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计练习,培养多种能力

2009-01-29 06:07龙莲明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7期
关键词:创造性角度事物

现代教学论认为,练习设计应具有发展智力的价值,应有利于学生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不同凡响的创见,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因此,练习的设计者在着眼于双基训练的同时,还要根据课本提供的显性材料和隐性材料,设计一些能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练习,一方面引导学生加深和拓宽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创造思维能力。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精心地设计出新颖、独创、能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兴趣的题目来。

一、设计多角度性练习,培养多向思维能力

我们知道,多向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能发散出众多新颖、独特的信息来,并得出新的理解、假说和结论。因此,多角度性练习设计的关键是能诱导学生多思路、多方面、多层次、多结果地去思考问题,寻求多种正确的答案。如对一个词语,从多种语法功能去造句,对一句话从不同角度作不同层次的理解,对一个人物作不同角度的评价,对一篇文章作不同层面的赏析,提供具有多向思维价值的材料让学生练习作文等。为了训练学生的拟题能力,笔者教完《背影》这篇文章后,设计了一道练习题,让学生从以下几个不同角度为文章再拟几个标题,A.从时间的角度;B.从人物的角度;C.从事件的角度;D.从事件的意义、价值的角度;E.从象征、比喻的角度;F.从其它角度。这种练习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广阔性,但在设计时一定要向学生提示思维发散的轴心,避免无的放矢,二要作发散思维思路的提示,帮助学生在增加发散量的同时,提高发散的质。

二、设计类比性练习,培养侧向思维能力

类比性练习设计,应着眼于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把思考的触角伸向与之相近、相关的事物或领域,使学生在受到启发时,产生新的发现。如学习《记一辆纺车》第五段时,设计这样一个课后练习题:课文写纺线也是一种很有兴趣的生活。纺线是如此,那么请你想想学习和读书是否也是这样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题为《学习的苦和乐》或《读书乐》的短文。这种颇具启发性的练习,能引导学生把学习与课文中描述的纺线联系起来进行类比思考,从而发掘出学习中种种似乎不被人注意的乐趣,笔下的题材也一下从平凡变得神奇起来。再如要求学生写出10个以花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精神品质的短语或短句,也是引导学生从甲事物与乙事物的类似点中展开联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类比性练习能训练思维的倾向辐射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三、设计扩展性练习,培养创造想象能力

这里的扩展性练习,主要是要求学生在深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中人物的潜台词、未再现的人物外貌或性格形象、文字“空白”中的意境或生活情境以及略写情节和潜在未来情节,进行富于创造性而合理的想象,或口说,或笔绘。如创造性复述、词语生发化扩写、短语具体扩写等。教完《皇帝的新装》后,笔者要求学生续写一个结尾,想象皇帝赤身裸体举行游行庆典,回到皇宫后会怎么做?同时,说真话的小孩的命运又会是怎样的呢?这些练习题既是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延伸和拓展,更是对作品主题深层次的挖掘;同时,也很好地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这种不囿于现成描述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是创造性思维中很重要的成分。

四、设计择优性练习,培养聚合思维能力

多向思维是为了尽可能多地爆发出智慧的火花,而要真正获得创造性火花,还须来一番聚合,考虑某一问题该怎么解决,解决的最优程序或途径是什么,这便是聚合思维。根据聚合思维过程的特点,择优性练习设计应着眼于选项的可比性和答案的优劣性。如要求“学生跳出课文的原框架”,进行多种结构顺序、写作方法的择优,对文章多种题型形式的择优,结合语境对某个词语或句子含义的择优,对某个问题理解的择优,对某个文言词或句子翻译的择优等。设计这类练习的关键是答案的难辨性和可选择性的统一,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激情和才能。

五、设计概括性练习,培养统摄思维能力

概括性练习设计的目的,务必在于启发学生形成对某种知识或某个事物普遍本质的整体性的认识,对其内在规律的探求,以及对阅读材料、观察材料的整理,形成新的概念和系统。如对课文段意和中心思想的概括,对人物性格的概括,对课文写作特点的概括,对某种修辞手法和标点符号的作用、词的语法功能及其使用规律的概括,用纲要法整理课文结构等等。例如,“以”是一个常用的文言虚词,在复习时,我们不妨要求学生把初中课文中出现“以”字的文言句子全部整理在一起作出注释,然后再引导他们从这些“以”的所有解释和用法中归结出几种使用规律,并鼓励学生做出新的发现。这类练习能训练学生的统摄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深刻度。

(龙莲明 深圳外国语学校分校518112)

猜你喜欢
创造性角度事物
神奇的角度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奇妙事物用心看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