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道德认知影响的过程分析

2009-02-12 08:47刘保卫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期
关键词:学生教育网络化构建

刘保卫

摘要 网络化新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对网络化前提下青少年道德认知过程的变化分析,构建网络化前提下青少年教育新模式。通过对青少年上网前对网络的认识、网上的行为表现、上网后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进行的相关分析,发现网络这种虚拟的生存空间,会将青少年在网上的行为表现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关键词 网络化;学生教育;新教育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2-0007-03

1 引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大力提高教育技术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方法,促进与现代教育不相适应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专业教育技术工作者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计算机网络和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类的教育技术由视听技术迅速发展到以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为依托的信息技术。网络不仅仅是信息时代在技术上的一种表现,更是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网络的全球性、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综合性等特点,必将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乃至综合素质等带来全方位的影响。

面对网络化新环境,建立怎样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网络化前提下学生道德认知过程的变化分析,构建网络化前提下学生教育新模式。

2 研究设计

研究思路是以探讨青少年对网络的认识、在网上的行为表现、上网后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以及这3类内容与青少年的道德认知的互动关系,来表明网络对青少年道德认知的影响与青少年不同背景特征的相关程度。通过对比未上网的青少年道德认知指标,进一步反映网络化对青少年道德认知的影响过程。

2.1 研究方法及设计本研究是以群体为分析单位(网络用户和非网络用户),研究地点在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调查对象为青少年,指生理、心理未完全成熟,经济没有独立的中学生(包括初中生和高中生)。主要变量:网络化是自变量,青少年道德认知是因变量。网络化这一变量的具体指标涉及网上信息、上网活动、网上交往群体及网络痴迷等。网络化的测量指标11项,采用打分的方式综合计算,进入回归方程。列出的指标有:1)时间缺少型(总嫌上网时间少而不能满足要求);2)永不满足型(是否需要通过逐次增加上网时间以获得满足感);3)网后挂念型(下网后总是难以忘记上网时所浏览的网页、聊天的内容等);4)影响心情型(停止使用互联网时是否会产生消极情绪体验和不良生理反应);5)耽误学习型(有时候为了上网而影响学习甚至放弃学习和上课);6)限时失败型(经过多次努力减少上网时间,但未成功;每次上网实际所花的时间是否比原定时间要长);7)病态使用型(对家人和朋友隐瞒真实上网时间和费用);8)舒缓疲劳型(上网是休闲娱乐的最好方式);9)网络交往型(和网友交往比和实际同学交往快乐;上网是为了寻找知心朋友和真心恋人;网上交往时感到自我暴露太多);10)难抵诱惑型(是否经常不能抵制上网的诱惑和一旦上网很难下来);11)影响交际型(上网是否对同学关系造成负面的影响)。

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意义的主观反映,是理解、掌握道德规范的重要心理形式。道德认知是道德发展的重要标准。研究中将道德认知操作化为研究对象在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具体测量分4个阶段:1)考察上网青少年对网络环境的认识;2)考察上网青少年在网上行为表现;3)考察青少年上网后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4)同指标考察未上过网的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具体测量指标,如第一阶段,使用测量指标为:网上交流不该使用攻击性语言;不该任意抄袭网络上文章;网上交流不该使用虚假身份;网上充满不真实信息;人人有责任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每个阶段的调查表达内容不同,但调查方式是一致的。回答“同意”定义为1,“不确定”为2,“不同意”为3,用计分的方式处理后,进入回归方程。

抽样方法,考虑到样本的代表性和科学性,初中和高中都分别调查3个年级。具体做法是:首先,从九原地区的教委或教育局获取中学学校的抽样框,然后在每个地区的中学抽样框中随机抽取4所中学(重点中学和非重点中学各2所),共8所中学;其次,在选中的8所中学中,每个中学随机抽取2个年级(初中年级和高中年级各1个),共16个年级;再次,在选中的16个年级中,每个年级抽选3个班级,共48个班级。最后,在选中的48个班级中,每个班级按学号随机抽取14个学生,共672人,即总样本数672人。

2.2 统计分析方法共发放问卷672份,调查48个班的中学生672人。问卷经过编码处理转到SPSS13.0上进行逻辑查错及统计分析。本研究使用的统计模型主要有:Y=β0+β1Xi1+β2Xi2+β3Xi3+…+βkXik。因变量为定距变量(interval measurement)。具体处理是将分析选定的变量一次性引入回归方程。为了凸现网络化对青少年道德认知的影响,首先将纳入回归模型的变量(包括虚拟变量)在模型中进行整体检验。引入变量的前提是所有的Y分布都是正态分布,即,对于所有的Xi(i=1,2,…,n),概率分布p(Yi/Xi)都有着相同的方差σ2;所有的Y分布的值都在一条直线上,即,Yi期望值=α+βXi;随机变量Y在统计上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Y2在统计上和Y1没有联系。

2.3 信度、效度分析本研究选择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来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内容效度主要遵循:1)对问卷中的关键词尽量做到准确的操作定义;2)参考并采用文献中国内外研究者编制的相关问题的成功的测验项目;3)提前对青少年进行访谈、分相关组讨论及多次预调查;4)请教和听取专家的意见。综合以上过程后删除或修改被评定为不好的项目,最后形成“网络化对青少年道德认知的影响”的预调查问卷。经过预调查和再次请教有关专家审阅和评定,以及研究者本人的经验筛选,从而保证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量表形成初期,在预调查检验期间本研究用探索性因素分析,进行降维处理,排除那些负荷量低的变量。在正式量表产生之前再用验证信因素分析确认并调整那些组合不合理及负荷量相对偏低的变量,最后形成有效的正式量表。

3 过程分析

由表1可知,青少年对网络的认识与网上表现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性,青少年对网络认识直接影响其在网上的表现。

由表2可知,网上表现与上网之后在现实生活中表现成显著性相关,青少年在网上的表现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是具有一致性的,青少年学生在网上的表现直接影响上网后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这表明网络是一种虚拟的生存空间,在网上的行为表现会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将网络化对青少年道德认知进行回归分析。自变量为网络化,包括多个测定变量,加入回归方程时对定类、定序变量进行虚拟转化处理。因变量为青少年道德认知,对因变量按照李克特量表计分方法进行汇总,汇总结果直接进入回归方程。首先对回归模型进行整体检验(表3),方差分析结果F=12.97,在P<0.001下回归模型拟合度较好。回归分析的总体检验参见(表4),5个变量共解释青少年道德认知的21.8%,各偏回归系数的t检验也达到显著(其中有一个变量达到P<0.01,3个变量达到P<0.05),说明青少年道德认知受到网络化的影响,网络化与青少年道德认知存在强线性相关,结论显著。同时在综合分析的条件下肯定各自变量的独立作用。

个体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中,经过本调查的相关分析发现(表5),几乎全部的网上表现都与性别、年级及上网时间存在很高的相关度。总之,青少年在网上的表现决不是一种纯粹的心理表现,而是一种社会行为。由此更可以肯定,指导青少年合理利用网络是非常必要的。

4 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青少年上网前对网络的认识、网上的行为表现、上网后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及上网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对其他人产生的影响进行的相关分析发现:青少年对网络的认识直接影响其在网上的表现;在网上的表现直接影响上网后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这些行为与其背景特征密切相关。而且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社会化过程,过程的表现有一致性特征。这表明网络是一种虚拟的生存空间,在网上的行为表现会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这个发现,再关联到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假设,笔者特提出教育过程新理论。

笔者认为,人的教育过程是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中,通过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使人的角色得以成功塑造,网络化环境下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双向建构的动态的实践过程。

人创造了网络,网络也在重塑人,网络与现实是相互作用的,这种作用在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既有整合功能,又有分化功能。这两类因素在社会生活中都是实际存在的,既不可简单否认,又不可把二者对立起来,“社会结构制约着人们的社会实践,而人们又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着社会结构,并且二者是不断的双向循环过程”[1]。

面对新技术下的教育过程变化,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研究、探索、实践新的教育模式。首先必须重视领导、教师、家长和学生教育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还不十分发达的产业时代,如农业时代、工业时代,是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的;但是到了信息时代,这种观念就显得十分不适应。其次,必须创造有利于实施新型教育模式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学校的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环境和条件必须是非常便于教师和学生直接应用的,不能将现代教育技术的设备当作展品和陈设。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进行新型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构建起新型的教育模式。第三,必须在现代教育观念的指导下,研制出高水平的、便于师生使用的教育教学软件,突出对学习过程的优化。第四,必须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帮助教师和学生掌握获得和处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猜你喜欢
学生教育网络化构建
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中师学校学生的人性化管理
浅谈对中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
我国食品安全网络化治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