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林区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9-02-21 08:49应光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9期
关键词:森林防火存在问题对策

应光辉

摘要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了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护林防火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森林防火;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7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9-0098-02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扑救难度大的灾害性事故,对森林资源安全、林区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建设都有重大影响。为防火减灾,森林防火工作已成为林区重中之重的工作。近年来,森林火灾还时有发生,有时还有较大的火灾发生,这说明森林防火工作还存在不少值得注意的薄弱环节和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使森林防火的工作落到实处,尽最大努力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研究森林防火策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供护林防火工作者参考。

1存在的问题

1.1思想认识不足

一些地方把森林防火仅仅当作一般性的工作安排部署,对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认识不足,对森林防火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存在着侥幸心理、厌战心态和麻痹意识,有“重扑轻防”的思想,森林防火宣传教育、野外火源管理等预防性措施没有落实,预防性研究不够,等到火灾发生时才采取补救措施,工作处于被动状态。稍有阴雨天气,不少同志及林农思想上就放松警惕,放松了对森林火灾的防范。

1.2工作措施不到位

有的地方宣传教育工作不够扎实,宣传面不广,宣传气氛不浓,还有死角。尽管开展了“五个一”进村入户的立体式宣传,也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农村的舆论导向,包括向在校学生发一封信等进行宣传。但是在一些农村,尤其是一些边远地区宣传工作仍然不能做到人人皆知。

1.3监督惩戒措施不够严格

森林防火工作制度不够健全,不成体系,达不到环环相扣、管理有序的标准和目的;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监督、部门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火情响应预案尚未真正落实到位,有些制度还停留在检查应付的表面工作上。

1.4群众对依法用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群众大多世代为农,经济较不发达。对农事活动用火根本没有报批的概念,更不知道野外用火不经过林业部门审批,即为违反野外用火管理的有关规定。农民森林防火意识差,生产用火操作不规范。村民思想麻痹又过于自信,往往为了图省事,将应劈或锄的杂草等堆积焚烧,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就点火,若遇炎热干燥、风力较大的天气,火借风势很容易从火场迅速蔓延到山上,致使森林火灾发生。林区农业用地多在山林边缘,林地周围杂草丛生,枯枝落叶较多,遇有持续高温干燥天气,植被就会变得干燥易燃;火警发生后,村民们对扑火往往意识淡薄,抱着“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

1.5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对森林防火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导致生物防火林带和防火阻隔带建设严重滞后,甚至原有的防火林带和防火阻隔带也由于抚育措施没跟上,杂草丛生,不仅失去防火功能,有的甚至变成引火载体。还导致多数扑火队装备、内业建设滞后,森林防火正规化、机具配置标准化、人员配置科学化达不到标准。

1.6责任制落实及追究制度不到位

森林防火领导负责制在有的地方流于一般性的号召,纸上谈兵,在防火责任上,有空白的现象。对预防工作中的隐患、漏洞以及失职人员的处理失之于宽,整改不够到位,往往事后总结经验教训,但在责任追究时,大都是比较心慈手软,姑息迁就。

1.7扑火队伍建设很薄弱

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措手不及,只能组织毫无经验的当地群众上山扑救,扑救效果差;要不就把机关干部、公务员都聚集在一线,但效果甚微。

2对策

2.1建立适应当前林区的护林防火组织体系

要引导林农群众、国有林场、集体林场、非公有制林场本着自愿、互助、互利的原则,成立各种联防、联保、联控的护林防火协会或组织,自筹资金自行管理,联防护林,从根本上解决护林防火力量单薄、扑火风险高的问题。

2.2建立适应本地实际、疏堵结合的野外火源管理新机制

应逐步转变过去那种动员大批干部上山,死看硬守、全面禁火、严处重罚的管理办法和只抓管理不讲服务的工作方式;研究采取综合手段,对野外生产性用火探索建立新的火源管理机制,做到有堵有疏。在各农事、林事用火高峰期间,可动员乡村和林业干部下乡,抓住森林火险等级较低的时段,主动组织群众有计划、有防范措施地在林缘田埂边烧除杂草等易燃物,从根本上解决部分群众乱点乱烧引发森林火灾的问题,以达到既把火源管好,又能促进农民生产发展的目的。

2.3建立森林火灾扑救新机制

一方面,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探索政府、林农(业主)联动的扑火长效机制,充分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队形式多样化、指挥一体化、管理规范化、装备标准化、训练经常化、用兵科学化的原则,强化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另一方面,积极解决扑火机具的装备、扑火知识的培训、扑火经费的保障等问题,全面提高全省森林消防队伍综合扑火能力、后勤保障能力、安全扑救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一旦有火情,能快速反应,安全扑救,实现“打早、打小、打了”,杜绝人员伤亡事故。

2.4建立以生物防火林带、基层森林消防队伍以及森林火灾预警监测系统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森林防火投入新机制

要制定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并将规划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子项目,明确每一个子项目的目标、建设内容、投资主体和建设措施,以项目带动发展,加快森林防火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森林防火科技化防控手段。同时,要积极探索和建立森林防火多层次、多元化、多主体的社会化投入机制,以及森林火灾有偿防控和扑救模式,规范资金投入渠道和管理制度,保证森林防火工作有正常、稳定的资金来源。林业部门要把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作为森林防火工作关键性的治本措施来抓,加大投入力度,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努力提高森林的自身防范能力。

2.5继续广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增强全社会的森林防火和安全扑火意识

一定要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和管火先管人”的指导思想,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要广泛深入地宣传护林防火的重要意义,宣传森林火灾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宣传公民对森林防火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使“护林防火,人人有责”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张贴防火宣传标语口号,采取群众通俗易懂的方式开展防火宣传,要在林区村庄、主要路口、公路沿线以及旅游景区设置醒目的森林防火宣传警示标牌。要充分利用有线广播、高音喇叭和巡回敲锣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开展防火宣传。经常不断地对村民进行护林防火常识和法律法规教育,并组织人员深入林区各家各户进行广泛宣传,让森林防火常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家喻户晓。要加强在校学生的防火安全教育,要给中小学生上好护林防火宣传教育课,使他们当好森林小卫士和宣传员。还要动员和利用村老人协会力量,组织和开展对老人的宣传教育,真正地扭转老人的旧观念、坏习惯和老思想。特别要做好对弱智人员的看管监护。同时,对一些典型火案的查处情况要及时进行公开报道,起到应有的警示和震慑作用。

2.6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火源管理

目前90%以上森林火灾都是人为用火造成的,发生的森林火灾多数是因烧田埂草、烧杂以及炼山造林等引发的。因此,一定要下大决心管住管好野外火源。要组织力量,加强巡山护林,加大野外违章用火查禁力度。对农村大量的农事生产性用火的管理,要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对确需生产性用火的,要严格执行用火审批制度,并组织专人盯防监控,集中在低火险时段进行。进入高火险天气,要适时发布禁火令,停止一切生产性野外用火。

2.7加强火情监测预报,执行林火报告制度

要加强重点部位的巡护密度,特别要加强对地面瞭望盲区的巡逻,充分发挥瞭望台及护林人员的作用,及时准确地观察、报告火情。要实行24h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一旦发现火情,要立即报告,以免贻误战机。对于人为瞒报、迟报的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2.8早做准备,全力做好森林火灾扑救工作

要切实做到“思想早发动、物资早准备、人员早到位、预案早落实”,扎扎实实做好森林防火的各项准备工作。要建立和完善森林防火安全监管体系,确定森林防火安全标准,定期开展森林防火隐患排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不断提高事前防范水平。各种扑火机具、设备、车辆、物资、通讯等要保护完好,并补足配齐。要搞好扑火队伍的培训和扑火模拟演练,并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扑火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全面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扑火战斗力,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了。要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出现的群众护林扑火积极性较高的新情况,进一步完善森林火灾扑救预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科学组织安排群众上山扑火,严禁组织妇女、儿童或其他老弱病残人员直接参加扑救工作,并建立扑火安全责任制。

2.9实行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

要切实把森林防火的责任落到实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领导责任制。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的落实要逐级签订责任状,把森林防火的责任落实到人,防止出现工作断档,做到真抓实管,敢于碰硬。一旦发生火情,领导要亲赴现场指挥扑救,对因工作疏漏、管理不严、措施不力而发生大的森林火灾,且又不及时有效组织扑救、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严肃追究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要切实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加强领导。采取强有力措施,全面完成综合整治任务。

猜你喜欢
森林防火存在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