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清:工行最高目标是成为新商业文明的榜样

2009-01-15 08:42
WTO经济导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导刊信贷责任

本刊记者

访谈嘉宾: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

2008年,当一场自1933年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全球一些著名的国际大银行纷纷深陷困境之时,中国工商银行(以下简称工商银行)却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无论从净利润还是市值排名均位列全球第一,其出色表现再次引来全球的强烈关注。

工商银行逆势而上强劲发展的秘诀是什么?在责任银行的热浪席卷全球的当下,工商银行如何通过社会责任的履行成就“最具盈利能力、最优秀、最受尊重的商业银行”的梦想?

本月做客会客厅的嘉宾是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他向我们详细阐述了工商银行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与实践,以及工商银行带领全球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领航”之路。

为股东创造价值是最基本的社会责任

《WTO经济导刊》:您曾经说,“全球最受尊敬的银行的含义之一就是要忠实履行社会责任,做优秀的企业公民。”我们该如何理解工商银行的社会责任?

姜建清:工商银行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这就要求我们始终要处于中国银行业成长、发展和转型的前沿。具体而言就是要努力将工商银行建设成全球“最具盈利能力,最优秀和最受尊重”的国际一流金融企业。其中,成为最盈利银行就是要为股东创造价值,不仅要努力保持净利润总量在全球银行业的领先,而且要力争使资产回报、资本回报以及人均净利润保持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最优秀的银行是指努力为社会提供最优质的金融服务,成为公司治理完善、经营结构合理、服务创新能力强、风险管理水平高、员工队伍素质优秀的银行。成为最受尊重的银行是指成为优秀的企业公民,同时进入国际金融市场领导地位,市场品牌影响力大;美誉度高,市场声誉卓著,企业文化先进。这些都是良好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

《WTO经济导刊》:工商银行坚持把为股东创造价值作为最大的社会责任,然而对于股东而言,既希望赢得收益的最大化,又希望减少投资风险。对此,工商银行如何权衡、协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姜建清:工商银行作为一家商业银行,保持盈利、为股东和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是最基本也是首要的社会责任,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盈利能力,企业才可能持续地履行社会责任。

上市以来,工商银行每年都向股东分派利润,派息率平均达到50%以上,在世界银行中都是比较高的,仅2008年的分红就达到551.13亿元。此外,工商银行还通过纳税的方式为国家财政做出贡献。2004-2008年,工商银行累计纳税额达到1840.12亿元,多次获得“中国所得税纳税百强”和“纳税信用A级企业”称号。

你提到收益最大化与风险控制的问题,其实这两者之间是不矛盾的。一方面,工商银行深入推进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切实将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战略目标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实施了与全行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全程、量化的全面风险管理,努力构建严密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从机制和技术上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保证稳健经营。另一方面,工商银行还不断提高资产质量,目前不良贷款率已降至1.81%,已连续9年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的“双下降”,确保了股东权益和债权人的利益。另外,我们还十分重视对广大投资者的公平信息披露,坚持“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为原则,努力提高透明度。

打造一家“绿色信贷”模范银行

《WTO经济导刊》:随着在国际项目融资市场中的广泛应用,通过控制融资方向,支持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工商银行作为国内最大的商业银行也紧跟时代步伐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您如何看待银行业的这种发展趋势?近年来工商银行在绿色信贷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今年6月5日本刊主办的“2008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的发布上,以“绿色信贷,成就绿色银行”的优秀实践赢得了领袖型“金蜜蜂企业”的大奖。您怎样看待工商银行在“绿色信贷”上所做出的成绩?

姜建清:关于绿色信贷,我认为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重视环境资源对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制衡作用,在银行的信贷配置活动中,把符合国家环境管理、污染治理和对生态的保护作为信贷决策的重要标准,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资源、生态环境的损耗,增加对环保产业和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信贷支持。合理有效配置信贷资源,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同时,实现银行的健康发展,并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近年来,工商银行大力增加对环保产业和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信贷支持力度,努力尝试以金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截至2009年6月末,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已达3888亿元。同时,我们还在计算机系统内启用了“绿色信贷项目标识”,对全行所有项目贷款都据此进行了分类,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退出。目前工行所有贷款企业中属于环保友好和环保合格的企业为98.6%,涉及贷款金额占99%。

支持环保、节能领域的“绿色信贷”战略不仅体现着工商银行的社会责任,也是引导我们业务经营战略转型的重要动因。坚持信贷环保合规、全面建设“绿色信贷”银行是工商银行长期经营发展的战略,我们希望把工商银行打造成为“绿色信贷”模范银行。

《WTO经济导刊》:由于绿色信贷支持了很多新兴企业,所以很多人会对信贷质量产生疑虑,新兴行业的信贷会不会增加信贷风险?绿色信贷作为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走向,是否对增强工商银行的企业竞争力有所促进?

姜建清:工商银行的绿色信贷的不良贷款比率在0.5%左右,远低于全部项目贷款和普通贷款的不良贷款比率水平,可以说绿色信贷的贷款质量非常好。现在,绿色信贷已经成为工商银行新的信贷增长点,使我们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探索出了一条以金融支持经济结构升级换代和传统金融走向现代化金融的新路子,大大增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是工商银行肩负的光荣使命

《WTO经济导刊》:工商银行被视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推动者”,这种“推动者”的角色是如何体现的?

姜建清:近年来,工商银行充分发挥商业银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自身的行业信贷政策,持续优化贷款投向,大力支持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积极推进绿色信贷建设,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的贷款投放,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此外,工商银行还大力支持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决策,为实现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WTO经济导刊》:去年,当世界金融业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被阴霾笼罩的时候,中国的银行却走出了逆势发展的崛起势头。尤其是工商银行,无论从净利润还是市值上看,都在世界银行中住列第一。有人说这与中国传统的“量入为出”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您怎样看待这样的观点?金融危机对于工商银行产生了怎样的

影响?工商银行良好发展的秘诀又是什么?

姜建清:这次金融危机对于工商银行的直接影响有限,这得益于工商银行始终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坚持稳健经营,努力转变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同时,经过25年的改革发展,特别是股份制改革的洗礼,工商银行的盈利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已经有了长足进步和提升,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有基础顶住危机的压力与挑战。

《WTO经济导刊》:中国的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比较大,工商银行是如何与客户共渡时艰的?

姜建清:在金融危机中,我们的很多客户都遇到了困难。工商银行希望能在支持企业渡过难关、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更好地发挥大银行的作用。我们的行领导亲自带队上门走访企业,了解企业困难和金融服务需求,并且积极增加信贷投放总量和利用多渠道融资手段,支持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和企业经济发展,特别是支持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发展。对于受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下行影响而出现暂时困难的一些重点行业和龙头骨干企业,更多着眼于企业发展前景,及时提供多方面金融支持。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与国家和各地方政府推出的扶持小企业发展政策措施相配合,进一步改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为帮助暂时缺乏资金的进出口企业摆脱困境,工商银行大力推进贸易融资业务,支持了外贸进出口的稳定。积极支持“三农”发展和民生工程项目。积极支持扩大消费,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积极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为龙头企业产业整合、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提供一揽子的信贷和金融服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集中度提高和产业竞争力增强。

《WTO经济导刊》:中国企业中,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中小企业。事实上,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在全球都一直存在。工商银行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7哪些服务?

姜建清:工商银行始终把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作为应尽的社会责任,也将中小企业金融业务作为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

近几年来,工商银行不断探索契合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特点的经营管理模式,形成了专门的客户评级、授信管理体系和业务操作流程,开发了专门的信贷管理系统,研发和推广了契合中小企业经营特点的四大系列、几十种融资产品。目前全行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机构就达到了1088家,这些机构不再从事大中型企业客户业务,而是专门从事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和零售业务,这种专业化的服务模式有力地支持了一大批小企业的发展。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以来我们持续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投入力度。截至今年6月底,工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余额近2.3万亿人民币,今年1到6月份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新增加了4773亿元,增长了26%,高于全部公司客户融资业务增幅7个百分点。可以说,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工商银行有战略、有机制、有产品,也有成效。

今后,工商银行还将大力加强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对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一是中小企业贷款的增速要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二是要提升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切实扩大中小企业信贷政策惠及的地区和客户范围,努力改进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致力于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高效、专业、全面的金融服务。三是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适应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发展规律的专业化经营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不断充实和壮大中小企业客户经理队伍,加快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改进风险管理技术,实现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WTO经济导刊》:今年的5月25日,工商银行向社会发布了2008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回首2008年,工商银行在这一年中履行社会责任的成绩怎样?未来,工商银行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还有哪些规划?

姜建清:2008年是中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一年,也是工商银行发展历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2008年,工商银行在应对金融危机和国内形势急剧变化的严峻挑战中,积极履行了社会责任。我们克服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着力通过加快创新发展、抓好开源节流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等措施,使净利润增长达到35%,跃升为全球最盈利的银行。对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按照商业银行经营原则给予多方面的支持,真诚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对奥运金融服务和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工商银行也全力予以支持,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现了负责任的大银行风范,向投资者,客户和全社会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经过2008年的考验和洗礼,我们对于履行好现代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悟更深刻、信念更坚定。企业是社会的一分子,社会责任需要企业真诚担当,企业也只有履行好社会责任,才能彰显自身价值,成就千秋基业。履行社会责任,做优秀企业公民,实现企业与社会、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始终是工商银行肩负的光荣使命,是工商银行在建设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进程中回报社会、造福民众的一贯追求。而持续地成为一家绿色公司的标杆,成为新商业文明的榜样,这是工商银行追求的最高目标。

猜你喜欢
导刊信贷责任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