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