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Ⅱ优9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09-02-21 08:49李佳伟刘金波徐福海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9期
关键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李佳伟 刘金波 徐福海

摘要介绍了杂交水稻Ⅱ优96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指导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杂交中籼稻;Ⅱ优96;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9-0193-01

由四川省乐山市农牧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恢复系乐恢96是以云南粳×IR661作母本,以恢复系885-1作父本杂交,后代自交5代选育而成的。以其作父本,以大穗、高异交率的Ⅱ-32A为母本配组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水稻新品种,即为Ⅱ优96。2003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定品,审定编号为川审稻(2003)014。2005年在湖南省认定。目前已出口到东南亚地区。该品种已申请品种保护,公告号为CNA001147E。其具有Ⅱ优的品质、汕优的熟期和冈优的产量,在江苏、安徽、湖北等地试验示范,均表现出产量高、品质优、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瘟性较强等特点。2007~2008年,在江苏省金湖县试验示范,表现出较强的抗倒性和高产性,平均产量8 914.5kg/hm2,高产田块达9 225kg/hm2。

1特征特性

1.1产量高

2000年参加四川省乐山市水稻区试,平均产量8 619 kg/hm2,较对照汕优63增产8.42%,增产极显著。2001年参加四川省中籼迟熟组区试,平均产量8 481.3kg/hm2,较对照汕优63增产5.09%,增产显著;2002年参加四川省中籼迟熟组区试,平均产量8 277.9kg/hm2,较对照汕优63增产4.13%,增产极显著,2年区试平均产量8 345.7kg/hm2,较对照汕优63增产4.45%。2002年参加四川省中籼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875.8kg/hm2,较对照汕优63增产9.5%。在江西、江苏、安徽等地试验示范,产量均在9 000kg/hm2以上。在各水稻主产区示范推广,虽然受到2003年洪涝和后期高温、2005年后期低温多雨等灾害性气候的影响,产量仍然表现突出,是适于大面积推广种植、高产、稳产、优质、高抗的杂交水稻品种。

1.2品质优

该品种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糙米率79.6%、精米率72.4%、整精米率36.0%、粒长5.7mm、长宽比2.1∶1.0、垩白率77.0%、垩白度6.0%、透明度2级、胶稠度66mm、直链淀粉含量29.1%、蛋白质含量7.5%。加工品质与对照汕优63相当,外观和食味品质均优于对照汕优63。

1.3农艺性状优良

该品种在江苏省全生育期143d左右(在四川省全生育期153.6d),比汕优63长1~2d,总叶片数17~18叶、6个生长节、株高111.9cm。苗期叶色浓绿,剑叶直立、挺拔,茎秆粗壮,叶鞘紫色,株型较紧凑,生长繁茂,大穗大粒,分蘖力强,青枝蜡秆,耐肥抗倒,转色正常,后期熟相好。一般有效穗225~270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80.9粒,穗长24.7cm,结实率85%,千粒重26.6g。抗稻瘟病、纹枯病轻。

1.4适应性强

该品种适宜于汕优63、Ⅱ优838种植的区域种植,而且抗稻瘟病。近几年,在安徽、湖北、四川、江苏、江西等省试种,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与丰产性。

2栽培技术

2.1适时播种,适龄移栽

根据当地气候和栽培习惯,适时匀播稀播,培育多蘖壮秧。在江苏,一般于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6月上中旬移栽,秧龄控制在30~35d。大田播种量为15kg/hm2左右。

2.2合理密植,争取多穗

一般株行距为17cm×(23~27)cm,栽22.5~27.0万穴/hm2,每穴1~2粒谷苗,有效穗控制在255~270万穗/hm2以内,以利于通风透光、减少无效分蘖和病虫害发生、提高分蘖成穗率。

2.3合理施肥,强化田间管理

在肥料运筹上,要求施足基肥,早施重施促蘖肥,促早发,施好穗肥,做到促保兼顾。肥水运筹掌握前促、中控、后稳的原则。基肥施碳铵900kg/hm2、过磷酸钙600kg/hm2、氯化钾150kg/hm2或45%复合肥375kg/hm2加碳铵450kg/hm2。移栽后5~6d结合化学除草,早施返青分蘖肥,施尿素120~150kg/hm2。后期看苗补施穗肥,施尿素45kg/hm2、氯化钾75kg/hm2,以利于养根护叶和籽粒充实灌浆,提高千粒重。水浆管理采取浅水栽秧、寸水活苗、薄水分蘖、够苗晒田。每公顷茎蘖数达到预定穗数时进行搁田,以减少无效分蘖,预防因高产或不利气候导致倒伏现象的发生。后期干干湿湿灌浆,促进光合产物顺利转移,使籽粒饱满,收割前1周断水,防止过早断水。

2.4综合防治病虫害,确保丰收

生育期间注意做好纹枯病、稻蓟马、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等病虫害防治工作。建议使用强氯精、浸种灵等药剂浸种。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病虫情测报,并在其指导下对症下药,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重点防治苗期秧田的稻蓟马,分蘖成穗期的螟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等虫害。在分蘖盛期和孕穗期各防水稻纹枯病1次。

3参考文献

[1] 黄可兵.杂交水稻Ⅱ优96高产制种技术[J].种子世界,2005(11):40-41.

[2] 张旭峰,梁春勋.杂交水稻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9):144,146.

猜你喜欢
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玉米杂交种金富36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甘薯新品种徐紫薯1号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丰农啤1号大麦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