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参与激情

2009-01-27 03:18栾海芳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12期
关键词:杜十娘百宝箱观点

新課改模式下的语文课堂,必须充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锻炼其表达能力和张扬其个性,这一切均有赖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讨论。但在当下,课堂讨论中大多数学生不愿发言,只充当教学活动的旁观者;或者三言两语摆出观点,不作深入拓展,使整个课堂气氛沉闷,以致产生不了碰撞与交融。如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激情呢?首先我们必须思考课堂讨论陷入僵局的根源之所在:学生什么时候需要讨论?——讨论的时机;需要讨论什么问题?——问题设计;怎样讨论?——讨论的基础和方法。

笔者认为将课堂讨论深入有效地开展下去的改革措施就是:课堂策略是关键,学会方法是保障。

一、选择恰到火候的课堂讨论时机

并非什么问题都要讨论,并非每步教学程序都需要讨论,只有当学生遇到困惑或主动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时,才是开展讨论的最佳时机。如何把握这种时机,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1)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感到困难时;(2)对于参考答案存有疑议时;(3)学生之间的意见有分歧时;(4)知识面需要拓宽时。

总之,根据学生“最近发展过”的问题拓展到“应涉思维区”,以培养学生迁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案里设计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契合学生讨论求知的欲望

一般说来,问题的设计要遵循两方面的原则。

1.设计有情感共鸣的话题

语文科必须渗透情感教育,只有情感才能唤起学生深层次的内心体验,激发起学生切身的生活感悟,才能深入地品悟课本文段,寻求作家与个人心灵上的沟通和共鸣。例如教授《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课,探究杜十娘为何怒沉百宝箱,我们可设计这个问题:杜十娘携带价值百万的百宝箱远走他乡,隐姓埋名也是一种选择,为何非要投江?假如是你偶遇杜十娘,你如何劝说她?这些问题渗透了情感价值的思考,拉近了课本与学生的距离,能激发学生的讨论激情。

2.问题设计有梯度、深度

一般说来,课堂讨论的问题有深度,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要达到这个深度,必须讲究“过桥”的艺术,即问题的梯度。例如《道士塔》问题设计:

①他恨什么?——恨政府,未能尽职保护好敦煌文明;恨外国侵略者,贪婪、狡诈、肆意掠夺。

②恨的本质是什么?——对于祖国辉煌文明的珍惜,对中华民族真挚的爱。

③如何写恨?——化虚为实,叙事抒情。

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分别考查学生感知课本、体悟情感、鉴赏技巧的能力,且前一个问题为后一个问题作铺垫。

三、教给并训练学生讨论的方法

课堂讨论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掌握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在训练中熟能生巧,以提高讨论效果。

1.辩驳。摆观点,列论据,得结论。善于由小见大,使用归谬法、推理法、类比法。

2.补充。寻找其他同学发言的漏洞,对他的观点作补充和完善,以求互相支持、共同提高。

3.求异创新。运用逆异思维提出新颖观点,又能自圆其说,这是对课本的再加工,也能启发其他学生生发新的观点。如:《项脊轩志》中教材将“偃仰啸歌”翻译为“在书斋里大声歌唱”。学生讨论时认为该翻译不合情理,应解释为非常入神地读书吟唱。这就是很有新意且合乎情理的讨论成果。

4.其他。充分阅读并收集信息,讨论中要善于倾听别人意见,列出发言提纲,组织好语言,并做出观点鲜明、条理清晰的表达。

四、运用奖励机制,充分激发学生的展示欲望

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都有展示其不同个性的一面。教师就要扣住学生的这种心理本源,正确诱导他们回归课堂来做健康积极的展示;每周评选“先进之星”、“辩论之星”等积极分子,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事实上,教师送给的一句箴言或对联都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这些措施不仅褒扬了学生的展示热情,而且能引导课堂讨论持续、活泼的开展下去。

五、讨论冷场时,教师要做好“牵线搭桥”的角色

对陷入僵局的问题旁敲侧击,或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一个观点、论据,这些措施都能使冷场的气氛加热,让陷入僵局的问题“柳暗花明”。

总之,只要教师有开展课堂讨论的激情,把握好讨论时机,精心设计好讨论的问题和模式,学生的参与热情一定会被充分激发出来,最终使每节讨论课高潮迭起,师生均得丰收。

作者简介:栾海芳,湖北省云梦县梦泽高中教师。

猜你喜欢
杜十娘百宝箱观点
猴爸爸的百宝箱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杜十娘看错了李甲,而你看错了她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下)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漫画版(上)
观点参考
军迷百宝箱
军迷百宝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