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弋阳腔的抢救保护及传承的思考

2009-01-18 07:44
人民音乐 2009年11期
关键词:弋阳县弋阳腔剧团

杨 咏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2008年10月7日,江西省弋阳县迎来了弋阳腔剧团建团五十周年暨戏曲周。江西省上饶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政府副市长、研究弋阳腔的各位专家,以及曾经在弋阳腔剧团工作过的各位老艺术家参加了此次戏曲周活动。本次戏曲周活动包括三项内容:弋阳腔专场欢迎晚会、弋阳腔座谈会以及六场弋阳腔演出。

弋阳腔是全国四大声腔之一。元末明初至今,流传影响遍布全国三十几个省,几十个剧种,为中国的戏曲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自2004年4月弋阳腔被确认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2006年6月正式列入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揭开了弋阳腔抢救、保护和传承的新篇章。

据现任弋阳腔剧团朱汉青团长介绍:弋阳腔剧团从1958年建团以来,老艺术工作者们排练出了《卖水记》、《还魂记》等十几本经典古装和现代戏。在文化大革命冲击下,弋阳腔剧团名存实亡,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80年代初期,剧团的阵容强大起来,演职人员达到了70余人。此时的弋阳腔创作除恢复传统古装戏外,还创作了很多新编现代戏。1988年剧团被撤销,大批优秀演员调离剧团,直到2002年在弋阳县文化局和上饶市文艺学校联合办了首个弋阳腔戏曲班,招收了40多名学生,剧团终于迎来了新的曙光。2005年恢复组建弋阳腔剧团,剧团排练出了21本大戏,8个折子戏,送戏下乡300多天,演出场次600余场,所到之处深受观众的喜爱和好评。虽说剧团经历了坎坷曲折的发展道路,但是他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弋阳腔的明天会更好。

在开幕式欢迎晚会上,弋阳腔知名表演艺术家朱汉青、林西怀等联袂表演了《还魂记》、《妩媚春光》、《祭碑出征》等戏剧片段,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在弋阳腔座谈会上,新老弋阳腔人回顾弋阳腔剧团建团50周年的发展历程,畅谈弋阳腔发展之路,共商弋阳腔抢救、保护和传承大计。会上共有十三位代表做了精彩的发言,他们的发言或是结合了亲身体验的经验之谈,或是联系其它戏曲进行比较研究,或是对目前国内外戏曲发展形势的宏观概述,或是就某个具体的戏曲理论及技术作针对性阐述等等。

一、完善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

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弋阳腔资料、戏服大都被销毁,把弋阳腔推向了崩溃的边缘。江西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万叶首先谈到:资料要有计划地去调查、去记录、去录像。“文革”前弋阳腔老艺人基本没有了,记录残缺不全,俗称弋阳腔18本戏,现在真正能够排演的还不足10本戏,而这10本戏到现在一直没人演。弋阳腔音乐现存218首,大都是复印。资料很重要,没有资料就无法研究弋阳腔。弋阳县文化局曾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找到三本康熙年间的珍贵剧本。此外,浮梁县有一批清光绪年间弋阳腔班社老艺人穿过的弋阳腔服装,有条件的可以买下来,以确保弋阳腔研究及发展得以顺利进行。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将搜集来的资料锁在资料馆里,而是要充分发挥其艺术研究的作用,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抢救性整理和研究应当是最直接的保护措施。因此,资料不能封闭,应该建立相关的学术机构,展开文字、音乐等理论研究。弋阳腔作曲家吕美东认为,资料记录了音乐创作发展的过程,资料要开放,要成立研究室。因为,弋阳腔的整理绝不是简单地录音记谱,需要全国有更多的专业音乐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共同参与完成。

二、保护人才资源势在必行

资料是前提,人才是根本,非物质遗产主要是靠传承人的活动来体现的。目前弋阳腔剧团人才的流失较严重,座谈会上,弋阳腔老艺术工作者们针对人才资源的抢救问题,作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江西省艺术研究院一级作曲陈汝陶大声呼吁:人是最重要的,为了这个遗产、这个事业,必须千方百计解决指标问题。原弋阳腔剧团演奏家雷先山感慨地说:当今社会光有竞争机制是行不通的,演员的指标待遇等问题不解决,弋阳腔新生代演员将会走掉。老一辈弋阳腔艺人吴尚文希望通过这次的座谈会,请各级领导尽快采取优惠政策“把根留住”,否则弋阳腔将后继无人!弋阳腔表演艺术家林西怀也衷心地希望各级领导提出具体的解决剧团青年演员待遇问题,她表示,我们要培养他们,你们要留住他们。

人亡艺亡,在留住新生代弋阳腔演员的同时,保护好弋阳腔老艺人并发挥其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现在江西仍有一批弋阳腔老艺术家,这些老艺人和专家可以提供弋阳腔资料和研究成果,要经常与弋阳腔艺人和专家保持联系。据悉,下一步弋阳县一批离退休老艺人准备组建一个民间的弋阳腔研究所,一如既往地为弋阳腔的事业作出奉献,希望各级主管部门重视对老一代弋阳腔艺人的保护和利用。

然而,仅靠十几个人的演职队伍要想拯救过来恐怕是不能的。吴尚文认为,弋阳腔必须壮大队伍,可以把业余剧团的一些优秀演员调过来,给他们相应的政策。知名小生万长生认为,可以借用省赣剧团的弋阳腔专家和著名演员。现任上海闵行三中特聘教师王德明谈到,上海的十个国家级的演员退休后去上海戏曲学校教昆舞班的学生,越剧也都把昆剧团的老师请去教身段,她表示,如果江西以后要请昆曲老师当身段老师,教扇子功等,她是可以出力的。弋阳腔的抢救工作刻不容缓,所有的弋阳腔人都行动起来,弋阳腔就会有希望。

三、音乐形态及表演的传承和发展

弋阳腔音乐保留下来的东西还是比较多的。丰富的曲牌本身就是一大笔遗产,演唱一唱众和,伴以锣鼓助节,这是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弋阳腔的武场打击乐部分,现在很多都做了京化处理,多数都是采用京锣,导致传统弋阳腔武场表现不出来,弋阳腔的原始风貌不能体现。省赣剧院一级导演刘安其指出:弋阳腔的武场主要是大锣大钹,不是现代的京锣京鼓,要解决武场问题。在伴奏方面他认为:过去弋阳腔没有伴奏,后来加入了伴奏,但伴奏不要掩盖唱腔,要突出唱腔,演员干唱的时候就要干唱,不要为了寻求音响,加很多声部的伴奏。另外,帮腔是弋阳腔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川剧是一人帮腔,弋阳腔是众和。以前是整个乐队帮腔,后来改成演员帮腔,现在是演员兼帮腔,属于一种过渡,目前弋阳腔的帮腔非常模糊,这方面有点遗憾。刘安其导演强调,帮腔要很清晰地透出来,不能混杂在乐队中,被伴奏所掩盖,有条件要成立专职帮腔队,要在演员的唱腔部分保持弋阳腔原有的帮腔艺术特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保护和抢救的工作,除去资料部分、研究部分的基础,重要的是演出实体,推出精品剧目是当务之急。刘安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留在演员的演出实体之中,要用演员、用剧目来体现传承。可以将《春草闯堂》等外来剧目移植过来,拓宽弋阳腔戏路。林西怀谈到,以前老弋阳腔剧团唱的全是弋阳腔的剧目,比如《望江亭》就是别的剧种的戏,但是我们将它改编成弋阳腔来唱。王德明说,昆剧《十五贯》救活了一个剧种,希望弋阳腔《还魂记》能救活弋阳腔,要让所有的观众都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弋阳腔剧目演出。弋阳腔的表演失传比较多,下农村演出,都是赶着排戏,只有数量,没有质量。王德明认为,弋阳腔剧团的很多老艺人,他们有老的东西,弋阳腔表演首先要传承,然后再谈发展,不能自己随意地改变人物性格特征,弋阳腔新生代演员急需在这方面予以加强。

四、文化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抢救弋阳腔都需要有充裕的经费来源,关于经费问题弋阳县副县长徐饶花做了较详细的说明:2004年县财政将保护弋阳腔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予以保证,到2007年每年拨款24万元,2006年投入县文化宫150万,作为弋阳腔演出场地。前后用于弋阳腔的抢救和保护300余万元。弋阳县能在短短几年投入300万,是很不容易的,但是光靠这些钱要发展是很难的,所以经费问题仍然是困扰弋阳腔发展的重要因素,希望今后在这方面继续努力。

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由政府主导的,由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负责。在资金的使用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应该明确思路,应当把钱用在刀刃上,要减少大工程的投资,降低演出运营成本。主管部门应当支持音乐资源的整理研究,重点扶持表演活动。刘安其认为,保护传承人的表演活动不是消极的供养,而是支持其艺术活动,发挥其表演活力,这样就解决了传承,有了保留下来的价值。原弋阳腔剧团音乐工作者应先林说,政府主管部门应该把弋阳腔当作是千秋万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事业来保护,这样弋阳腔才会有出路。

五、构建演出机制的良性循环

通过政府支持,使一些艺术团体不被湮没,然而仅仅靠政府支持是远远不够的。以往计划经济下的剧团,如今受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以应付市场的挑战。

首先要解决供需问题,把培育市场当作占领市场的重要途径。关于这个问题王德明首先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在民间,并不是靠一个剧团,必须培养年轻的观众,没有观众弋阳腔将无法生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她认为,解决观众的问题可以从学校去推广。很多昆曲老艺术家都是义工,弋阳腔要发展,这种精神是需要学习的。林西怀也表示,弋阳腔工程不能只在剧团里搞,应当全面铺开来。目前弋阳农村的文化站也在普及弋阳腔,今年暑假她和张玲香、杨典荣老师已经给这些小学老师上了课。她建议弋阳县城小学开设弋阳腔学习班,通过弋阳腔进课堂,使弋阳腔得到普及,有了一定的观众群,就为弋阳腔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事物的发展均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而成,其中内因是决定性作用,要摆脱弋阳腔的困境,还得从其自身的建设做起,靠优秀剧目和高质量的演出去赢得信誉和争取观众。同时遵循市场规律,改善市场环境,逐步形成一种新的经营和管理方法,弋阳腔方可一展雄风。

杨咏 江西上饶师范学院音乐系副教授(责任编辑 张宁)

猜你喜欢
弋阳县弋阳腔剧团
江西弋阳县姚家铁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劫后华夏再杨帆(弋阳腔)
清代戏曲理论批评视野中的“弋阳腔”
弋阳腔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江西省弋阳县弋阳腔初探(下)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弋阳县财政局开展扶贫危房资金核查工作
欢迎加入“蓝狠狠小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