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评改学案

2009-01-27 03:18徐文明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12期
关键词:水雷司马迁百合

【教学目标】

1.材料作文如何立意。

2.议论文如何正确运用好事例。

【教学重点】

如何正确运用事例。

【课前写作文】

一个偏僻的山谷里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它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办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来。”

我们赞美这株百合,因为它要以开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但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能开出艳丽的生命之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之旅呢?请以“证明自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学生习作

老师批改后,课堂讲评。

【展示学案】

一、材料作文的立意

[师]以下收集的是学生作文中的立意情况,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请同学们交流一下。

【多媒体演示】

1.用自身努力和别人的帮助来证明自己。

2.乐观坚持铸就成功。

3.把握自己,找好自己的坐标,发挥潜能来证明自己。

4.相信自己,完善自己,永不放弃,才能证明自己。

5.选准目标,坚持不懈,证明自己。

6.努力拼搏是人生灿烂的必要条件。

7.自信坚强是证明自己的法宝。

8.坚定目标做自己就是怒放生命的基本条件。

9.没有花朵的草坪依然有一片绿意,少了小草的花朵却分外乏味和寂寞,做一片默默无闻的绿叶吧,带给他人美丽,留给自己快乐。

10.证明自己,自己证明。

11.学会证明自己。

(学生交流。)

[参考答案]材料中没有出现“别人的帮助”、“乐观”、“努力拼搏”之类的意思,因此,1、2和6的立意不对,把这三个观点返回到原材料一验证就知道了;9的立意也不对,因为材料是从“百合”的角度说的,不是从“小草”角度来立意;10和11的立意也不对,只是就“证明自己”这个话题换了一个说法而已,应该在“证明自己”的前或后加上一定的具体内容,使之化虚为实,化大为小,而3、4、5、7、8的立意是正确的,把这几个观点返回到原材料一验证就知道了。

[师]针对这一材料作文我们应如何进行立意?

(学生交流。)

[参考答案]

1.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心里”、“内心”、“念头”、“百合”、“证明自己”、“开花”等。

2.化大为小,化虚为实。

3.立好意后,把观点返回到原材料中加以验证,以确保观点符合原材料的内容。

二、议论文如何正确运用实例

[师]看下面这则材料在选择事例上有什么问题?交流一下。

【多媒体演示】

快乐的证明自己,给自己一份坚持。小泽征尔是日本著名的音乐指挥家,一次他到国外参加音乐大赛,他最后一个登场,演奏十分顺利地进行着,忽然小泽征尔看到乐谱上有一段不和谐的曲子,他试着指挥,但终于停下了,问裁判席上的人是否弄错了。裁判冷眼相待,告诉他继续演奏,这是权威的乐谱!小泽征尔又试着指挥,最终又停下来,坚决地说乐谱搞错了。这时,裁判都站起来热烈地鼓掌,小泽征尔获得了大奖。面对权威,小泽征尔没有放弃自己的主张,而是选择了坚持。最终他赢得了裁判的肯定,获得了成功,证明了自己。

[参考答案]这则材料的观点与事例脱节,最终他赢得了裁判的肯定是因为他的自信,而不仅是坚持,面对权威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他才最终赢得了裁判的肯定。

[师]再看一则材料与观点相统一的片段:

【多媒体演示】

众所周知的霍金,身体高位截瘫,甚至除了大脑还在思考外,身体其他部位就如同虚设了。但他凭借着超强的毅力完成了《时间简史》。一个人的心中若有了梦想,有了期望,那他便有了无穷的动力;若有了目标,那他便有了前进的方向。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价值,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武断地否定自己的价值。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只有坚守信念,你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师]分析一下这一段文字是如何做到材料与观点相统一的。(学生交流,各抒己见。)

[师]除了材料与观点相统一外,我们在用材料证明观点时还要注意什么呢?(学生交流。)

[参考答案]事例要新颖,事例与议论要结合。

【多媒体演示】

在二战期间,一艘美国驱逐舰停泊在某国的港湾,那天晚上万里无云,明月高照,一片宁静。一名士兵例行巡视全舰,突然停步,他看见一个乌黑的大东西在不远的水上漂浮着,他惊骇的看清那是一枚触发水雷,灾难即将来临。军官立即设想出各种办法。他们该起锚走吗?不行,没有足够时间。发动引擎使舰身和水雷漂离开?不行,因为螺旋桨转动只会使水雷更快地漂向舰身。以枪炮引发水雷?也不行,因为那枚水雷太接近舰艇里面的弹药库。那么该怎么办呢?悲剧似乎是没有办法避免了。突然一名水兵想出了比所有军官所能想出的更好的办法:“把消防水管拿来!”他大声喊道。大家立刻明白这个办法有道理。他们向舰艇和水雷之间的海上喷水,制造一条水流,把水雷带向远方,然后再用炮引炸了水雷。

这位士兵真是了不起,他虽然平凡,却具有在危机下冷静而正确思考的能力。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天赋,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可用创造的潜能来证明自己。

[师]片段在运用例证法上有什么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回答。(学生交流。)

[参考答案]500字左右,篇幅太长,不够精炼。(学生改写练习。)

[参考答案]在二战期间,一艘美国驱逐舰眼看就要遭受水雷的攻击,在别人均无办法的情况下,一名士兵冷静而机智地想出了用消防水管把水雷引走再炸的办法。这位士兵真是了不起,他虽然平凡,却具有在危机下冷静而正确思考的能力。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天赋,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可用创造的潜能来证明自己。

【多媒体演示】

面对命运的不公,我们需要用顽强不屈的精神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证明自身的价值。因为替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司马迁惨受宫刑,被打入大牢,这对于他来说犹如晴天霹雳,是人生的奇耻大辱。一夕之间,亲朋好友都远离了他,环境险恶,天下之大都没有他容身之处。不幸的遭遇,使司马迁的精神受到极大的刺激,他想到了自杀。后来司马迁从孔子、屈原、左丘明等先圣先贤中得到启示,从而决定忍辱负重,最终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史记》。

[师]看一看上面的片段在运用例证法方面有什么问题。(学生互相讨论。)

[參考答案]这一段是观点加例子的论证方式,缺少必要的议论分析,议论分析深刻,议论文才会闪耀着理性的光辉。

【多媒体演示】

生一:做好自己就是怒放生命的基本条件,更是证明自己的最好方法。一代名人时传祥,用粪筐背出一片自己的天。别人异样的眼光会少吗?别人的流言蜚语会少吗?而他却可以做到两耳不闻,用朴实的双手为人民服务;在最差的环境中,用他醇厚的微笑表明自己的决心——用一生做好自己的工作。

生二:“乐圣”贝多芬一生饱受贫困、耳聋和失恋的痛苦折磨。在那种境地下他甚至连一棵“野草”都不如,更别说是一株百合了。可他仍然坚持不懈努力拼搏为世界创造出卓越的作品。他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斗争走向胜利,他把古典音乐发展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河,在音乐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让自己的生命之花从此绽放永不凋零。可见,坚持不懈的努力是证明自己的最好方法。

生三: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师]以上片段分别用了什么样的议论分析方法?(学生思考。)

[参考答案]分别是先叙后议,夹叙夹议和假设论证。

[师]用上面学生所写文段所反映出来的议论分析方法之一修改材料(三)的文字。(学生写作。)

[参考答案]

1.假设论证:

面对命运的不公,我们需要用顽强不屈的精神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证明自身的价值。如果司马迁屈服命运,志向不够坚定,就会像平庸的人一样受辱而死,《史记》就不会著成,这将对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史来说是多大的损失呀!可是他不屈服于命运,执著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懈努力,最后成就了史学兼文学巨著《史记》。

2.先叙后议,夹叙夹议:

面对命运的不公,我们需要用顽强不屈的精神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证明自身的价值。因为替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司马迁惨受宫刑,这对他来说是人生的奇耻大辱,他想到了自杀。后来司马迁忍辱负重,最终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史记》。司马迁在用自己的笔墨书写自己的精神,他是忍辱奋斗的悲剧英雄。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这些都不是奇迹,而是一个个生命的巅峰与精彩,而司马迁对命运不服输,顽强的拼搏,是他对生命的最精彩的展示。

三、自我反思总结

1.立意要依据材料,抓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化大为小,化虚为实,确定观点后还要把观点带回到原材料中加以验证,进一步确定立意是否符合原材料的内容。

2.选择的事例要能证明自己的观点。事例不能太长,要概括,对事例要有分析议论。

★作者简介:徐文明,山东省泰安市五中学教师,教研组长。

猜你喜欢
水雷司马迁百合
百合:润肺止咳宜炒宜炖
百合,你买对了吗
司马迁还璧不犹豫
吃百合,不得“百合病”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司马迁拒受玉璧
鸭蛋百合汤治慢性咽炎
水雷拦路虎,封锁航道
不可鄙薄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