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大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2009-01-05 02:26郝素岭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素质培养

郝素岭

摘要:职业院校以培养具有高素质职业能力的人才为目标,而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多角度、多渠道、多途径入手,注重实效,才能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职业能力;素质:培养

职业能力,是从事某一职业必备的能力的总称,它包括职业基础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应从多角度、多渠道、多途径人手,齐抓共管,才能收到实效。

一、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体现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是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原则的体现,是专业建设的“宪法”,其在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大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必须首先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得到体现。不论什么专业。其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必须明确培养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并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现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把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人才培养计划中还只是纸上谈兵。真正要落到实处,必须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制定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并针对每门课程的不同内容和不同特点提出富有针对性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训练目标和要求,将职业能力和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课堂教学,是培养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质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职业能力固然重要,但能力的提高要以知识的储备为前提和基础,而课堂是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因此课堂是培养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质的主渠道、主阵地。我们必须抓住这个主渠道、主阵地,并以此为依托,拓展开来,从课程建设、教材编制、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多角度人手。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形成多角度、多渠道、多途径齐抓共管的良性环境和氛围。

2在实践教学中,贯穿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理论知识必须和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丰富提高,才能最终转化为能力,素质的高低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因此,实践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大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职业院校必须有足够的实践教学学时和相应的实践教学条件和设备,并聘请行业专家或企业能手指导实践教学,从而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在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高。

不过,我们必须明确职业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绝不只是专业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学教师的职责。在大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过程中,每一位任课教师、每一位辅导员老师甚至每位学校员工都担负着同样的主导作用。每位教职员工在日常教学和工作中,都要时刻注意以高尚的师风师德、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行为举止给学生以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和引导,让学生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耳濡目染高素质高能力的职业形象。从而在自然、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受到教育。

三、重视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共同培养和提高

一些职业院校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所谓职业能力与素质就是会机器设备的操作、懂生产工艺流程。基于这样的认识,一些职业院校往往重视对学生科学素质、生产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其实,对一个人来说,校园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毕竟是有限的,大量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去学习、提高。因此再学习能力是一个人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对再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一个人文素养深厚的人,其再学习能力往往也很强。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应给予同样足够的重视。

除上面所说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外,作为课堂教育的延伸和拓展,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当然,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绝不止以上途径和渠道,重视环境育人的功能、美化校园环境、丰富教育的内涵和品位等,都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四、重视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

健康的身心素质是良好的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之一,因此身心素质的提高也是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

1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职业院校应充分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不断改革体育课的授课内容和形式,认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以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习工作奠定良好的身体条件。

2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和身体的健康相比而言,心理的健康更为重要,只有身心都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而且,职业院校学生人学时普遍在20岁左右,人生观和世界观还不成熟,人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和困惑常常让他们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因此每所院校应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机构,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人员,并应定期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业务水平。此外可以按照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发展规律,针对学生在校不同阶段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惑,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或心理健康讲座,并对重点学生实施心理关注和问题疏导,将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宣传工作融进日常教学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渗透到学生每个学期的学习和生活中,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困惑得到及时化解,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总之,职业院校以培养具有高素质职业能力的人才为终极目标。而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多角度、多渠道、多途径人手,注重实效。只有这样,我们的职业教育才有竞争力和生命力,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素质培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