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2009-01-29 06:07邹国飞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7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美的语文

无论是教育方针,还是新课标都强调“美”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这里所说的“美”即“美育”,审美教育。美育着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开启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美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具有独特的内容和魅力,它的作用毋庸置疑。语文教学是生活教育,是审美教育,我们应教会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品味生活中的美,以及创造生活应有的美。语文教材和资源都是很好的美育载体,语文教师应凭借语文学科的独有特点,有意识地进行美育渗透。但由于种种原因,中职语文教育呈现出纯工具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语文教育的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功能即加强人文教育,塑造人的灵魂的功能却被忽略。文学作品教学也深深打上功利性的烙印。很多教师完全不顾学生实际,或用作题方式解读文学作品,或因循可怕的文学阐释习惯等等……本应活泼生动、有血有肉、充满灵气的文学课堂,被弄得死气沉沉、枯燥无味,造成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严重流失,严重伤害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笔者认为,这样的教法应彻底摒弃,代之以引导个体通过审美体验去拥抱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具体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教师应成为学生感受和鉴赏文学美的引导者

“文艺是依据美的法则而创造的。”一切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审美的结晶。纵观教材中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精彩的文面无不闪烁着熠熠生辉的美点,生动的形象无不透出斑斓的色彩,蕴涵美的意境折射出时代的灵光。但是作品的美点的存在方式和价值取向各有不同,或藏或露,或明或暗,或刚或柔,教师若能从文学作品的基本特质出发扣住具体文章的表述要素,析出融于作品中的美的个性、美的品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意象、美的造型,并定格这些美在文中的不同位置和独特作用,析出其与全篇美学形象的具体联系,无疑可以一箭多雕。著名美学家蒋孔阳说:“教会学生发现美,是艺术教育,对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十分有意义。”文学作品的优雅之美因其柔媚、和谐、安静和秀雅而怡人性情,崇高之美因其粗犷、激荡、刚健和雄伟而撼人心魄,而平凡之美却因其质朴、素淡而常为人所忽略。中职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他们对于知识的认识力、理解力、消化力要明显薄弱一些,针对这样特殊的学生,教学中我们应引领学生于细微之处发现平凡之美,从表象中发现本质之美。这就离不开对语言的品味、对意境的感受。

(一)品味语言美

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现行中职语文课本中选入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家名作,这些作品对于语言的选择加工极其慎重,精妙的语言极富魅力,给人以多方位的美感。鲁迅《阿Q正传》的语言活泼、生动、风趣,无论叙事还是抒情,语言既朴素清淡,又凝练深刻,以形传神,形神兼备。如课文节选中十分形象地刻画出阿Q特有的神态,特有的语言,特殊的生活经验、教养和心理,入木三分地表现出阿Q的复仇心理和精神胜利。而《雷雨》的语言又是多么的洗练、简洁,剧中的潜台词,极具表现力。《荷塘月色》的语言文字可以表现多种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摄影美……

(二)感受意境美

意境指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作者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而融合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优秀文学作品所营造的艺术境界比实际生活更美,更富于情韵,能使读者产生一种超然笔墨之外的联想和感受,使精神得到愉悦和陶冶。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意境恢弘,气势磅礴,充满进取精神和坚定的信念,毛泽东用他博大的胸怀、赞赏的目光,感叹着“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感叹着“万类霜天竞自由”。他以主人翁的精神居高临下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以他伟大的人格魅力,使全诗充满一种慷慨激昂的情绪。《再别康桥》中诗人徐志摩将自己多年对母校的感情,浓缩在凝练的诗句中,溶化到一些富有个性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间。由于诗人巧妙地把气氛、感情、形象三者融合为一,因而创造了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境界。在诗人眼里,那河畔夕阳中的柳条被镀上了一层富丽而又妩媚的金色,在微风里轻轻摇摆,婀娜多姿的影子倒映水中,仿佛一位美艳绝伦的新嫁娘,这新娘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心中荡漾。在诗人眼里,那柳荫下波光潋滟的清泉,沉淀着诗人像彩虹一样绚丽迷人的梦……

当然,美本身就是万象纷呈的,在中职语文课本中的体现也千姿百态。学生往往因为缺少生活,发现不了作品艺术之美,又因不能学以致用发现不了生活之美。这就要求教师灵活引导,把生活之水引入课堂,把课堂拓展到生活,求得课堂和生活的互补,学生的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

当我们引导学生发现和捕捉到美点后,接下来就该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扣住美点,以文学语言为载体,通过激趣、品读、感知、联想、顿悟,切实把握美的个性特征,进而神聚化合,将作品中完美的形象再现于眼前,使学生在经历语言训练、思维训练的同时,受到美学形象的感染与熏陶,正如刘勰所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舒卷风云之色。”这样,才能重现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传虚成实,使那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形象鲜活起来,更为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这里审美想象力越丰富,学生对审美对象的认识与把握就越具体,对审美对象的再造就越真实。正是由于这种再造社会具象的积累,才丰盈了学生的知识仓库,这种积累越多,学生审美想象力的基础就越厚实。

对文学作品来说,想象是理解的翅膀。首先,要着眼整体,把握全局,通过阅读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和基调,想象散文所描绘的图画,感受回荡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吟唱,体味蕴涵其中的作者的情感涌动。如茅盾的《风景谈》中描绘了六幅景色优美的风景画,要让学生通过想象来欣赏,在自己的脑海中一一展现这六幅图画。当然不能只是鼓励学生分别理解欣赏所描绘的六幅画面,还要引导学生将六幅画的内容联系起来思考,看看它们是如何围绕中心展开并逐步深入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六幅风格各异的风景画,从沙漠写到溪流,从清晨写到傍晚,从晴天写到下雨,初看这六幅画写得很随意,但仔细品味却可以发现它们不是孤立的、散乱的,各个画面的内容是紧密相连的。文章的题目是“风景谈”,所以文章每一幅画都落笔于绘景,作者的真正目的又不是写景,因而文章又处处着眼于写人,人的活动始终是风景的主宰。对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的赞美这一中心,像一根红线贯穿六幅画面的始终,将文章的各部分内容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次,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展开丰富的联想。这种想象不是天马行空胡思乱想,而是在原作基础上的再创作。真正的文学作品总是常读常新,给阅读者带来发现的喜悦。因为作者在创造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为了典型地反映客观事物和追求社会效益,往往采用文约事丰的创作方法,作品文本只提供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中留有空白,我们要将我们的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让他们携情入文,因情悟文,把作品的不确定性和空白处按照自己的个性解读并组织起来,以独创性和丰富性来彻底改变文学教育中的简单化现象,那么文学教育必将充满创新的智慧和创新的乐趣。如教学莫泊桑小说《项链》,文章的结尾是:佛来思节夫人感动极了,抓住玛蒂尔德的双手,说:“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文章到此戛然而止了。令人惊叹,引人深思,真是回味无穷。怎么可能呢?玛蒂尔德十年含辛茹苦,才还清了一笔“风流债”,竟是为了一挂假钻石项链?学完本课后,教师可让学生续写结尾,在原作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采用多种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我们进行文学作品教学的同时,还要训练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用语音语调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感情;用不同的停顿方式和重读方式来表现作品的内容与情感。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个性化的朗读等,感受和体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丰富内容,把握表达感情的基调。教师要找到最佳的训练朗读方式,要善于营造朗读的气氛,引导学生渐入佳境。通过激情朗读,让学生感受文学之美,吸取文学素养。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笔者就先放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朗诵的《荷塘月色》录音带,在教师适当的点拨后,引导学生在优美的配乐中轻声朗诵,特别是第四至第六段的精彩段落,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欣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和月色的幽美。这里的夜、月、树林、小路、荷叶与荷花,都抹上了一层迷离和神秘的色彩,仔细品味,学生会随作者一起沉入一个理想的冰清玉洁的世界。到了这样的境界,便能让学生体会课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高超技巧,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又能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受到美的熏陶。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笔者仍是采用诵读法,让学生一遍一遍地朗读,从各种角度,一遍一遍地体会,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诗人对母校的挚爱深情,把这种深情融进了悄然离别时沿康河所见的景象和自己的想象中:夕阳金柳、波光艳影、青荇柔波、潭映彩虹……母校在诗人心目中是那样的辉煌秀美,诗中饱含着诗人对母校的虔诚恭敬、无限珍爱无限依恋之情。这些朗读方法的引入,既增加了课文的文化氛围与知识含量,又省去了教师很多的讲解、示范的时间,以很大的牵引力引导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人说,人生的潇洒与惬意,人生那种彻底的享受,是文学和文化才能给予的。笔者认为朗读则是这种享受所达到的极致。

总之,文学作品教学应像润物的春雨,像夏夜的清风,才能使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美质,转化为清洌的甘泉,去滋润荒芜的心田,荡涤污浊的心灵,陶冶品性,引发创造,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着美,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包含的美感,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用美育去点燃学生心灵美的火花。

参考文献:

[1]张锋.浅谈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02).

[2]胡红梅.浅谈新课标下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J].现代语文,2006,(11).

[3]施晓燕.浅谈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J].现代语文,2006,(02).

[4]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5]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7]袁行霈.历代名篇赏析集成[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邹国飞福建福州跨洋中等职业学校350009)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美的语文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好美的雾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