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语言情感美的作用

2009-01-29 06:07陈光耀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7期
关键词:美的阅读教学情境

初中语文教材有相当的部分或是流传千古的文学经典,或是紧扣现实生活的文学佳作,文学即人学,文学即情学,这就势必要求教师在完成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以富含情感的语言为手段,达到培养学生情商,增进学生文学素养,最终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良好的教学情境需要饱含情感的语言

教学情境一般指由具体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学情绪环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语言是营造好的教学情境的必要手段。教师应该根据素材的不同选取不同的语言情感表现。或激扬、或低沉、或伤感。

高尔基的《海燕》是体现语言情感美在构建较好教学情境方面重要作用的很好范例。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教师的范读是达成和谐课堂情境的关键节点。教师在范读的时候,首先要把握全文激扬的情感基调;然后在开篇用略显低沉的声调读出沉郁中蕴藏着的骚动情绪;在中间通过或愉悦或嘲讽的语调读出海燕与企鹅、海鸭的鲜明对比;在结尾处用高昂的语气读出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最后一瞬的狂喜。在这样的语言表现的引导之下,学生自然就会投入到课文的情感语境中去。

九年级下册有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在诗中,作者想像用残损的手掌,抚摸着被日本侵略者蹂躏的国土。读这首诗,要随着作者一同去感受,仔细体会诗人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爱与恨、怜与悲、愁苦与希望。语言的情感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相辅相成,关键性的词语轻读、重读、抑扬有度,才能将作者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表现出来。

二、生动的阅读教学环节离不开情感充沛的语言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以文章教学为中心组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教学活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以知识传授为主,因而从方法上习惯于将完整的文本条块分割,分成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方法、字句练习等独立单元。教师感觉索然无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学生只是感受到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碎片,无法感受文本蕴含的情感魅力,不能真正提高阅读能力。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师忽略了情感丰沛的语言在阅读教学环节的功能和效用。

试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父亲为“我”买橘子的一段为例。大多阅读教案侧重对父亲的语言、体态、动作等方面的解读,这并没有错。但如能结合富有表情的朗读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笔者以为在学习这一段时,要想把父子之间的深爱表现出来,掌握朗读的语速和停顿至为关键。如在“我”看着父亲翻阅铁道时的一连串动作就应该用稍快、紧迫的语速去读,这样能表现出“我”对父亲的担心之情。在“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和“我再向外看时”两句之间应该有较长时间的停顿。因为这时的“我”完全沉浸在对父亲的深深地愧疚之中。同时可以想见“我”当时潸然泪下但又强作平静的矛盾窘迫之态。当然这只是一个小例子,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利用语言的情感特质增进教学效果的情况是不胜枚举的。

三、语文审美的培养也要借助情感丰富的语言

作为工具性较强的语文学科来说,基础知识的传授固然是主要内容,但是语文学科还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中一个主要的表现就是它还承载着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的任务。引导学生去学会发现美、欣赏美,锻炼审美技巧,提高审美素养。语文美育的实现首先需要很多富含美感的素材,即教材编选的课文,但同时语文教师情感丰富的教学语言也是语文美育目标实现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除了上面所举诗歌、散文等文学性较强的素材以外,教师还要善于发掘各类文体的美的质素,并通过语言传达给学生。以说明文为例,在学习《苏州园林》的时候,教师在说明讲解的同时,还要注意将一些渗透在说明文字中的美感发掘出来,比如对苏州园林美轮美奂的建筑技巧的惊叹之情,进而对古代的园林建筑家们的赞美之意,从而表达出对民族建筑奇观的自豪感。再如九年级下册选入了儒家代表人物、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的《孟子两章》是古代的论说文,文中多次出现的排比长句论据、论点使得论证严密、无懈可击,但同时教师在诵读这些排句的时候还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行文方式产生的气势之美,进一步领略孟子那种借助此种句式表达内在浩然正气的风神之美。

最后,有必要谈谈实现教学语言的情感美对语文教师提出哪些要求。首先,教师要采用标准规范的普通话教学,这是最浅层次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点在农村中学却并非人人做到,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使用方言教学更加方便。其次是要求老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既要严格按照新大纲要求,又要有自主创新意识,充分发挥语文学科教学的开放性,将语言的情感美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最后,教师自身的美学修养是教学语言情感美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如果自己是一个不善于发现美、欣赏美、表达美的人,要求他能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富含情感的语言是无从谈起的。

印度伟大诗人和作家泰戈尔说过:“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但愿我们的语文老师也能用情感美的语言,用“水”的载歌载舞,使我们的学生都能成为臻于完美的“鹅卵石”。

(陈光耀安徽省明光市张八岭中学239400)

猜你喜欢
美的阅读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好美的雾
护患情境会话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