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印记」品牌价值

2009-01-05 10:35
台商 2009年11期
关键词:珍珠奶茶台资印记

「做品牌难,也很累。但品牌会让企业的生命力更强,什么叫永续经营?不做品牌,就不要谈永续经营。」

欧迪芬董事长王文宗的一番话,道出了台商品牌企业的甘苦与希冀。笔者在《大陆台资企业品牌报告》一书的采访中,与数十位台商老总面对面,对他们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字:「忙!」

反复敲定的采访时间常常会因为老总们的临时突发行程而一改再改;正式采访的前一分钟他们通常还在开会或布置工作;采访中有时会电话不断,间或还有紧急公文送进来批复;采访后,门口一定有若干下属排队恭候请示……「没办法,Retail is detail,品牌就是非常琐碎。要让消费者接受,就要透过网点去布局,只能逐步起来;虽然速度没那么快,但是别人要取代你也很难。」王文宗拉过立在办公桌旁边的一块白板:「17年,我每天就在忙这些。」白板上用各种颜色的笔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涉及管理提升、通路布局等各项工作安排。

的确,正是有了像王文宗这样数十年如一日的忙碌和专注,8萬家大陆台商中的品牌先行者们,才一点一滴的累积起了最宝贵的资产——品牌价值。尤其在当下金融风暴肆虐过的「后危机时代」,和大陆倡导拉动内需、产业结构调整的「后工业化时代」,「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正在催动台商群体的主流价值,由低成本榨取微利时的「工厂制造、质量控管」优势,逐渐向营销导向的「高附加值、自有品牌」转化。

然而,要从「订单思维」向「品牌理念」转换并不容易。更新惯有思路、调整产品结构、构建营销管道……,困难重重,让众多台商望而却步。

「它山之石,有样看样!」10月26日由本刊承办的「大陆台资企业经验分享」研讨会,正是搭建了一个「传递台商品牌价值」的平台,「龙凤」、「两岸咖啡」、「艾美特」、「皇冠」、「石头记」、「象王」,6个台商知名品牌,起点不同,经历各异,却凭着同样的坚持和耐心,在各自的领域树起了品牌的旗帜。他们成功和失败的甘苦感悟,成为后来者的宝贵财富。

财富有价,而品牌无价。正如龙凤集团董事长叶惠德,管理工厂先从养成员工小声说话的良好习惯开始;台商在大陆的开枝散叶,让具有台湾特色的先进理念加速导入,大至行业演进,小至素质养成,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1996年,大陆很多人第一次看见珍珠奶茶,都以为里面的珍珠是红豆。20多年来,我们在大陆开创了好几个第一!」「仙踪林」董事长吴伯超说,「珍珠奶茶」、「欢迎光临」等问候语、员工集体出操造势、秋千椅……后来都被模仿推广至大街小巷,大陆餐饮行业因此被打上了明显的「台湾印记」;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房屋中介、美容美发、媒体传播、娱乐休闲……随处可见的「台湾印记」,正是台商品牌价值的生动体现。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起点,是王文宗那块写满工作的白板;要打上更多彰显品牌价值的「台湾印记」,台商还要脚踏实地,从身边的「detail」(细节)开始。

猜你喜欢
珍珠奶茶台资印记
不能忘却的时间印记
唯美江南的独特印记
携手三十载,昆台融合共发展
日本年轻人花式“嗑奶茶”
珍珠奶茶东渡记
珍珠奶茶主题公园
印记
九年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