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蓖麻4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009-02-21 08:49张宏斌郭志强王宏伟李红玉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9期
关键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张宏斌 郭志强 王宏伟 李红玉 曹 越

摘要阐述了蓖麻杂交种晋蓖麻4号的特征特性,并从整地与轮作、科学施肥、适期早播、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关键词晋蓖麻4号;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6.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9-0196-01

晋蓖麻4号是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自行选育的雌性系MF-20-22为母本,以97S10-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耐瘠蓖麻杂交种。该品种于2005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蓖(认)2005001。

1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中熟品种,在山西晋中地区从出苗至主穗成熟105d左右,茎杆及叶柄均为绿色,有轻度蜡层,蒴果有刺。株高220cm左右,主茎穗位高75.5cm,主穗平均穗长58.3 cm左右,茎粗2.9cm,果穗长度随分枝级数递减,分枝数3~4个,单株成熟穗4~5个,单株蒴果数276个,百粒重41.4g,出仁率80%,种子含油率50%。蒴果成熟时不裂蒴、不炸果、不落粒,种子黑色、中粒。经抗病鉴定,田间抗枯萎病发病率在0.05%以下,属高抗病品种。该品种适宜于我国华北、西北无霜期125d以上地区种植。

2产量表现

对晋蓖麻4号进行产量与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均比对照晋蓖麻2号增产8.5%以上,田间鉴定比对照早熟、稳产、增产,田间抗病性良好;2002~2004年参加了山西省蓖麻中晚熟区域性生产试验,6个试验点平均产量2 727 kg/hm2,比对照晋蓖麻2号增产8.8%。

3高产栽培技术

3.1整地与轮作

蓖麻适宜种植在土层深厚、质地松软、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以中等肥力和砂壤土为好,蓖麻对土壤耕作要求较高,为了使根系充分发育,播种前要顶凌耙耱土壤,及时深耕,深度以30cm左右为宜。蓖麻连作易诱发病害,更不宜迎茬种植。一般每3~4年与谷子、高粱等禾本科和大豆等豆科作物轮作1次,甘薯和向日葵不能作为蓖麻的前茬。

3.2科学施肥

施肥的原则:重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氮磷肥。一般播前施腐熟厩肥或堆肥60~70m3/hm2、磷肥750kg/hm2、碳铵400kg/hm2。蓖麻根系入土较深,主根入土深达2~4m,毛根分布在10~40cm的土层中,因此施肥要深,深度应达20cm以上,以有利于根系吸收和下扎。播种时,将肥料在种子附近10~12cm处随种子施下,一般施二铵150kg/hm2左右。当蓖麻第1次分枝并开始抽穗开花时,结合浇水或降雨进行追肥,以保证主穗和一级分枝穗穗大、粒多、粒重。一般追施尿素150kg/hm2左右。追肥方法宜在距植株15cm以外、10cm以下挖穴点施,以防烧苗,增加肥效。

3.3适期早播

在我国北方,当10cm地温稳定通过10℃时,播种较为适宜。一般在终霜前25~30d露地播种,终霜前15d左右可地膜覆盖播种,以利于延长生长发育时间,增加光能利用率,从而提高单产。山西省中部适宜露地播种时间为4月上旬,覆膜播种时间为4月中旬。播种一般采用人工点播,每穴点种2~3粒,播深5~7cm。各地区应视土质和土壤墒情而有所不同,土质重、墒情好时宜浅;土质轻、墒情差时宜深。

3.4合理密植

蓖麻种植密度要根据种植品种的特征特性、栽培方式、土壤肥力确定。晋蓖麻4号杂交种在肥力中等地以0.90~1.05万株/hm2为宜,行距1.0~1.2m,株距1m;在瘠薄地以1.20万株/hm2为宜,行距1m,株距0.9m。

3.5加强田间管理

3.5.1早间苗、定苗。当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5~6片真叶时定苗。对缺苗的地方要及时移苗补栽,可结合间、定苗同时进行,移栽最好选择在阴天进行,取苗时多带原土,以免伤根,并在移栽后及时浇水以利缓苗。

3.5.2及时中耕除草。蓖麻株行距大,苗期地温低,生长缓慢,易滋生杂草,同时裸露的地面水分蒸发快,不利于抗旱。因此,及早中耕可起到清除杂草、提高地温、保水保墒的作用,促进苗期早发,根深苗壮。一般第1次中耕除草可结合间、定苗进行,第2次中耕培土在主茎果穗开花前进行。

3.5.3适时浇水。蓖麻现蕾后,进入水肥临界期,开花至籽粒灌浆期达到耗水耗肥高峰期,因此应及时浇水追肥。有条件的水地应根据旱情,在始花期和籽粒灌浆期浇水1~2次,尤其是在现蕾至开花期是蓖麻需水关键期,干旱则花粉量少,授粉不良,结实率低,严重干旱还会造成部分花蕾脱落,籽粒饱满度差,导致产量低,含油率低。

3.5.4整枝打杈。要使蓖麻高产,必须进行整枝打杈,以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晋蓖麻4号采取的整枝方法是主侧并留整枝法。第1次整枝在蓖麻主穗现蕾后,除保留主穗外,保留上部的3个分枝的强芽成穗,其余腋芽全部去除,待这3个分枝顶部出现花序后,每个分枝再把最上部的1个腋芽也留下,作为备用枝和营养枝,其余的腋芽全部打掉。第2次在当地初霜到来前45d左右,把各个分枝未成花蕾的生长点及未开花授粉的果穗全部剪掉,只保留叶片,使其更好地将养分集中供给主穗和分枝穗,加速籽粒灌浆,增加百粒重,促进早熟、优质、高产。

3.6虫害防治

苗期注意防治地老虎、蝼蛄等,后期注意防治棉铃虫。具体方法:播种时随种子穴施呋喃丹22.5~37.5kg/hm2进行防治。苗期用75%辛硫磷、50%甲胺磷、50%敌敌畏、20%除虫菊酯等乳剂分别以1∶300、1∶1 000、1∶2 000、1∶2 000的比例拌成毒砂、毒土,按300~375kg/hm2进行撒施;或用90%敌百虫粉7.5kg/hm2,对水37.5~75.0kg/hm2喷在粉碎炒香的棉饼或油渣上,制成毒饵诱杀。后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棉铃虫。

3.7适时收获

蓖麻收获要分批采摘,当果穗上有80%的蒴果变成黄褐色,刺毛变硬,蒴果开始脱水干裂,用手可以捏开即可采收,采收时用剪刀从果穗的基部整穗剪下,自然晾晒风干后脱粒。

4参考文献

[1] 刘联仁,刘方农.蓖麻栽培及病虫害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

[2] 杨先芬,梅家训.蓖麻向日葵胡麻施肥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

[3] 梁一刚,张维锋.蓖麻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3.

[4] 高仲才.蓖麻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08(6):47-48.

[5] 张海军,徐新生,吕连杰.杂交蓖麻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7(12):14-15.

猜你喜欢
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玉米杂交种金富36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甘薯新品种徐紫薯1号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丰农啤1号大麦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