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戏所痴

2009-01-17 07:34
现代妇女 2009年1期
关键词:戏曲人生

杨 刚

闫立秀,合肥市长丰县人,小学两年,自学成“才”;著有50万字长篇纪实文学《如戏人生》(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创作剧本22本(台)电视剧本两部,曾获文化部大奖,含刊物出版了100多万字文学作品,破格被评为安徽省三级作家,《如戏人生》获得“省人民政府”奖。

我与闫立秀先生接触的时间并不多,印象却很深。多年来,他经常像是从天而降,突然地就闯入我的视野,衣装还是那样的衣装,形象还是那样的形象,仿佛从来没有改变过。前不久,读了他的自传性纪实文学书稿《如戏人生》,书中所描述的场景,我大都比较熟悉;书中的人物,我仿佛都见过;书中的事件、情节、地点以及那些细节和语言,都能引起我很多回忆。

立秀先生很会写戏,所以他运用了戏曲的创作手法来写作此书。不论是好奇的观众还是读者,首先就会被开篇所吸引,也会联想到一段即将开始的悲喜人生。不仅如此,他又用了一段文字,为开篇锦上添花,“本人貌丑多髭,一生中却与四个‘美女赤绳系足,或亡、或离、或聚、或散,四位没披婚纱的新娘,同唱一曲没有婚礼的悲歌,共演一出现代版的《啼笑姻缘》”。传统戏曲大多是一男一女唱尽天下悲欢,但他却与四个女人相关联,这就是会写戏的立秀先生为读者所设计的一个传奇的开场。

写戏离不开人物,立秀先生在书中,就塑造出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首先是他自己。他集农民、编剧、演员、演奏员、经纪人、导演、团长、政协委员等等于一身,说不准他到底是一位什么身份的人;他放过牛、要过饭、当过盲流……好像什么事都干过;他风光无限的时候,在夹道欢迎中去开会,去作报告,他处于逆境的时候,被人五花大绑、拳打脚踢狼狈不堪……在他的身上演绎出了亦悲亦喜、亦庄亦谐的戏剧情节,以及那些特定的年代,在一位民间艺人身上留下的深深烙印。不仅如此,立秀先生还浓墨重彩地塑造出了与他相伴的几位女性,红颜薄命的旦角演员芸姐,敢爱敢当的秋儿,情趣相同的三妹,走红歌坛的张唯,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哪怕是书中短暂出现的人物,立秀先生也用极少的语言,把他们刻划得非常生动。如心地善良的车长王艳艳,爱贪小便宜的芮明白,爱吵爱闹的“锅大娘”、甚至是小叫花子雷跃进等等,读起来活灵活现,让人感到这些人物就生活在你的周围,就表演在人生的大舞台之上。

立秀先生在这本书中,还大量地运用了戏曲的对白和唱词写作手法,有的段落读起来很像在读一部戏曲剧本,这无疑增添了作品的可读性。例如,在写芸姐的命运时,他用了“一曲悲歌《休丁香》,泪水哀转九回肠,世人只看台上戏,岂知台下更凄凉”这样的诗句;甚至他还运用丑角的调侃语言,刻画出一个讨饭者无奈的幽默,“叫人不亏本,舌头打个滚,男的叫大爷,女的叫大婶,讨饭嘴要甜,该忍还要忍,”读起来真叫人忍俊不禁了。

立秀先生为戏所生,为戏所迷,为戏所痴,他一生演戏、写戏,其实他自己就是一部戏,一部“悲欢离合”的人生大戏。此书真实地向世人坦露出他的命运、情感和历经的磨难与坎坷,像一滴飘落在路边野草上的露珠,折射出让人难忘的多个历史瞬间,透视出一位底层艺人苦苦挣扎的心路历程。另外,我以为此书很像一部舞台或者是电视剧的剧本,尽管尚有一些不足之处,但依然有着向更多读者或者是观众推荐的必要。

猜你喜欢
戏曲人生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传统戏曲
趣学本土戏曲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四部委携手推进戏曲教育工作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
独一无二的你
黑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