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职校口语教学

2009-01-29 06:07黄而光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7期
关键词:职校表达能力普通话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而口语作为当今社会交流的最基本、最便捷的工具,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们知道:职业教育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有专业技术的实用型人才。在现今社会,自谋职业、双向择业、独立创业已成为当代就业的大趋势。但中职校的毕业生学历不高,在就业中面临严峻的考验。所以,为了保证中职校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有过人之处,能更好地适应就业需求,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增加砝码,作为中职校的语文教师应加强和提高认识,在授课中加强口语方面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和口语交际能力。

现在很多学校,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都不注重口语教学,语文课依然只注重基础知识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老一套教学内容,没有口语教学的一方天地。有的学校即使有口语课,但却把它当作教学的附庸、课堂的点缀,从来没有认真顾及和重视。口语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可有可无的一项内容。正因为缺少口语教学,再加上中职校学生大都是高中升学淘汰下来的学生,普遍存在不爱学习的特点,这就导致职校学生的口语特别的差。所以很有必要加强中职校学生的口语教学。

中职校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具体表现为:不少学生不善于表达,陈述事实时结结巴巴,表达不清晰、流畅,甚至用夹杂不少方言的普通话。还有的学生在与人交流时未语脸先红,不知如何应对;需要申辩、表达时却大汗淋漓或是羞羞答答的,即使说出来,也是语无伦次。这固然有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但绝不能否认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忽视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长此以往,必将给职校毕业生在择业、求职等方面带来极大的困难,即使学生书面考试成绩不错,但到了用人单位,一般的工作还可以担任,可交际性工作则难以胜任,对自身的长期发展实在是不利。

那么如何扭转职校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尴尬的局面呢?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觉得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变漠视口语教学的观念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受到“言多必失”“敏于事,慎于言”“敏于行,讷于言”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和束缚,对口语表达常持漠视甚至轻视的态度。加上许多教师在潜意识里避而远之,视“能说会道”为“油嘴滑舌”,他们极力倡导学生多听少说,多记少说,多想少说,这样,学生就在无形中丧失了许多口语实践的机会。另外,现在的教育虽强调素质教育,但几乎100%的都仍在搞应试教育,当然就把与考试关系不大的口语教学给晾在一边了,这也导致学生在口语交际表达能力方面缺少必要的实践机会,能力差就在所难免了。所以,从事语文教育、教学的老师,一方面应加强对教学大纲的学习,重视并加强口语的教学,另一方面应迅速转变这种漠视的观念。

二、让学生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中职校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中学,虽然在教育教学中也大力提倡讲普通话,但来自四面八方,学习成绩良莠不齐的学生,在学校里仍是以方言交流为主,或用夹杂方言的普通话,更有甚者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也用方言。这种以方言为主流的语言习惯如何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呢?所以仍应努力加强和提倡说普通话这方面的宣传,让学生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以利于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营造和谐、轻松的口语交际环境

1.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认识并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个性特长、思维与说话方式,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同时,教师还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可以作为一个听众、朋友而不是一个威严的法官,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课堂中要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进行口语交际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

2.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如果一个学生在说时,其他学生冷眼旁观、窃窃私语、嘲笑甚至进行人身攻击,那么有几个学生能顺利、轻松地完成口语交际,可能连最后的一丝勇气都要消失。所以要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

四、加强口语教学的几种途径

教师应深入钻研探索,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口语表达训练的技巧方法。从少到多,从简到繁,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口语训练的要求,达到有效提高中职校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以下略谈几种比较实用的口语训练教学方法。

首先,选择恰当的话题。

一位教育家说过:“天底下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影响人,就是抓到他们的需要,并且知道怎样去获得。”从心理学角度看,满足需要是人的行动的目的,也是乐于采取行动的兴趣之源。就口语能力训练而言,就是要使学生不再是为了完成任务,不再是为了做给老师看而被动地去学习,而是要把它作为一种培养学生能力的实际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基于此,在口语教学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话题是极其重要的,这个环节将直接影响到训练的效果。

话题的选择应本着这样的原则——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沟通的愿望和“一吐为快”的冲动。生活中许多方面的内容都可作为话题,归纳起来,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1.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业余生活中选取。这些方面的交际能满足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需要,学生往往有很多话可说,愿意交流。

2.从社会热点问题中选取。这些内容为大家所关注,街头巷议较多,学生也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以此为话题,定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交流、讨论的热情。

话题的选择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但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发展的需要,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否则就会影响学生交际的积极性和热情,不利于学生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水平的提高。

其次,精心创设交际情境。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会因之而变得高涨起来。这样,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学习的动力就会增加或持续,他们就会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中,去做进一步的体验。

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情境:一张倒下的椅子,看到的同学立刻去把它扶起来。这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接近生活的情境,并通过看表演将他们引入情境,为参加口语交际做好了内容上和情绪上的准备。学生看完了表演后,教师直接利用这个情境,让学生进入口语交际活动,分别让学生针对活动中的角色的做法进行赞美。

第三,提供多渠道实践机会。

可以多开展一些语文综合性活动,例如:辩论赛,演讲活动,就职应聘模拟,话剧小品表演等。以课前五分钟演讲为例,教师可对演讲的相关知识事先作些介绍;演讲的同学在上课前写好演讲稿,内容不限;演讲时要求尽量脱稿。演讲时要注意态势语,尽量做到自然,符合演讲内容。演讲结束,再由一二同学对其演讲进行评价。五分钟演讲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为正式上课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口语交际再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一个人如果听别人说话而不能快速作出反应,就难以很好地与别人交流,势必会在现代生活中处处碰壁。可见,在中职校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占山.职校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7,(8).

[2]廉刚.语文不能忽视“说”的教学[J].西北职教,2008,(8).

[3]彭久英.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J].素质教育论坛,2007,(1).

[4]任守宝.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中国教育创新,2008,(6).

[5]唐启英.口语交际课需要现场感[J].实践新课程,2008,(2).

(黄而光 福建省福清市职业技术学校350301)

猜你喜欢
职校表达能力普通话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我的职校我的梦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17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为职校设立“职业体验日”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