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姆斯基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赏析

2009-02-01 07:32许莹莹
活力 2009年12期
关键词:民族性

许莹莹

[摘 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19世纪民族主义音乐家的杰出代表,音乐以俄罗斯民歌为基础,又汲取东方民族音调;既有鲜明的俄罗斯民族特征又散发着浓郁的异国风情。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从中可以透视作曲家的创作特征。

[关键词]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舍赫拉查达;民族性

一、作者的创作道路和主要成就

尼古拉·安德列耶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908)出生于俄罗斯诺夫戈罗德省季赫文市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音乐方面显示了极高的才华。年青时的海上经历开阔了他的视野,为他后来的音乐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灵感。后来在“强力集团”首领和创始人巴拉基列夫的倡导和指引下参加了这个旨在发展俄罗斯民族音乐的五人小组。

里姆斯基一生共创作了15部歌剧、三部交响曲及其他声乐、管弦乐曲和器乐小品等等。

二、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的题材来源

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是里姆斯基阅读阿拉伯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后所获得的印象而创作的,因此又名《一千零一夜》或《天方夜谭》交响组曲。乐曲表达了作曲家读后的幻想。

《一千零一夜》故事梗概为:苏丹王沙赫里亚尔生性残暴,他认为女人是不忠的,他每天娶一位妻子,次日便把她处死。聪明美丽的少女舍赫拉查达自愿嫁给国王为妻,每晚给国王讲述一段有趣的故事,苏丹王为了听故事,不忍心杀害她,这样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最后终于感化了苏丹王,使他放弃了残暴的誓言。

里姆斯基选择《一千零一夜》中的个别情景为题材于1888创作了四乐章、具有叙事诗性质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

三、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各乐章音乐分析

第一乐章:大海与辛巴得的船(无展开部的奏鸣曲式),这一乐章描绘了航海探险家辛巴得与狂风巨浪搏斗的情景。

乐曲开始处是一个有两个主导动机组成的引子。一个是残暴的苏丹王主题,威严而深沉,展现了苏丹王这个暴君严酷无情的形象;另一个是聪明的舍赫拉查达主题,优美而流畅,由小提琴诗意般的奏出,刻画了舍赫拉查达在滔滔不绝的讲述迷人的故事。引子以后,乐章进入了快板部分。首先呈现的是呈示部的主部主题,由残暴的苏丹王主题衍化而来,由小提琴和木管乐器奏出,表现了大海波涛汹涌的场面。随后的副部主题由两个旋律构成。第一旋律是木管乐器奏出的均匀的四分音符和弦形式,第二旋律来源于舍赫拉查达主题,由小提琴奏出,然后逐渐扩展成为整个乐队更加宽广的音乐齐奏,象征着大海波涛汹涌的气势。两个主题分别呈示以后,经过短小的过渡连接,在E大调上统一再现。再现时主部主题与呈示部时不同的是,由平静的面貌变成剧烈、狂暴的形象。副部主题再现时,音乐却出现了平静、舒缓的意境,仿佛经历了狂风暴雨后辛巴得的小船扬帆而去。

第二乐章:卡连德王子的故事(复三部曲式),卡连德是阿拉伯游方僧的称号,作者没有叙述卡连德的历险经历,而是概括性的表现他们共同的命运和处境。

乐章开始处由小提琴独奏出舍赫拉查达的引子主题,接下来是这个主题的三次变奏,在多次变奏中力度由弱到强、音区由低到高、速度由慢到快、织体由简到繁。 三次变奏之后进入了插部性质的中部,由低音弦乐器和大管乐器奏出威严的曲调,进入了奇异奥妙的境界。贯穿这一段落的号角之音,制造了这一段落的紧张气氛,音乐短促有力,似乎在描写卡连德的惊险遭遇。第三部分仍然是变奏曲,包含了其他三个变奏,再现了卡连德王子叙述的主题。仿佛聆听了舍赫拉查达讲述卡连德王子的惊险遭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第三乐章:青年王子与公主(无展开部的奏鸣曲式),这是一个抒情的慢板乐章,勾画了年轻王子与公主的美丽形象。用优美动人的音乐展现了一幅甜美的爱情画面。

这一乐章有两个主题。乐章开始处的小提琴奏出了代表王子的主部主题,随后这个优美的主题由高音弦乐器转向木管乐器和大提琴,由G大调转到D大调上反复一次。王子的主题气息宽广,富于歌唱性。接下来是以主部主题材料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连接部。副部主题代表的是公主的形象,由单簧管首先奏出,在舞蹈节奏的衬托下显得轻巧而欢快,塑造了轻盈妩媚,载歌载舞的少女形象。这一乐章也是省略了展开部的奏鸣曲式,和第一乐章不同的是,这一乐章的两个主题不是互相对比的,虽然性格各异却是相互呼应,相辅相成,象征着王子和公主经历了爱情的考验,终于结合在一起。

第四乐章:巴格达的节日和撞毁在青铜骑士礁石上的航船(回旋奏鸣曲式),因为是交响曲的最后一个乐章,作曲家把前三个乐章所出现的主题材料汇总在这一乐章当中,为整部作品作了概括和总结。

开始是一段引子,由舍赫拉查达主题和苏丹王主题交替而成,随后进入充满活力的舞曲风格主部主题,展示了巴格达节日的欢腾场面。随后的连接部由第二乐章插部的号角之音和卡连德王子的主题材料构成。接下来的副部主题是第三乐章中公主主题的材料。它运用变奏的原则进行发展,非常优美地出现了两次,以节日喧闹的主题再次出现结束了呈示部。在本乐章的展开部中卡连德王子的主题和节日的主题互相交替出现,各种主题材料交替汇合,在人们面前拉开狂欢节的序幕。乐章的再现部出现了节日欢乐的主题,情绪变得更加热烈,当音乐发展到高潮时却突然出现了暂停。随即再现了汹涌的大海主题,表现辛巴得的船触礁沉没在茫茫的大海中。在进入到尾声时,再次出现舍赫拉查达优美的主题和变得温和的苏丹王主题,象征着这个残暴的国王终于被舍赫拉查达的故事所感化,放弃了残酷的誓言。最后音乐在独奏小提琴缓慢的余音和木管乐器微弱的和弦声中结束。

四、《舍赫拉查达》交响组曲的特点

这部交响曲并不是用音乐去表现原著的具体情节,而是用音乐的情绪和气氛去感染听众,使人产生种种与原著相关的联想,带有浓郁的传奇性色彩。组曲的四个乐章采用了原著当中个别的片段性的画面情景为标题,用苏丹王主题和舍赫拉查达主题将各个乐章联系在一起。有着动人的抒情性、热烈的舞蹈性和强烈的戏剧性。

笔者通过对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这位俄罗斯管弦乐巨匠的代表作品《舍赫拉查达》的分析与研究,旨在能为音乐学习者和音乐爱好者们对交响音乐的鉴赏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夏默. 交响音乐赏析[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2]胡军驰. 交响曲艺术史[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编辑/刘佳)

猜你喜欢
民族性
现代审美观下侗族舞蹈民族性的传承和发展
探析民族性在国产动画电影中的多元化表达
《黑塔利亚》影评
浅析民族性文化元素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中国油画的绘画特征
浅谈日本浮世绘及其体现的民族性
民族性不是票房毒药
狗年说“狗”
论传统雕塑的民族性
论城市雕塑语言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