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风暴背景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2009-02-18 09:11薛启辉
经济师 2009年1期
关键词:金融风暴城市商业银行对策

薛启辉

摘 要:全球金融风暴背景下,作为逐步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银行业,尤其是还在规模经济驱动下发展的城市商业银行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影响。文章分析了在全球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中国实体经济下行的环境下,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上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金融风暴 城市商业银行 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1-082-02

华尔街金融危机引发的市场恐慌,已演变成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这场艾伦·格林斯潘称之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何时见底?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多深?不同机构和专家看法各异。大体有两种:第一种认为金融危机及其影响呈U字型,刚见底,而这个“底”延续的时间可能会较长,比如有可能延续两三年。第二种看法,认为金融危机及其影响还没有见底,一波又一波,正在传导,甚至有继续恶化的可能。本文认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完全见底,现在正处于不断扩大和蔓延中,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影响将逐步显现。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尽管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防范风险的能力相对薄弱,面对这样一场全球性金融风暴,受到挑战不容小视。

一、金融风暴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已经波及到实体经济,尽管到目前为止,中国金融业受到来自华尔街金融风暴的冲击相对有限,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已日趋明显,外贸订单大幅减少,长三角和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不少中小企业倒闭,200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同时结合近期采取的一系列促进内需的措施,种种迹象表明经济寒冬已经到来,2009年会更冷。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实体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尤其是作为城市商业银行主要客户群体的中小企业发展受到影响,必然传导到城市商业银行。

1.不良贷款上升,资产质量下降,盈利受到影响。城市商业银行在成立之初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成为我国经济下行的重灾区,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受到影响。首先,欧美经济体受损严重,中小企业的外贸订单直线下降,外商违约率上升,出现“逃账”、“赖账”现象;同时,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成本攀高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使企业利润大幅缩水,不少中小企业遭遇生存危机,其直接后果是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质量恶化、贷款违约率上涨,坏账、呆账产生。其次,实体经济放缓,央行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利率下降趋势明显,下一阶段城市商业银行盈利压力将会增大。一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放缓的影响日益显现。中国实体经济增速放缓势必影响企业的贷款需求,贷款需求的下降势必造成城市商业利息收入的减少。在当前仍以利息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城市商业银行而言,无疑将产生巨大的盈利压力。二是我国为促进内需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进入降息周期:一方面银行业中长期存贷款利差缩小,减少了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另一方面,存款有定期化的趋势,将增加城市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

2.城市商业银行主要投资方向的潜在风险增大。此次全球金融危机,被看做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升级版”。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房价长期不断走高后突然下跌,导致抵押品价值萎缩,收入不高的按揭人只能选择贷款违约,引起按揭提供方的坏账不断增加,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增加。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商业银行以房地产开发贷款、按揭贷款为主要投资方向,房地产信贷成为第一信贷。由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房地产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银行中。房地产金融信贷余额占银行总信贷比例过高,一旦房地产行业出现波动,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将受到挑战。

3.金融创新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全球著名经济学家David Hale认为,自由放任的金融创新正是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催化剂。通过资产证券化创造丰富的金融衍生产品,其初衷是分散风险、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效率。但是,资产证券化一旦过度,就加长了金融交易的链条,使金融衍生品越变越复杂,金融市场也就变得越来越缺乏透明度,以至于最后蕴含的巨大风险。在创新的旗号下,不少城市商业银行也参与金融创新潮流中,但是,金融创新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创新的同时必须有配套的风险防范管理机制。而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薄弱正是城市商业银行的要害所在。因此,在全球金融风暴持续蔓延的背景下,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相脱节,经济下行阶段各种风险将逐渐暴露,金融风险会随之被急剧放大。当前,城市商业银行表面上虽然未受到强烈的冲击,但是随着实体经济受到影响,居于金融创新而开发的新产品其风险将逐步显现,而风险防范能力尤其是对新产品的风险把控能力较弱的城市商业银行,在严峻的外部宏观经济形势下,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将面临挑战。

二、城市商业银行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实体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加大,城市商业银行应当立足自身特点,灵活应对,在当前我国经济受到影响相对有限的缓冲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

第一,借力国家、当地政策扩大生存发展的空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入侵实体经济,中国正进行强有力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城市商业银行应认真研判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加快业务转型,尤其要重视发展中小企业信贷和零售银行,并提升风险管理和金融服务的水平。当前,国家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很多城市也相继出台了刺激本地经济发展应对危机的计划,城市商业银行应当对国家及当地的重点工程建设和项目进行关注,充分利用自身灵活的决策机制,取得竞争性优势,同时也可以从重点工程项目的上下游企业入手,寻找机会。

第二,调整经营结构、改善资产质量,提高盈利水平,提升资本充足率。首先,增加盈利是城市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基本途径。为增加盈利,城市商业银行要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多渠道运用资金,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不断扩大盈利空间;还要利用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时机,按照国家指引扩大对基建项目和中小企业的融资,实现贷款组合的多元化。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政策的实施及银行利差空间的压缩,银行业有必要寻求差异化定价能力的突破,并逐步拓展中间业务渠道,扩大手续费及佣金等非利息收入的比重,提高盈利水平。其次,提高资产质量是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有效途径。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存在上升的趋势。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应不断提高信贷管理水平,大力清收盘活不良资产,努力改善资产质量,以减小核销或冲减呆账的压力,长远可以直接减低风险资产总额,改善资本充足率。最后,增资扩股和发行次级债,是目前城市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主要方式。城市商业银行应当研究增资扩股的可能性,通过改制和公开上市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和民营资本募集资本金,适时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和民营资本。而对于资产质量较好的或已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是提高资本充足率立竿见影的方法。目前已有不少银行采取发行次级债来补充资本金的方式。

第三,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深化结构调整,推动业务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银行经营的艺术关键在于结构管理的艺术。资产结构、负债结构等结构的合理与否决定了一个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当前,城市商业银行普遍存在资产结构单一、贷款内部结构单一、负债结构单一的现象,并且存贷利差是城市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这样的模式,面对央行连续降息,存贷利差收窄,经济下行的外部环境,城市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将会越来越狭小,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脆弱,很容易因某一行业或某一企业而被套牢,陷于“欲进不能,欲罢不得”的尴尬境地。这给城市商业银行的持续经营和稳定发展留下隐患。因此,在金融风暴对我国银行体系影响相对有限,我国实体经济下行初期,城市商业银行应当主动出击,化危机为契机,利用外部压力进行结构调整,从传统的只注重公司业务转向零售与公司业务并重,摒弃“垒大户”的经营短板,大力发展中小型优质客户,提升核心竞争力。

第四,正确平衡风险与创新的关系。首先,在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或引进、模仿他行金融创新时,须充分认识到金融创新的两面性。大量金融创新产品的出现既有分散风险的功能,也有放大风险的作用。城市商业银行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要严控风险,密切关注金融创新产品在市场上的发展情况。其次,金融创新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在进行金融创新过程中,应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小企业为原则。金融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金融创新时要区别对待,应避免金融创新开发的新产品脱离实体经济,而成为服务于金融业自身的自娱自乐和自我服务。最后,要切实加强对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把握风险回避原则,不符合风险管理条件的金融创新,要从严控制。要建立完善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预防并控制金融创新可能产生的各种损失,并保持充足的资本储备应对风险并能够转移风险。

参考文献:

1.陆树浩.从美国次级债危机看中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J].现代商业,2008(27)

2.周雪平.对当前城市商业银行市场经营环境的探析[J].中国发展,2003(4)

3.许多,蒋正军.多渠道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J].中国金融,2004(4)

4.黄铭慧.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企业的债务危机[J].中国金融,2004(10)

5.金建培,杨雪梅.金融创新发展及其风险防范[J].浙江金融,2008(9)

6.方炜,谭志豪.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8)

(作者单位:泉州市商业银行 福建泉州 362000)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金融风暴城市商业银行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上海船舶行业迎击金融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