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思考

2008-12-24 10:26李雅儒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8年12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效果

李雅儒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现代化科技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教学方式给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模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为人们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新的手段和途径。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使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增强,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对教学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作为学校的本科生教学督导,有机会听到不少教师的讲课,对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效果有一些感想。本文就这一问题谈几点思考。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即计算机辅助教学,它是用计算机交互地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及声音等多种信息,使这些信息建立逻辑连接。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且已被广泛地运用和推广。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变革,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具有传统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

1.多媒体教学方式生动形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动的特点,大大增强了视听效果。另一特点在于交互能力强、资源丰富,因而使得多媒体课件信息容量大、调用方便自如。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地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制作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能为教学设计一个生动有趣的情景,化静态为动态,一改以往教师教条式的“满堂灌”状况。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地将教学内容以学生最易接受、最快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结果必然使教学的表现力、感染力大大提升,使学生更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教学方式便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一是多媒体课件有助于对复杂的概念、命题做进一步的分析。譬如,哲学、政治经济学课程类的很多概念、命题,对它的定义需要进行精确的解析。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利用图型,就可以把对概念、命题的理解形象地表现出来,有条不紊地展开论述,学生则通过既看又听的方式来接受信息,结果自然事半功倍。二是多媒体教学利用交互性强的特点,可以超越课堂的限制,拓展时空范围。比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在讲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几个理论成果的形成和发展时,就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将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史料、图片和影视资料纳入多媒体课件中。三是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讲课结构更加清晰,便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的功课能在课下完成,节约了课堂时间,通过屏幕可以把复杂的结构清晰地展现出来,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字体把多个层次明确地区分开来,使课堂讲授有纲有目,清晰明了。这样即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又优化了教学过程,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中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许多原来比较“枯燥”、“呆板”的课变得生动活泼了,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但我们必须看到,凡事有利就有弊,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1.教师的主导作用有被多媒体技术取代的趋势。在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教学手段被中青年教师普遍使用,甚至将多媒体的使用列为考核的一项硬性指标。我们必须看到,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决不是“万能”的。任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不可能替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多媒体教学虽然具有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方面的优势,但它无法取代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其与学生真诚的情感交流。

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变革,但它在教学中只能处于辅助地位,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这是我们在多媒体教学中必须明确的一个基本原则。

2.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形式过于单一的状况,但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有些教师的教学又陷入了新的僵化模式。在教学中使用诸如“幻灯片”、“教学课件”等教学模式,对有些教师来说,其实就是讲稿的“大搬家”。有的教师上课已经没有教案了,教学中只要看着幻灯片,补充几句就可以了。“课件教学”又使教师限于固定的教学内容与模式中,既不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缺乏师生互动效果。

3.多媒体教学助长了某些学生“懒惰”的学风。传统教学方式固然有它的弊端,但在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方面是有优势的,“听”、“看”、“写”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但在多媒体教学的情况下,学生上课可以不记笔记,下课把教师的课件拷走,期末照着课件复习就行,甚至有些学生因为考勤,才坐在教室里,从而导致学生新的厌倦情绪,难于发挥教育功能。

三、多媒体教学要处理好几个问题

1.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只是手段,决不能替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性质有别于其他课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理论需要不断的创新,教师要随时关注国内外的大事,要了解理论动态和改革开放的动态,教学课件要不断地补充,甚至会出现较大的更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把相关的思想贯穿于教学中,讲稿、课件都要及时地修改。

2.要处理好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教师要把每一堂课讲成“精彩一课”,是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的。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理论联系实际问题上下功夫,要结合教材内容收集大量的资料,用事实来讲解理论。按教材内容将各种资料精选并分类,使各种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恰到好处地与所讲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制作成幻灯片的形式,准确地链接。但在教学中,有些教师的讲解与屏幕显示的内容完全脱节,使学生无所适从。多媒体课件应由任课教师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亲自制作,这样才能灵活、娴熟地使用。只有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必须要考虑教学效果。其一,切忌片面追求花哨的视听效果。多媒体课件运用得当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运用不当,适得其反。利用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一方面是课件内容要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另一方面,形式要生动活泼,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在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往往过多地利用花花绿绿的图片,以及声音、文字和动画效果,以追求视听上的效果。事实上,学生的注意力虽然被多媒体的各种展现技巧所吸引,但理解力被分散,从而降低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积极的思维活动,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必须把握好使用多媒体的动画、音响频率和时间,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其二,多媒体课件背景的色调、文字的大小必须考虑大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听课中,我们发现一个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文字。有的教师利用图表讲解问题,但图表的字体很小,后面的学生几乎看不到。有的课件背景色调与字体的颜色反差很小,也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一方面制作要精美,另一方面要考虑实际的教学效果。

总之,多媒体的运用为教学带来了生机,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获得知识的良好条件。因此,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又克服使用多媒体的工具主义倾向,是教学改革面临的新的研究课题。■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张 雯]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效果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浅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