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本位”只能让“博士”变味

2009-01-07 03:06萧惑之
中关村 2009年12期
关键词:变味官本位官场

萧惑之

我的案头有一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关于“博士”的条目,读来饶有趣味,爰为之记。

“博士”(Dottore):意大利即兴喜剧中的定型角色,一位夸夸其谈、卖弄学识的漫画式人物。博士的职务没有明确规定,有时是位法律学者,在任何场合都可随时提供咨询,那笨拙的法庭辩词是喜剧性对话的基础;有时又是一位内科医生,带着包治百病的大注射器和荒谬绝伦的医方汇编;也可能是一位雄辩家或语法学家。博士的戏剧动作是一面滔滔不绝地讲话,一面漫无目的地徘徊。他那冗长的学术讲演,学究气的双关语以及可笑的错误用词,均用一种将方言和拉丁语相混合的莫名其妙的专门术语来表达。

我的案头还有一部《新旧约全书》,《新约》中关于“耶稣降生博士来拜”的传说,后来演变成各种动人的故事,其中“博士朝拜”(adoration of the Magi)——“东方三博士在巨星指引下,携带黄金、乳香、没药等礼物,前来朝拜刚刚降生的耶稣基督,尊他为犹太人的王”,成为基督教艺术中最古老的流传故事之一。

“博士”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更是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明确的时代特色。根据《辞海》的注释,大约有四种涵义。一是中国古代学官名,源于战国。二是中国古代专精一艺的职官名。如西晋置律学博士,北魏设医学博士,隋唐又增算学博士和书学博士等。三是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如茶博士、酒博士之类。四是泛指学位的最高一级。这是当今世界各国通用的语汇,如经济学博士、文学博士等。至于时下国人常用的“教授级ΧΧ”,则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意谓具有更深的“学识”和更大的“本事”也就更具“权威”罢。这需要在“新语词典”里寻求注释。

金秋时节,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杭州“2009高等教育论坛”上喊话——“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殊不料,这一并非新闻的“呐喊”,竟然博得与会学者的热烈掌声。网民们更是积极响应,广开言路,用耳闻目睹的事实予以解读,不乏很是深刻的见解,振聋发聩。敏锐的国外传媒更是不失时机捕获这一题材,画龙点睛地做出报道。诸如,“中国媒体不敢捅破‘官场博士化这张窗户纸,是因为靠非正常途径获得‘博士头衔的官员,不仅人数多且居高位把持大权,媒体得罪不起。”“国人众多处级以上,特别是副部级以上高干用所谓的‘在职读博方式拿到‘博士学位;一些官员连正式大学都没上过,也挂有‘博士头衔。这是中国大学的耻辱,亦是权力不受约束和腐败的例证。”这些披露,尽管听起来让国人不舒服,但却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还是应当有“闻过则喜”的气度和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用“刮骨疗毒”的勇气割掉这一“毒瘤”。

“官员博士化”的始作俑者当然是政府。有一家“权威”刊物的调查表明:“一些国家部委领跑‘官员博士化进程,有的部委博士比例之高已统领‘半壁江山!”这一现象“看上去很美”,其实却隐藏着“博士”变味的悲哀。尽管有识之士一再振臂呼喊“误尽平生为一官”的理念,然而却难挡“公务员考试过热”趋之若鹜的逆势潮流。尽管人们都知道“一流人才在学校,二流人才在企业,三流人才在官场”这样的合理人才结构,然而却背其道而行之,今年官场“最热职位4080取1”,再创历史新高,究其原因——利益使然。

“官场‘博士化是学术的误区”。“学术‘官场化是政府的失责”。毋庸讳言,前者是“图虚名”,后者则是“招实祸”。“学而优则仕”和“仕而优则学”是“业儒”们获功名利禄的“路线图”,不足为怪,更不足为信。“把大学办成‘一级政府”和“政府成为‘博士归宿”,如同一枚金币的两面,“官本位”只能让“博士”变味!

猜你喜欢
变味官本位官场
时间都耗在表表、牌牌上 变味的规范化令人厌烦
变味
高校去行政化才能根治科研“官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