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教学应有点儿现代意识

2009-01-29 06:07李立军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7期
关键词:愚公古诗文笔者

用“博大精深”来形容我国浩瀚的古代文学一点儿也不为过,而选入义务教育阶段中学语文教材的古诗文多为短小精悍的经典篇章,从思想内容、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都为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常识、积累文言知识、接受美好道德情感的熏陶提供了优秀的范例。但是,古诗文毕竟与现代社会有着一定的时间差距,怎样让学生学起来更有趣、更有益,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用点儿现代的眼光来看待古诗文中的问题,渗透点儿现代意识,于教于学都产生了一些有益的帮助。

一、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现代意识能激发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趣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部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其实这里的阅读也完全应包括对古诗文的阅读。有教师正确的引导,用适当的形式渗透点儿现代意识,不但能改变古诗文课堂教学教师讲解分析、学生朗读背诵等单调、枯燥的教学状况,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而且能极大地调动学生阅读古诗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两首诗歌的时候,笔者就启发学生,“假期里最想做什么”,自然有同学回答“旅游”,然后笔者就问“想到哪儿旅游”,接着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农村自古就很好,古代的大诗人孟浩然、陆游就喜欢到农村“旅游”,现代城市人的“乡村游”说不定就是受了古代大诗人的影响。这样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笔者再因势利导让学生品读两首诗歌,从而感悟两首诗歌对优美的田园风光、淳朴的乡村民风及诗人的喜爱赞美之情的描述,感受诗歌的美。有了这样的阅读兴趣,学生自然就能对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理解更深一些。最后,笔者引导学生给这两首古代诗歌共同做出一个有现代气息的评价,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这两首诗歌是“欢乐农家游的经典之作”。

结合古诗文的内容,融入点现代气息,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在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里,类似的短文还有很多,如《三峡》《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等,都可以通过让学生发现旅游景点的美,或让学生为旅游景点作宣传等方式,来让学生理解短文内容,从而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二、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现代意识能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感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既是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也应是教师教学要实现的基本目标。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单纯的讲解分析很难为学生理解、体验课文内容营造良好的氛围,而那些思想性强的古诗文,适当地联系社会实际,尤其是能做到古为今用,对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感会大有帮助。

在讲授新课标语文社版九年级上册课文《〈论语〉十则》的时候,笔者就启发学生:如果用现代的标准来衡量本文的内容,你能发现这些内容对我们提高道德修养、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哪些帮助。同学们纷纷找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八荣八耻”“公民道德建设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等内容来对照课文分别解读,经过集思广益并作修订,最后全班同学对《〈论语〉十则》的课文做出了很有新意的解读,大家一致认为做一个有道德修养、品格高尚的当代青年,必须具备的素质是:诚实守信的品质、谦虚好学的态度、严于律己的作风、刚毅果敢的气质、安贫乐道的境界、言行一致的品格、胸怀宽广的气度、切合实际的眼光、执著专一的精神、健康广泛的情趣。在对照阅读中,同学们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美好道德情感的熏陶。

在古诗文教学中能适当地联系社会现实,就好比是跨越时空引导学生与古圣先贤倾心交谈,实现心与心交流、情与情碰撞,在交流与碰撞中接受思想的沐浴、精神的洗礼,从而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并为之感化,达到较高的精神境界。

三、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现代意识能启发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古诗文作为中华古文化的载体,有着无比丰富的思想内涵。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充分挖掘作品中的思想美,引导学生接受传统思想的精华,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对学生的成长、做人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受时代、阶级等因素的局限,这些古诗文中所蕴含的思想也有和现代文明社会不和谐的音符,我们在教古诗文的时候,也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积极汲取古代文化的精华。

在学习《愚公移山》这篇古代名篇之后,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着愚公的“智”和“愚”进行正反辩论,下面是部分发言:

正方认为:愚公虽是“年且九十”的老翁,却没有消沉,反而主动向两座大山挑战,这是一种藐视困难的气魄。其二,愚公认为“山不加增”,“子子孙孙无穷匮” ,说明他能以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其三,愚公将自己的移山主张通过“聚室而谋”变成家人的团体意志,说明他有民主作风,并相信团结就是力量。其四,愚公不顾自己年老体衰,亲“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后人,感染邻人,说明他能以身作则……

反方认为:毛泽东曾说,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愚公虽藐视困难,却没有找到解决困难的良好办法而一味蛮干。其二,愚公想人定胜天,和大自然搏斗是不可取的。人应当顺应大自然。其三,愚公移山的队伍,人数少之又少,挖掘工具简单原始,只是徒耗精力,难有成效。其四,愚公只知苦干,不会巧干,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解决“出入之迂”的问题……

最后,笔者总结说,老师的个人之见是:《愚公移山》反映的是一种排除万难的坚毅精神。联系现实,我们也可以说,苦干实干是一种态度,巧干是一种方法。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就需要良好的态度加方法。

类似的学习讨论在很多篇古诗文教学中都可以运用,通过融合现代意识的讨论、辩论让学生对古诗文的内容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

当然,古诗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还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常识,积累文言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诵读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而所谓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现代意识也不是什么高深的教学理论,在我们平常的教学实践中都在身体力行地运用着,只是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不图轰轰烈烈的形式,而更注重点实际,把它当作古诗文教学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一环。

(李立军 河南省淮阳县齐老二中466743)

猜你喜欢
愚公古诗文笔者
现代愚公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谁更应当“愚公”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