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规定动作”出个性

2009-01-22 08:48
新闻爱好者 2009年23期
关键词:规定动作省长时政

王 磊

在各级党委机关报中。时政报道都是要闻版的“当家产品”,也是受“规定动作”限制最多的报道品种。由于时政报道政策性强和一般作为通稿经过层层审阅的特性,所以大多时政报道“共性”多而“个性”少,甚至一些从事时政报道的记者干脆放弃了张扬个性的想法,每次报道时都采取千篇一律的写法,不求出彩,但求无错。这实在是很可惜的。因为时政报道作为党报要闻版的“当家饭”、“家常饭”,我们如何做出新意做出个性,吸引读者“眼球”,不仅关系着一篇稿子是否出彩,更关系着所传播的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领导对工作的具体指导对社会的传播效果如何。而且,党报记者对这块优质新闻资源“独家占用”,若不能做出有特色的报道,对优质新闻资源实际上确是一种浪费。

党报的时政报道如何在“规定动作”中出“个性”、出“特色”?笔者觉得需要在以下方面多用心:

努力争取领导和秘书等相关同志的支持理解,为报道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时政报道要想创新,追求“个性”,前提是必须服从于、服务好政府及领导的工作需要,根据不同的采访素材采取不同的表现方式。而这首先需要努力争取领导和秘书等对稿件有“生杀大权”的相关同志的理解和支持,以好的传播效果打动他们,创造良性互动的“小环境”。

笔者在时政报道中做“自选动作”较早的尝试,是2001年跟随时任河南省省长的李克强同志到济源缺水的王屋山区采访。这次采访出发前,李克强同志的秘书就提前给记者打招呼,这次调研领导要进山人户,详细了解山区缺水情况,要注意跟紧些,报道写得细一些。有了这个思想准备,记者在跟随采访时就注意细心观察。捕捉了不少领导与群众交流的细节、对话。回来写作稿件时,尽管时间紧张,但丰富的材料还是让记者决定放弃司空见惯的调研性消息写法,写成现场通讯报道。稿子很快写好,送秘书陈红瑜同志审阅,他读后很支持我的写法,认为这样大量采用对话、细节的现场描写方式突出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传播效果肯定会比较好。在审阅稿件中,他不仅没有删除对话、现场描写等“软材料”,而且还指导说哪些地方可以描写得再细致一些,让我很受启发。笔者认为要做出有“个性”的时政报道,重要的是要有懂新闻的领导,给记者营造创新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记者要通过自己对新闻的准确把握和创新的表现方式,赢得领导的信任和充分授权,才能形成良性互动,为新闻创新营造良好的“小氛围”。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新闻报道毕竟不是文学作品,要根据工作需要把握好张扬个性的“分寸”,这也需要充分掌握新闻事实。并与领导进行良好的沟通。这种分寸感有时是出于整体工作的需要。有时是出于报纸版面的需要。总之一句话,时政报道要做到帮忙不添乱,要追求“最佳效果”而不是“最秀效果”。

做好时政报道,需要心中有全局。突出最该突出的东西,稿子才能做到既“靠谱”又有“个性”

时政报道要有“个性”,有时正如摄影一样。平素“傻瓜相机”照出的照片,焦点不突出,画面上处处清晰整张照片反而不出彩。而好摄影师用好相机照相,是突出最有价值的“焦点”。其余适当虚化,才能取得动人效果。时政报道也是这样,每一次会议。每一次领导调研活动,涉及的内容都很多,往往是从工农业生产到人民生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无所不有,所以我们常见到有些时政报道写了很多内容。读者却不明白这篇报道到底是要说什么。是面面俱到、平均使劲,还是突出重点,表现关键问题?无疑是后者的效果最好。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心中有全局,知道该突出什么、“虚化”什么、舍弃什么。同时,即使在报道中不可避免的新闻点比较多,我们也要努力提炼最关键的工作、最关键的词语作标题,使这篇报道突出什么一目了然。

比如,在2003年的一次省政府省长办公会上,讨论了很多议题,但其中最关键的议题是强力推进国企深化改革问题。在写作这篇会议报道时,笔者大胆地将其他不太重要的议题简略陈述、一笔带过,着重报道了省长对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并用“国企改革,要下决心突破这道‘坎”的省长原话来作标题,稿件见报后反应很好。大家都说,一看标题就知道这篇报道到底要说什么。

注意留心“题外话”、“脱稿话”,以及有价值的细节,往往“题外话”里有新闻性非常强、非常有个性的“题眼”

每天,党委、政府都会召开一些部署工作的会议,很多会议有发言材料,跑时政的记者“跑会”司空见惯。不少人拿了材料就走,回去照材料整稿子。或者即使人在会场,但有材料“打底”,也不注意听会议发言。其实,真正有价值的新闻“题眼”,往往在会上的“题外话”、“插话”之中。这是因为,会议材料经过层层审阅,还要层层下发。出于稳妥,真正突出的问题、生动的案例,往往不会写进材料中,而领导在讲话时为提醒大家注意某个问题,往往会离开材料讲一些“题外话”。这些才是真正有新闻价值的材料。

适当把文学的手法引入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中引入文学手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近几年河南日报还曾开展过学习“华尔街日报体”的活动,就是说要通过细致的描述还原现场,使人获得如临其境的效果。增强新闻的感染力。新闻报道毕竟不是文学作品,不能虚构和乱用夸张的描述,这就要求记者在“有闻照录”的同时,要细致观察,甚至用“钉子精神”抽出时间进行延伸采访,才能获得绘声绘色的文学效果。

“7月22日一早,郑州,大雨瓢泼,省长一行乘坐的汽车箭一般冲进雨幕,直奔豫南。汽车轮子在泥坑里打着滑,路边的秋庄稼片片倒伏……”这是一篇领导调研通讯的开头,一位刚进报社的年轻记者说,看到这个新闻的开头,感觉好像小说一样。要让新闻在一开头就“抓住”读者的眼球,就必须有现场感,尽量少用中规中矩的官场词汇,这应当成为时政新闻记者的自觉追求。

(作者为河南日报经济新闻采访部副主任)

编枝:施宇

猜你喜欢
规定动作省长时政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青少年花样游泳运动员规定动作的发展与评价
普贝尔省长的发明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省级一把手赴港招商有哪些“规定动作”
省长骑单车的联想
时政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