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东催生《建国大业》

2009-01-14 09:35
中华儿女 2009年12期
关键词:张治中人民政协宋庆龄

涵 子

创意由来

1998年,王兴东为创作《共和国之旗》电影,前往中央档案馆去查阅r大量资料,在查阅过程中,他了解到第一届人民政协会议对国旗的讨论定夺。从那时起,他就在心里酝酿着要写关于第一届人民政协的电影。

酝酿已久的想法,源于对于人民政协的感情,特别是王兴东在十届全国政协期间,进入文史委员会,一次研究全国政协建立文史馆时,王蒙主任说起了,第一届人民政协成立之时,历经艰险,遭遇了重重阻力。冯玉祥将军接到毛泽东的邀请,为参加政协会议,离开美国途经黑海在船上被火火烧死,李济深从香港冒险北上,乔装商人一路风险到达大连。张澜在上海险遭反动派特务绑架暗杀,在地下党的全力营救下才得以北上开会;杨杰将军马上就要进京开会了,却在香港寓所被特务们杀害;新疆的5位代表在赴会途中,坐飞机在西伯利亚撞山,全部遇难……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编剧王兴东,应该把一段故事写出来,并向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献礼。

搭建故事框架

王兴东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如何结构这个故事?因为那时有不少诸如《大决战》、《开国大典》等片子,虽然这些片子都是写毛泽东和蒋介石的斗争,但对于王兴东也是一个挑战,毕竟都是关于建国的题材。而王兴东写的就是开政协会,因为首先要开会才能建立共和国,那么这个会能不能开起来?怎么开的?开的结果?这就是全部的故事。一句话,就写开会,而且要有新意和创意,和其他的建国片子不同。

王兴东遇到的第二困难,也是最大的困难,如何搭建故事框架?如何选取重点人物?

参加第一届人民政协的代表有660个,每个代表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都是一本书,写谁不写谁都很难选择。最后,毛泽东作为中共主席,要实现多党合作,成立联合政府,必须请来这三位非中共的领袖:孙中山夫人宋庆龄、民革主席李济深、民盟主席张澜。于是,主要人物和主要人物的关系形成了,以毛泽东为主角,用“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结构的角度,重点表现毛泽东与宋庆龄,李济深、张澜三位非共产党的副主席肝胆相照,风雨同舟的情谊,避免流水账式交待众多人物,这个故事结构有了。

寻找故事精彩开篇

故事开端,如何引人入胜?王兴东去了毛泽东在城南庄遭遇轰炸的地方。

2007年冬,王兴东从石家庄租车,一大早就向90公里外的保定市阜平县的城南庄奔去。毛主席是1948年4月10日带领中共中央机关从陕北来到城南庄的。

站在毛泽东居所门前,看到那炸弹皮留在房前木柱上的深刻弹痕,讲解员向王兴东讲述着毛泽东涉险被炸的故事:“五一口号”(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发表后,5月18日早饭时,城南庄上空发现了两架国民党军用飞机。聂荣臻司令员大吃一惊,意识到情况危急,涉及到毛主席的安全,马上让警卫人员通知毛主席躲避到防空洞去。于是,毛泽东被秘书和警卫人员放在担架上转移到房后的防空洞里,没离开多时,就见一颗炸弹正落在毛主席居所前,两间房子的前墙都炸塌了,屋里的东西砸得一片破碎狼藉。这次空袭共投下4颗炸弹!

从电影剧作的角度看,毛主席遭遇惊险危机,为电影的开篇提供了紧张惊险的戏剧场面。

王兴东思索着,这次轰炸是冲着那个“五一口号”来的,蒋介石妄图从摇篮里斩断人民政协会议,从根本上扼杀新中国的诞生。

当王兴东把这个惊险的开端,告诉合作者陈宝光时,两人兴奋呼出,感谢城南庄!

小细节有助于人物刻画

在上海宋庆龄故居里,一楼是接待大厅,壁炉上方摆放着孙中山的巨幅照片,二楼则是卧室,洗澡间外面是一台英文打字机,楼上还有一架钢琴。此情此景,让王兴东仿佛看到了这位多才多艺的国母优雅地坐在那里弹钢琴,还有那部打字机也曾和她相伴。这些画面对他刻画宋庆龄非常有帮助。王兴东还看到了宋庆龄曾戴过的一枚印章金戒指,上面刻有她名字的英文字母缩写。在那个锋火硝烟年代,不少人捐助宋庆龄福利基金会,她用这些善款救济贫困的儿童和妇女,每有人来捐助,她会使用这个戒指印章盖章的,这个印章金戒指提示人物的特征,王兴东写到剧本里了。

写建国不能跳过“划江而治”国共两党的和谈问题,那么就要涉及和平将军张治中了。

2007年兴东采访了张治中将军的女儿张索久,她是美国南加洲华人联合会主席,她讲起了张治中将军作为国民党政府的和谈代表团团长,1949年4月1日来北平和谈,毛泽东热情地接见他,两人进行了友好的谈话。由于国民党政府丧失人心,败局已定,周恩来劝其留在北平,张治中认为自己是政府代表团的团长一定要回南京复命。张治中执意让国民党政府派飞机来北平接他。张素久回忆起父亲这段往事时说,等国民党派来接我父亲的飞机到达北平机场时,父亲万没有想到我和妈妈从飞机上走下来了,原来是周恩来派上海的地下党把我们秘密接到机场,送上飞往北平的飞机,这样爸爸看到我们都到北平了,南京已陷落,还回去干什么。于是,他就只好留在北平了。张素久的回忆,对于深化主题是非常有益的情节。

一部影片引爆全民爱国激情

2008年9月底,《建国大业》剧本完成了,构思三年,终有揭开之时,王兴东先请妻子王浙滨看一下。两小时后,王浙滨眼圈发红地从房间里走出来对他说:“这稿成了!你应该抓紧时间送审,离明年人民政协60周年只有一年时间了。听听意见你们还要改的,拍摄的时间,挺紧的。”于是,王兴东连夜加工剧本五套,分别送审有关部门。北京市政协和全国政协都非常重视。贾庆林主席将剧本批给了所有副主席审看。

《建国大业》剧本同时也报到国家广电总局赵实副局长,她是重大题材领导小组的负责人,她看完剧本后约王兴东谈意见,第一句话就是,剧本很好,史实性与揭秘性,惊险性与抒情性,结合很好,我看宋庆龄和邓颖超谈孩子那场戏落泪了。后来王兴东将剧本许可授权给中影公司拍摄。

王兴东对影片采用明星的做法表示赞同:“这就让电影的关注度更高了。”他认为这部片子,献礼的目标明确,选材的角度准确,操作的方式正确,放映的时间精确,宣传力度做得很大,诱惑力和吸引力引爆了全民的爱国激情,构成了影片最大的卖座点。

猜你喜欢
张治中人民政协宋庆龄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根本遵循
宋庆龄
人民政协70年的“变”与“不变”
养女眼中的宋庆龄
努力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同志关于人民政协的新思想
和平将军张治中 心系中共的国府重臣
让思维的花朵更绚烂
白色恐怖下的宋庆龄
张治中“婢”而不“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