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用预设的分类

2009-02-09 02:29王跃平
关键词:非典型预设话语

王跃平

(徐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浅谈语用预设的分类

王跃平

(徐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语用预设的分类研究,在国内是个薄弱环节,成果甚少。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对语用预设作出不同的分类:根据其是否与实际相符,可分为真实语用预设与虚假语用预设;根据其在认知过程中的地位不同,可分为典型语用预设和非典型语用预设;根据话语“恰当性条件”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命题内容条件语用预设、预备性条件语用预设和真诚性条件语用预设;根据发话人对所构预设的确定情况不同,可分为确定性语用预设和不确定性语用预设;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句子语用预设和语篇语用预设;根据交际角色不同,可分为发话人语用预设和受话人语用预设。对语用预设的分类,是预设理论自身建设的需要。对语用预设作出多视角的分类,不仅有助于明确这一概念的外延,而且有助于明确其内涵,有助于深化对预设本质特征的认识。

语用预设;分类;多视角研究

语言学家对预设问题的研究不同于哲学家,他们从一开始就认为预设归根到底是语用的,并把它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外延极其广泛的概念。认为,它涉及语言、交际者、语境这三大要素,涉及语言世界、心理世界、文化世界、物理世界这四大世界,涉及这些要素、世界之间的诸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么一个庞大而繁杂的开放的系统,令许多语言学家望而却步*有的学者认为,“纯属句外的语用先设……很难做系统的研究”。参见参考文献[1]。[1]。惟其如此,可以这么说,迄今为止,关于语用预设的研究成果不是很多,有关语用预设分类的文献资料非常少。就笔者的视野,对语用预设分类问题有所涉猎的前贤、时贤屈指可数。

在进入本文主题之前,先来看看在他们的文献中是怎样说的。

黄华新教授是较早涉足预设研究的学者之一。他基于“预设都是语用的”、“预设就是交际双方都可理解、都可接受的那种背景知识”的认识,曾把语用预设分为事实预设和理论预设两种。他说:“事实预设是指交际者在语言交流过程中预先肯定或承认的是某种事实情形,它的表现形式则是一个或一组表征个别的具体事实的经验命题。”“理论预设是指交际者在语言交流过程中预先肯定或承认的是某种理论背景,它的具体形式则是一个或一组概括普遍性或必然性的一般的理论命题(或公式)。”[2]黄华新的分类是建立在坚实的哲学基础上的,在逻辑上可谓无懈可击,不足在于分类过于简单,没有把问题引向深入。陈新仁博士是较早关注预设之于言语交际运用的学者之一。虽然他没有关于语用预设种类的专论,但他曾经把广告用语中的语用预设作过分类,即事实预设、信念预设、状态预设和行为预设四种[3]。不过,对此四类预设,他只满足于举例,而没有进行严格定义;而且从其对语例的分析上看,显然存在逻辑上不能自洽的问题,即“子概念交叉”问题。魏在江博士对预设的研究有着持久的热情,他参考了陈新仁的成果,再结合自己的思考,把语用预设分六类,即事实预设、信念预设、状态预设、行为预设、文化预设和双关预设[4]。遗憾的是,他也没有给出相关定义;而且,从举例上看,这个分类同样是经不起逻辑法则的检验的。此外,关注预设分类问题的还有刘森林博士。他参照了何兆熊先生的语境构成理论和高彦梅的语用研究视角,把语用预设分为言内预设和言外预设两大类,并把言内预设又细分为指称预设、关系预设、人际预设、信息预设等[5]237。可惜的是,刘博士语焉不详,既没有一一加以界定,又没有给出语例。

基于上述情况,本文试图在汲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语用预设给出自己的分类系统。

笔者认为,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对语用预设作出不同的分类。

一、真实语用预设与虚假语用预设

根据其是否与实际相符之标准,语用预设分为真实语用预设与虚假语用预设。与实际情况相符的语用预设叫“真实语用预设”;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语用预设叫“虚假语用预设”。

(一)虚假语用预设

根据发话人是否故意*是否故意,涉及说话人的心理世界,而他人的心理世界是难以把握的。因此,在交际实践中,要确切地识别是否故意,往往是困难的。但是,实践上识别的困难并不影响我们作出理论上的分析。,虚假语用预设又可分为非故意虚假预设和故意虚假预设。

1.非故意虚假预设

非故意虚假预设,也叫“无意虚假预设”,是指发话人(包括写者和说者。下同)自以为真而设置为真,但实际上为假的虚假语用预设。例如:

(1)甲、乙是好朋友,彼此真诚相见,互相关照。一次,甲听别人说乙结婚了。几天后,甲见到了乙。

甲:你这个家伙真不够意思,结婚也不跟哥们打个招呼!

乙:我结婚了?我怎么不知道自己跟谁结的婚!

——事实上,乙确实没有结婚。

在这里,甲言的语用预设之一是“乙结婚了”。对此,甲信以为真而设置为真,但实际上为假。又如:

(2)甲:我觉得中文网络引擎“搜狐”办得好。

乙:你说的是哪种型号的?

其中,甲言的语用预设之一是“乙知道‘网络引擎’的所指”。对此,甲信以为真而设置为真,但从乙言中可以看到此预设显然为假。

2.故意虚假预设

故意虚假预设,也叫“有意虚假预设”,是指发话人自以为假而设置为真,且实际上假的虚假语用预设。例如:

(3)男青年小高与女同事小钱平时关系不错,他们事实上均未交异性朋友,小高对小钱颇有好感。一天早晨,他们在厂门口相遇。

小高:我们交个朋友,好吗?今晚请你去艺术宫看马戏。

小钱:真不好意思!我男朋友的父亲病了,今晚我们要一起去看望。

在这里,小钱之言的隐涵意义是“我不愿做你的女朋友”,其语用预设之一是“我已经有男朋友了”。此预设小钱自以为假且事实上为假,但她却故意设置为真。

注意:我们所谓的“自以为假”,还包括自以为其真假难以确定或自以为其真的证据不足的情况。例如,陈茜(女)刚从大学毕业,在某中学任教,住在张英(女)家楼上。张在市图书馆工作,想把陈介绍给自己的外甥做朋友。一天,张见陈与一男青年一同走进张办公室对面的借阅中心。张吃不准那男青年是不是陈的男朋友,但又不便直问。几天后,张在楼梯口遇陈,便对陈说:

(4)“上周四,我看见你与你的男朋友去我们那儿借书了。”

张的这句话中有一个预设,即“那个与你一起去我们那儿借书的男青年是你的男朋友”。这个预设就是一个说话人(张英)自以为真假难以确定或自以为其真的证据不足的预设。

另外,还必须指出,下面两种情况不可称为“虚假语用预设”。

第一种情况:某个话语中的某个语用预设,发话人自以为真并且实际也真,但与受话人(包括读者和听者。下同)实际所理解的“语用预设”(或称“受话人对话语预设的假设”、“受话人所解预设”)不一致。例如:

(5)语境:小王是老张家的女婿,最近当上了村里的拖拉机司机。

老张妻:我家的几分地麦子熟了,是不是让小王来割?

老 张:他是村里的拖拉机司机。

老张妻:那么,你给他打个电话,就让他明天过来。

老 张:你怎么不明白的呢?农忙时的拖拉机手有几个能顾得上自己家的?

——事实上,农忙时村里的拖拉机司机都顾不上自己的家。

在这里,老张的话语“他是村里的拖拉机司机”的隐涵意义是“不能让小王割麦子”,其语用预设之一是“村里的拖拉机司机在农忙时都顾不上自己家”。虽然老张自以为这一预设为真而设其为真,且实际上也真,但老张妻所实际理解的预设则是“村里的拖拉机司机在农忙时能顾得上自己家”。——所以,她才说“你给他打个电话,就让他明天过来”。这种与受话人所解预设不一致的语用预设不属于虚假语用预设。

第二种情况:某个话语中的某个语用预设,虽然客观上必有真假,但人们(包括交际双方)都无从检验其真假,以致交际双方在认定其真假问题上有分歧,即发话人认定为真而设置为真,但受话人却认定为假。例如:

(6)甲:吕后这个淫妇,她掌权后杀了许多忠臣。

乙:吕后是淫妇吗?她后来的出轨行为完全是刘邦的荒淫无耻所逼的。

在这里,甲言的语用预设之一是“吕后是淫妇”,但此预设的真假存在着意见分歧:——它被乙言(“吕后是淫妇吗?”)断然否定了。这种在其真假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的语用预设不应该归诸虚假语用预设。

虚假语用预设是一种富于生命力和独特魅力的交际手段,它的设置是发话人睿智的火花,是一种高超的会话技巧、策略,可以收到特殊的交际效果。

设置虚假语用预设,在多数情况下会损害受话人利益。

(二)真实语用预设

根据发话人相关信念的有无,真实语用预设又可分为信念真实语用预设和非信念真实语用预设。

1.信念真实语用预设

信念真实语用预设,是指自以为(或相信)真而设置为真,并且实际上确实为真的真实语用预设。例如:

(7)语境:中央台每晚的新闻联播均在19:00开始,时间是30分钟。

甲:几点了?

乙:今晚的新闻联播刚刚开始。

甲:噢,我该走了。

这里,乙言“今晚的新闻联播刚刚开始”的隐涵意义是“现在是19:00了”,其语用预设之一是“甲知道新闻联播开始的时间是19:00”。此预设乙自以为真而设置为真,且实际上确实为真。又如:

(8)听到声音,一位看书的顾客拿着几本书出来,在背静的地方,他同乘客作了下面的对话:

“梁掌柜!那批货物看好了没有?”

“我从外表粗粗看了一遍,不赖。”

“可以成交吗?”

“我看行!”

“运货的时间和地点还变不变?”

“我看都不要变啦!”(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其中,“那批货物看好了没有”、“运货的时间和地点还变不变”两句话分别预设“你(梁掌柜)是知道‘那批货物’的所指的”、“ 你(梁掌柜)是知道‘运货的时间和地点’的所指的”。 这两个预设,发话人(看书的顾客)自以为真而设置为真,且实际上确实为真(这一点从受话人梁掌柜的答语中可以得到证实)。

言语交际实践中,话语的真实语用预设大多属于信念真实语用预设。

2.非信念真实语用预设

非信念真实语用预设,是指自以为(或相信)假而设置为真且事实上也真的真实语用预设。例如:

(9)语境:文革时期,苏北农村文盲很多,青年人中有不少不认识交通地图的。一次,生于苏北农村的小青年黄某去上海,他走出轮船码头后就转向了。这时,他看见一个退休老工人,便走上前去问路。

黄 某:喂!去闸北怎么走?

老工人:喂谁的?那边地摊上有地图卖,买一张看看不就得了吗!

黄某自知问路失礼,不便再开口,就干脆买了一张上海交通地图,并以此为向导找到了要去的地方。

在这里,老工人的目的是要教训教训这个不懂礼貌的乡下青年,其言有这样一个隐涵意义,即:“我不告诉你该怎么走”;其语用预设之一是“你是舍得花钱买地图的;你是能够读懂地图的”。但出乎老工人意料的是,他的这个预设居然为真(他原先认为它为假),因为黄某事实上买了地图,并且也识地图。

应该指出,从论理学的视角看,非信念真实语用预设也可归入虚假语用预设的范畴。

二、典型语用预设与非典型语用预设

根据其在认知过程中的地位不同,语用预设可分为典型语用预设和非典型语用预设。

1.典型语用预设

根据彭有明博士的研究,许多语用预设也属于原型化范畴,“表现为一定的原型结构”[6]。所谓“典型语用预设”,就是作为原型的语用预设,它是原型化范畴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成员。例如:

(10a)妻子:李莹会打字吗?

丈夫:她现在在党办做秘书。

妻子:那么,这份材料我们就请她打吧?

丈夫:可以。

“现在在党办做秘书”的人,就是一个原型化范畴。就打字能力这一属性而言,其中有些成员(称“A类成员”)会打字并且打得快,有些成员(称“B类成员”)会打字但打得慢,有些成员(称“C类成员”)不会打字。一般地说,A类成员最具有代表性,属于该原型化范畴中的典型成员;B类成员、C类成员属于该原型范畴中的非典型成员。显然,上例的第一个话轮中,丈夫在说出“她现在在党办做秘书”之时,有一个语用预设,即“现在在党办做秘书的人会打字,并且打得快”。这个预设就是典型语用预设,因为它反映的是上述A类成员的属性。

2.非典型语用预设

所谓“非典型语用预设”,就是作为原型结构的语用预设,它(们)是原型化范畴中不具有代表性的非典型成员。例如:

(10b)妻子:李莹会打字吗?

丈夫:她现在在党办做秘书。

妻子:那么,这份材料我们就请她打吧?

丈夫:你怎么没听清我的意思?现在的党办秘书有几个会打字的?

通过上下文,我们看到:上例第一话轮中,丈夫在说出“她现在在党办做秘书”之时,有这么一个语用预设,即“现在在党办做秘书的人大多不会打字”。这个预设就是非典型语用预设*这里所谓的“典型”、“非典型”是就大多数人共认情况而言的,不是就个人的认识而言的。丈夫的认识中显然是把这个预设视为“典型语用预设”的。而对妻子(和大多数人)的认识而言,这个预设则是一个新信息,属于非典型语用预设。过去,我们说“预设是旧信息”,完全是站在说话人的认知系统方面讲的,“旧信息”是说话人所假定的。我们承认“预设可能是新信息”,则是站在听话人实际拥有的认知系统方面讲的。有的学者,先把说话人的目的、意图定义为“预设”,然后举了相应的语例,说“预设也可以是新信息”。他们所谓的“含有新信息的预设”,其实不属于预设,而属于隐涵。,因为它反映的是上述C类成员的属性。

在言语交际实践中,人们常常会面临典型语用预设和非典型语用预设的选择问题。一般而言,无论是发话人构建话语的语用预设还是受话人理解话语的语用预设,他们都会首先选择典型语用预设。因为,认知科学告诉我们,人们对原型范畴的构建和理解都是从其典型成员开始的。

例(10a)和例(10b)中,妻子在第二个话轮中之所以主张“这份材料请她(李莹)打”,就是因为她把丈夫的话语(“她现在在党办做秘书”)的语用预设理解为“现在在党办做秘书的人会打字,并且打得快”。而在例(10b)中,丈夫为什么要选用“现在在党办做秘书的人大多不会打字”这个在一般人看来属于非典型语用预设做预设呢?这与他个人的经历、经验密切相关,其独特的经历、经验会使他在“现在在党办做秘书的人”这一范畴的范畴化过程中误把非典型成员视为典型成员了。也就是说,在他的认知系统中,“不会打字”是党办秘书的典型属性,“会打字且打得快”则是党办秘书的非典型属性。

三、命题内容条件语用预设、预备性条件语用预设和真诚性条件语用预设

语用预设就是“通过一句话来有效地实施某一言外行为所必须满足的条件”[7]。根据话语“恰当性条件”的性质不同,可把语用预设分为命题内容条件语用预设、预备性条件语用预设和真诚性条件语用预设三种。

发话人相信自己的话语中含有一个可作用于实施某个特定言语行为的命题,这就是“命题内容条件语用预设”。发话人认为,他通过话语所实施的某个特定言语行为是合理的、必要的,从而他为这种合理性、必要性假定了一些理由,这些理由就是“预备性条件语用预设”。发话人相信自己在实施某个特定言语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是真诚的,这就是“真诚性条件语用预设”。例如:

(11)甲:天下雨啦!

乙:今年收成可完蛋了。(徐家祯)

这里,乙通过话语(“今年收成可完蛋了。”)实施了这样一个言语行为,即:断定并感叹今年庄稼将会歉收。例(11)中,乙有这么一些语用预设:A.乙认定已存在久雨不停的情况。B.乙相信或假定甲知道已存在久雨不停的情况。C.乙相信久雨不停可导致庄稼歉收。D.乙相信或假定在未被告知“今年要歉收”之信息前,甲未必知道今年要歉收。E.乙相信甲能听懂话语“今年收成可完蛋了”。F.乙相信自己在实施感叹和断定言语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是真诚的。G.乙相信话语“今年收成可完蛋了”是包含了一个可作用于实施感叹和断定言语行为命题(即“今年要歉收”)的。上述预设中的A、B、C、D、E都属于预备性条件语用预设;F属于真诚性条件语用预设。G属于命题内容条件语用预设。又如:

(12)织女对牛郎说:“我答应嫁给你。”

例(12)中织女所说话语中,命题内容条件语用预设是:织女认为自己的话中含有一个命题(即“织女嫁给牛郎”)。预备性条件语用预设是:(A)织女相信牛郎也是操汉语的,牛郎具有理解话语“我答应嫁给你”的能力;(B)织女相信牛郎愿意织女明确表达其未来的嫁他行为;(C)织女相信牛郎愿意织女执行嫁他行为;(D)织女相信牛郎希望执行嫁他的行为;(E)织女假定之前自己与牛郎双方对是否执行嫁娶行为都不清楚;(F)织女相信说出“我答应嫁给你”这句话就承担了自己嫁牛郎的责任。真诚性条件语用预设是:织女相信自己在实施允诺言语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是真诚的。

四、确定性语用预设和不确定性语用预设

根据发话人对所构预设的确定情况不同,语用预设分为确定性语用预设和不确定性语用预设。

对预设命题P来说,P的真、假发话人是能够确定的*注意:发话人能够确定预设命题P真,并不等于P实际上真;能够确定P假,并不等于P实际上假。, P就是确定性语用预设;反之,就是不确定性语用预设。例如:

(13)甲:谁能打开此门?

乙:张三有钥匙。

(14)玛丽在使用“柔中柔”洗发液之前,就没有人向她打过口哨。(广告语)

(15)妻子当着孩子面对丈夫说:“给小孩买点吃的,但不买T-a-n-g(糖)。”

(16)甲:桌子上的巧克力哪去啦?

乙:刚才有几个小男孩来过,——不过,现在的小孩不一定喜欢吃糖。

例(13)中的乙所讲的话有两个预设,即“(A)甲知道谁有此门的钥匙,谁就能打开它;(B)甲知道此门是用锁锁着的。”例(14)中有一个预设,即“消费者知道男人打口哨是表示对女子的赞美”。例(15)中妻子的话有一个预设,即“丈夫能听懂T-a-n-g的汉语拼音所指,而孩子则不能听懂”。以上三例中的所有语用预设都属于确定性语用预设——准确地说,属于确定为真的预设。

例(16)中乙言的隐涵是“桌子上的巧克力有可能是但不一定是被来过的那几个小男孩吃掉的”。其前半句的语用预设是“小男孩一般喜欢吃糖”,但乙言的后半句又在质疑该预设,这一预设也属于不确定性语用预设。

注意,下面例(17)中乙言的预设“讲座所在的教室里空位多,一般意味着讲得不好”,应该属于确定性语用预设。因为,乙言的后半句只是一个断言,即“昨天的那个讲座讲得不错”,它虽然与此预设相矛盾,但绝不意味着乙对自己话语的预设的否定或意味着对自己话语的预设的不确定。

(17)甲:昨天的那个讲座怎么样?

乙:虽然大教室里空位不少,但我认为讲得不错。

此外,语用预设,根据其来源不同,还可分为句子语用预设和语篇语用预设;根据交际角色不同,还可分为发话人语用预设和受话人语用预设。句子语用预设,就是来源于句子层面的语用预设。语篇语用预设,就是来源于语篇层面的语用预设,“可以看成是任何类型的语篇内部的语义连贯、整体形式适当、交际目的的实现得体的背景假设或者背景信念”[5]235。发话人语用预设,即“所设预设”,就是发话人在说出话语之时所实际设置(无论与客观实际相符与否)的语用预设。受话人语用预设,即“受话人所解预设”,就是受话人从对方话语中所推出的、实际所理解或认定的语用预设。如,上文“非典型语用预设”的例(10)中,丈夫所言“她现在在党办做秘书”,其发话人预设就是“现在在党办做秘书的人大多不会打字”,其受话人预设就是“现在在党办做秘书的会打字,并且打得快”。

对语用预设的分类,是预设理论自身建设的需要。对语用预设作出多视角的分类,不仅有助于明确这一概念的外延,而且有助于明确其内涵,有助于深化对预设本质特征的认识。

[1] 徐烈炯.语义学[M].语文出版社,1995年版:181.

[2] 黄华新.论预设的特征和种类[J].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3).

[3] 陈新仁.广告用语中的语用预设[J].修辞学习,1999(1).

[4] 魏在江.预设研究的多维思考[J].外语教育,2002(2).

[5] 刘森林.语用策略[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 彭有明.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语用预设.[J].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6).

[7] Fillmore,C.Verbs of Judging.In Fillmore,C.Langendoen,T.(eds.) Studies in Linguistic Semantics[M].New York :Holt,Rinehart, Winston,1971:276.

ClassificationsofPragmaticPresupposition

WANG Yue-ping

(School of Chinese Studies,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China)

With few achievements and low levels, the researches on classifications of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are weak domestically.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s of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can be made in accordance with different standards. For example, the actual or the sham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s are class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whether they conform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typical or the non-typical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s are classified with its status in the cognitive process. The proposition condition pragmatic presapposition, preparation condition pragmatic presapposition and sincere condition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ature of “appropriate condition” of the sentences. Definite or the indefinite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s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communicators’ certainty of presupposition. Different sources and origins will lead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sentence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and text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and the communication roles to the speaker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and the listener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It is the very need of self developing to make multi-angle classifications to the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which is not only helpful to be clear about the extension 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but also helpful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classifications;multi-angle research

2009 - 09 - 16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06JSDYY002)

王跃平,男,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H030

A

1009-105X(2009)04-0129-06

猜你喜欢
非典型预设话语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试论预设语言-言语表征
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非典型纤维黄瘤一例
我国退休法律制度的预设前提及其反思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