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句群分析法指导学生作文

2009-01-27 03:18阳家琼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12期
关键词:分析法作文

【摘 要】笔者认为学生作文常出现思维混乱、言不及意、没有中心的情况,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句群”的概念,其实利用句群分析法来指导作文可以写出优秀的文章。

【关键词】句群 作文 分析法

朱自清先生当年曾感叹道:“多年来批改作业,觉得最大的毛病是思路不清。”现在的学生作文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些学生文章做到“有文采”并不难,但不一定能把一个简单道理讲得条理清楚,常常发现所谓最优秀的作文也往往是思维混乱,没有统一的中心。试举一例:

[例1]①生命的支点是信念,因为信念是心头的强烈渴望。②信念让俄国人民翻身获得胜利,信念是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光辉。③语言大师侯宝林先生儿时家贫,捉襟见肘的处境并没有使他屈服,没钱买书的他为着自己的理想而常奔波在图书馆。④刻苦努力地学习,成就了侯宝林艺术的一生。⑤信念正如光芒般照耀着前方,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信念正如茫茫夜空中的北斗星。”⑥我们正如航海般在未知的海域里,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你会发现彼岸花正悄悄开放。

这是某市统考的满分作文,从句群的角度分析,第③句与第②句衔接不上,且把“信念”改为“理想”,脱离了中心。可以把例子改为“李大钊,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怀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的无限忠诚,临刑时毫无惧色,第一个走上绞刑架,从容就义。”

如今的中学语文课本淡化了语法知识,学生头脑里根本就没有“句群”概念,殊不知句群的问题,不单纯是语法的问题,还涉及到修辞、逻辑乃至写作的问题。

所谓句群,指在语义上有逻辑关系,在语法上有结构关系,在语言流畅中前后衔接连贯的一群句子组合而成的语言表达单位。句群的类型与复句类型大体一致。句群具有向心性、衔接性、层次性、完整性、多句调性等特点。

那么,我们要在什么时候引导学生用句群来指导他们的作文呢?

一、作文自评和互评时

指导学生用句群分析法分析自己和别人的文章,看看哪些地方存在问题。分析时要综合语法、修辞、写作等方面,看看句群是否具有向心性、衔接性、层次性等等。如:

[例2]①有的同学是绝对的“素食”主义者,从不食人间文学烟火,与文章可谓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②可是这同学却是十足的情书狂,送情书如送报纸。其书写就空乏无味,再加上肉麻到快令人作呕,所以大部分都只与垃圾桶有缘。③然此君之志非可小觑,他是越挫越勇,勇往直前。虽说不学无术却乐此不疲,矢志不已。④从前我有个同桌就是此类人。④在我为他损失了两本信纸后,我不肯再借。⑤他却跟我急。⑥为了避免他对我施淫威,我悲痛撕下自己日记本未写的那一半给他,并不忘嘱咐:“滴水穿石,地老天荒。”⑦心里却在诅咒:“早生早灭,无花无果。”⑧此后我再问时,我那一半的日记本已与垃圾桶相伴而逝了。

该文的作文题目是《谈重理轻文》,该句群的中心是想说明“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道理。第①句中的“文章”应改为“文学”,以更好地对应文采。第②句的这同学是指谁?上文没交代,不连贯。应把第④句接到第①句后面。第②句中“其书写就空乏无味”游离“文采”。后面几句,衔接上没问题,但内容主要是叙述该同学的不学无术,死皮赖脸,跟文采无关系。且不说这选材欠典型,从句群的角度分析,这一段是上下脱节,偏离了中心,偏离了全文的论题。

二、鉴赏优秀作文时

指导学生用句群分析法分析该文章句群的类型、组合方式,然后从中探索文章的开头、结尾、主体部分如何写作。我们平时指导学生鉴赏范文时,只讲范文的结构方式、行文技巧,大而空地介绍了许多方法,学生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写。究其原因,还是没有从文章的基本单位——句群落实。

句群的组合方式主要有两种:意合方式,即只依靠意义上的连贯组合在一起,并无任何形式的组合标志;关联方式,是指句群中句子与句子的组合有形式上的标志,如关联词语、关联语句、修辞格等。让我们来分析高考优秀作文的精彩句群:

[例3]①初以为,乡村便是童话的乐园。②它褪去了城市的浮华,洗尽了尘世的繁杂。③它也许是梵高画布上的阿尔,有明镜般纯粹的蓝天,有油彩般绚烂的花海,那金黄的向日葵在阳光的哺育下长出希望的种子;它也许是陶潜诗中的田园,在雾气迷蒙中演绎着仙侣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轻洒,便是悠然游然。(《感受乡村》)

这是作文开头的句群,它属于意合句群。①和②③是解说关系,①和②是递进关系,②③也是解说关系。①是中心句,是整个句群的向心句。第③句中的两个“也许”,照应第①句中的“初以为”,表明“乡村便是童话的乐园”是当初不成熟的感受,为下文张本。三个句子衔接自然。

[例4]①真正的好奇心需要观察。②“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③用心观察,即使最寻常的事物也会化为“神奇”。④在远古时代,先人们仰望星空,探斗转星移的奥秘,品云淡云聚的风采;到现在,我们通过望远镜与另一个星球招手,通过显微镜感知微观宇宙。⑤可以说,没有观察与帮助我们更好观察的工具,好奇心也会闭上心房上的窗,落满灰尘。(《好奇心》)

这是作文主体的句群。①和②③④⑤是解说关系,先总后分,①②③④与⑤是解说关系,先分后总,②和③④是并列关系,③④是解说关系,向心句是①,整个句群层次清楚,说理透彻。

[例5]①人生必然是这样,渐行渐远。②有言曰,少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年看山不是山,看水亦非水;老年看山还是山,看水仍是水。③此言得之。④人生就是从单纯到复杂,又归于平静简单的周而复始。⑤而我们要做的,是享受每一种滋味,感受每一种境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提纯生活之意义。(《人生三境》)

这是作文结尾的句群。①②③④与⑤是解說关系,先分后总,①②③与④是递进关系,①与②③是因果关系,②③是解说关系。①是对上文的总结,⑤是向心句,也是表明全文的中心。

综观以上优秀作文的句群,都是层次清楚,衔接自然,经常这样分析,写作句群就会少犯甚至不犯前后脱节、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答非所问、重复多余的毛病了。

三、训练学生写作时

指导学生运用句群的组合方法写好文章中的重点句群。作文训练的起点的句群是由几个句子组成,可以是一篇文章的基本单位,也可以独立成文。句群训练可以同时训练学生的造句力、连句力、结构力、相似力等基本能力。

训练句群可以在学生写作基础差的时候进行,也可以在备考时与训练写整篇文章交错进行,也可以在课后经常练习。

训练句群要与审题,运用素材结合起来,要与训练如何写作文开头句群、如何写作文主体句群、如何写作文结尾句群结合起来。

比如以“和”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先要审题,才好确定句群的中心句,要运用素材,句群才能拓展。例如下面的两组句群:

[例6]和,是乍暖三春里的一声问候,亲切悦人;和,是严寒腊八的一个炭火,温暖感人;和,是包纳百川的大海的宽容;和,是壁立千仞的高山的伟岸。

以和为贵,因和而爱,由和而合,和是兴家之本,是旺国之基。因为历史的和鸣,才有今日的美好。

[例7]“乌台诗案”将苏轼推到痛苦的顶峰,但他却淡然处之,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在缺月桂疏桐之夜,看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如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他不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扬动,只愿“沧海济余生”。苏轼在出世入世之间寻求到一丝平衡,他以一种“和”的心态去面对,笑谈人生,在与社会、自然的和好相处之中,他探寻到其中的美,找到生命的价值。

稍加分析不难看出,例6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来组合句群,句意具体明确,例7运用解说关系,先展开叙述,最后突出向心句。两组句群写得都很成功。

★作者简介:阳家琼,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崇雅中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分析法作文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得分比较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得分比较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投资性住房选择模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投资性住房选择模型
滴定分析法
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糖尿病相关二肽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