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作文的“快”与“慢”

2009-01-27 03:18储秀梅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12期
关键词:作文课写作水平写作文

【摘 要】笔者针对传统作文教学中“速战速决”的作风,提出应因时而异、因题而乐、因人而异三种办法合理运用作文教学,灵活处理作文课上的“快”和“慢”,从而取得作文教学的全面丰收。

【关键词】“快” “慢” 作文教学

传统作文教学,一般是在两堂课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作文任务;或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允许再整理一下,过后再交卷,这两者之间关系如何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课题,值得仔细研究,认真推敲。前一种教法,可以培养学生“速战速决”的作风,树立在单位时间内求速度、求质量的观念,这对学生现在学习和将来工作都有好处,但是多年的实践证明,它也有很多弊病。归纳一下,有以下四个方面:

1.九十分钟写一篇文章,学生从构思到成文,很难想得那么周到,考虑不周,自然是写不好。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在要求学生认真写作文的同时,在体裁、内容方面都要让他们得到锻炼,那么一学期下来,学生对文章体裁和内容的写法,就会有比较深入的体会。例如:散文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是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内心有了别样的心境,使得写出来的文字既优美又感染人。对文章的体裁,我们可得到这样的体会:记叙文要牢牢把握它的三要素:人物、地点和故事情节;议论文要掌握论点、论据和论证三方面,要想写好一篇议论文,就必须拿出论点,且进行认真地分析和推敲,做到以理服人。

2.一篇文章打成底稿,不加修改或略加修改,就不假思索抄到文本上,往往会存在很多毛病。从古至今,很多文人墨客的作品都是经过无数次的修改而著成,比如贾岛的那句“僧推月下门”,“推”和“敲”让作者思考了很久。古代有很多名句传诵至今,跟这些诗人不耻下问、互相推敲,彼此推心置腹的交流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教师在教育学生写作文时,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写,要用心去写,这样作品才会有价值。

3.如果教师所命的文题和所要求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距离,又让他们立刻构思并形成文章,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困难。所以,每次作文课上教师要给學生一定酝酿、思考、反复修改的机会。

4.教师每次作文都不做具体要求,让学生慌忙交卷,往往会产生欲速则不达的结果。笔者认为写作文之前,教师应对学生作文做具体要求,并予以必要的提示,不强调当堂交齐作文本,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机会,这期间教师再给予适当指导,这样教学效果比当堂交作文要好得多。因为好的文章大都是改出来的。但是,笔者用这种方法教学一段时间后,又出现了一些弊病,它给个别学生拖交作业开了“绿灯”。

综上所述,作文课上的“快”和“慢”的作文方法各有利弊,因此在具体的实施中,就不能单一行事,只有灵活运用,做到因时而异、因题而乐、因人而异三种办法运用,这样才能扬长避短。

因时而异,就是在考试受时间限制的情况下,要求写作“快”,这是由作文性质所决定的,努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时间观念,以适应考场的需要。

因题而异,一般讲来,记叙文体只需简单的叙述故事,浅易的议论文体要求“快”,应让学生养成一挥而就的好习惯,而时效短评,由于论点难以掌握,可以让学生“慢”点。

因人而异,就是说平时作文基础好的学生要求“快”一些,允许写作上有困难的学生“慢”一点。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充分利用范文作思维训练,放手让学生提出异议。教材中课文是经过专家精选的范文,通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运用横向、纵向、逆向多角度的思维方式,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伸展开去,从而形成思维的飞跃,产生思想的升华,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十分有利的。

综上所述,“快”与“慢”两种作文方法应灵活运用,做到扬其长避其短,争取在作文教学上取得全面丰收。

★作者简介:储秀梅,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作文课写作水平写作文
写作文的烦恼
满腹狐疑
小丁写作文
展示成果 激发写作欲望 提高写作水平
《我爱写作文》的魅力值
写作,也许成了生活
写作文等
作文课
Thc Composition Class作文课
Pocket 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