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政府在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中的角色转变

2009-01-06 04:55高琨翔赵蜀蓉
中国集体经济 2009年10期
关键词:政府角色改革

郭 英 高琨翔 赵蜀蓉

摘要:天然气作为高效的清洁能源,成为世界改善环境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大力发展天然气能源将作为我国改变能源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市场经济决定了能源价格改革的基本取向是市场化定价,天然气定价机制研究问题是关键。天然气定价应由原来的政府指导价格管理模式逐步转变,最终达到开放天然气价格,由政府管制转为市场化定价。文章从我国天然气价格的现状和发展出发,分析在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中政府发挥的重要作用及角色的转换。

关键词:天然气价格;改革;政府角色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但是为保障经济发展的能源动力却极度紧缺。在国际石油价格节节攀升的形势之下,我国的能源危机越发严重。随着国家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天然气的发展将对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有效解决能源供应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问题,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优化天然气使用结构,调控天然气消费总量,力争供需总量基本平衡,推动资源、市场协调有序发展。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的关键是合理的天然气定价机制和价格体系。

一、国内天然气定价机制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天然气大规模应用是从西气东输开始的,2004年西气东输进入商业运营,标志着我国天然气市场由启动期进入发展期。随着我国天然气民用市场的发展,天然气消费结构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目前城市居民用气在天然气消费中的比例接近30%,超过了工业燃料和天然气发电用气,仅次于化工用气。城市天然气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天然气的市场化奠定了基础,天然气开始成为一种普通的消费商品。

天然气价格对资源、市场的双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较低的天然气价格不利于天然气的节约利用,不利于发挥清洁能源的最大价值;由于我国地质条件相对较差,开发成本不断增加,如果市场价格太低,勘探开发会受到限制,会出现资源量增加,而产量增长慢的局面。第二,天然气价格与相关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不合理,不利于天然气的开发和市场的发展。因此,理顺天然气供求关系,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天然气价格应与市场接轨。

二、国内天然气市场的特点

第一,国内天然气需求迅速增加,供应持续紧缺。1998-200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年平均增长20多亿立方米,增长率接近10%,200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达到479亿立方米。据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报告预测,2010年国内天然气需求量为1200亿立方米,国内生产830亿立方米,缺口370亿立方米;2020年国内天然气需求将达到2000亿立方米,国内生产1100亿立方米,缺口90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将超过45%(见图1)。

图1我国的天然气供需状况和缺口

(亿立方米)

今后20年将是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国内天然气需求年均增长率将超过15%。

第二,国内天然气价格与国际价格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国内天然气价格明显低于其它可替代能源的价格,按热值当量测算,目前天然气价格仅为原油价格的30%左右,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天然气与原油比价通常在0.84-1.21。但也有专家指出,我国的天然气低价策略正是国际通行的培育消费市场的方法,但是当天然气市场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低价就不再有利于市场的发展。

第三,国内天然气供需并未完全市场化,消费者对价格的承受能力较弱。国内消费者对价格的承受能力较弱,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天然气价格与国际接轨。目前我国天然气的使用规模还十分有限,天然气价格的上涨,将对各行各业产生连锁反应。有的专家指出当价格不能反映资源稀缺和环境成本时,天然气需求出现爆炸式增长的背后一定存在低效消费。居民用气负担与收入有关,一个有效的天然气价格机制应当考虑居民的用气负担,政府可以对需要补贴的群体进行直接补贴。不加区分的低价格会增加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的难度。目前国内的天然气产业并未完全市场化,几大能源企业占据了超过80%的国内天然气市场份额,价格变动很容易变引起少数企业的暴利。供气方缺乏竞争意识和降低价格的动机,而天然气用户基本置身于买方市场,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实现对卖方企业的有效监管将是价格改革的重点(见图2)。

图2我国天然气主要生产企业所占

市场份额情况

三、促进天然气产业协调发展,价格机制改革是关键

(一)影响天然气定价的主要因素分析

1、天然气开采成本。天然气开采成本是制定气价的基础,它包括勘探开发的先期投资和生产操作经费。价格制定中,不仅应高于开采成本,还应考虑合理利潤因素。在自由竞争情况下,一般应获取社会平均利润,而且要注意价格中的超额利润。

2、管输运营成本。天然气的管输运营成本是气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生产商与用户的管道运输运营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天然气的城市门站价格的高低。

3、可替代能源的价格。天然气用于燃料方面的替代能源主要为煤炭,它与原油、成品油、煤炭等也具有相互替代作用。与替代能源挂钩,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价关系。天然气与其他能源的比价关系刺激着天然气与其他能源工业的发展,刺激着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

4、市场供求关系。天然气的市场供求关系是制定天然气价格的关键因素。天然气作为一种商品,与其他工业产品一样,其价格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天然气储量会影响到天然气供应量从而影响到天然气价格,反之,天然气价格的高低也会反作用影响到天然气的需求量。

5、国家政策与税收政策。国家政策与税收政策是制定气价的又一重要因素。能源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问题历来都带有浓厚政治和经济色彩。随着天然气在世界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年增强,世界各国尤其是天然气生产国对天然气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日益重视,为维护各国的利益,制定了许许多多的天然气政策。其中,价格与税收政策直接影响天然气价格的制定。

6、其他因素。影响天然气价格的因素还有很多,如气田开发的风险性、世界政治风云的变幻等等。

图3影响天然气定价的各主要因素

关系分析图

(二)天然气定价应遵循的原则

1、油气等热值等价原则。从生产角度讲,在油气的勘探开发过程中,气田建设投资与油田建设投资基本上呈等比关系。原油与天然气在投入上的共同点,要求油价与气价应保持一定的合理价格比。从用户角度讲,无论用于原料还是用于燃料,可以选择多种能源,如汽油、燃料油、煤等。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设备、技术、效果、环境等因素,但等热值能源价格比是用户选择能源的主要参考因素之一。我国天然气与其他替代能源比价过低是导致消费结构失衡、供需矛盾紧张的直接原因。从价值规律上讲,价格由价值决定,价格应与价值相符,天然气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提供热值,提供能量,热值是衡量天然气价值与价格的重要尺度。油气等热值等价原则正是价值规律在天然气贸易中的具体体现,它应是制定天然气价格政策所应遵循的首要原则。

2、最终经济界限原则。天然气定价的最低经济界限原则应为商品天然气的完全生产成本,是保证天然气生产企业维持生产运行的重要原则,它不仅使生产企业有利可图,而且也是用户能够获取长期稳定的天然气供应的保障。最低经济界限原则应是制定天然气基价的基本原则。

3、保证企业合理利润原则。“成本+利润”是世界上多数国家制定天然气基本价格的重要方法。保证企业合理利润原则是我国天然气价格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调整天然气价格,保证天然气生产企业获取一部分合理利润,应该是制定天然气价格政策的出发点。

四、政府对天然气价格监管可行的相关政策

(一)天然气供应企业绩效及天然气价格监管问题

天然气产品属于公用产品,存在着很强的进入要求,属于典型的完全垄断型市场结构。同时天然气产品又关系国计民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性,因此天然气定价必须接受政府监管。在政府监管政策上,可以采取以收益为基础的绩效监管,如价格上限控制和收入上限控制。这两种绩效监管政策可以促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价格上限控制促使企业增加销售额从而增加收入。收入上限控制切断了销售和利润之间的联系,促使企业更加积极地提高用户能源效率,既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又刺激企业提高效益降低成本。

(二)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中的差别定价问题

差别定价应当包括分类、分季、分步等3个定价体系。分类即保护农民和城镇居民,应当继续执行按照化肥、居民、商业、供暖、工业、餐饮、宾馆、饭店、车用和其他用气等多种类型用户区别定价。分季指的是天然气价格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用气高峰执行不同的价格。分步实际上就是让市场逐步适应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企业在原料等成本价格上升所带来的压力。

(三)在天然气价格改革中对农民及城市低收入者的利益保护问题

通过天然气企业向化肥生产企业提供较低价格的天然气,再通过限制化肥价格来间接保护农民利益的做法,会鼓励天然气的非经济利用,但阻碍了天然气产业链的协调发展。因此,国家应采取财政转移支付手段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在过渡期,可暂时保持化肥企业用气量及气价不变,确保化肥企业和农民利益不受损害;天然气价格主要受市场机制作用后,调整天然气资源税,将增加的税收,包括提价增税、所得增税及资源税增加,用于对农民直接补贴,以弥补化肥价格上涨带来的农民的支出的增加。

同样,对于城市低收入者,也应采取财政转移支付手段通过直接补贴来缓解资源或能源价格的提高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从而以保证最低生活需求,而不应该通过价格制度来补贴。

五、总结

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天然气定价应改革原来的政府指导价格管理模式,由政府严格管制逐渐转为市场化定价。实现企业重视自身利益与政府关注社会效益两者达到平衡。

参考文献:

1、彭勇,张吉军.天然气定价公式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6.

2、2004-2005年度中国天然气行业研究年度报告[R].

3、公禾,杨建红,杨禹.2006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综述[J].国际石油经济,2007(5).

4、白兰君.发展城市燃气的战略构想——从天然气产业链上游看中游下段[A].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文集[C].2004.

5、张静.天然气与中国能源发展前景[J].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7(17).

(作者單位: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政府角色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城市文化惠民工程实施中的政府角色研究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政府角色转换探析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张家口蔬菜滞销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农村征地拆迁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发展广西物流业的政府角色浅析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