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茬麦套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9-02-21 08:49韩有新焦莉莉周开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9期
关键词:存在问题对策

韩有新 焦莉莉 周开明

摘要总结了超高茬麦套稻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高产栽培措施,以期进一步促进超高茬麦套稻模式的推广。

关键词超高茬麦套稻;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3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9-0226-01

超高茬麦套稻是在麦子生长后期,将处理过的稻种人工或弥雾机直接撒播到麦田里,与麦子形成共生期,麦收时留高茬20~30cm,自然竖立,多余麦秸就地均匀撒开或就近埋入麦田的墒沟中,任其在水稻生长期间自然腐解还田。该稻作方式不育秧、不栽秧、不耕地、不烧秸秆,具有保护环境、培肥地力、省工节本、操作简便、稳产高效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杭集镇从2003年开始进行超高茬麦套稻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应用面积逐年扩大,2008年全镇超高茬麦套稻种植面积216.3hm2,平均产量8 100kg/hm2左右,百亩示范方平均产量9 225kg/hm2,用工减少15个/hm2左右,节约耕作费750~900元/hm2,增收1 200~1 500元/hm2。近几年来,由于其推广面积不断扩大,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推广速度和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1超高茬麦套稻存在的问题

1.1基本苗过多、过少或不匀

部分农户担心基本苗不足,盲目增加播量,播种量达到90~105kg/hm2,基本苗在150万根/hm2以上;一些农户秋播时麦田内外沟系不配套,整地粗放,畦面高低不平;水稻播种时未能按畦称种,播种不匀,出苗后不均匀;播种后不能及时灌水或1次灌水不足,连续晴天不补第2次水,造成出苗不整齐、出苗少,基本苗只有45~75万根/hm2。

1.2杂草(稻)危害重

由于超高茬麦套稻播种后灌透水,且免耕种植,杂草出草时间长,草龄不一,草相复杂。部分农户不能根据田间草相选准药剂,用药不及时,或者因田内畦面高低差异大、保水性差,杂草防治效果不好,杂草发生多、危害重,影响稻苗正常生长。连续多年种植超高茬麦套稻,杂草稻发生逐年增多,目前没有药剂防治,唯一的措施是及时进行人工拔除。极少数田块“杂草稻”发生相当严重,人工拔除成本相当大,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影响种植效益的提高。

1.3群体大,倒伏风险大

超高茬麦套稻基本苗较多,前期生长速度慢,分蘖起步迟,前、中期氮肥用量多,群体大,成穗率低;根系分布浅,如搁田搁不好,纹枯病、稻飞虱防治不到位,后期遇到大风,倒伏的风险增大,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导致减产。

2对策措施

2.1打好秋播麦田基础

对准备搞超高茬麦套稻田块,一是靠近水源;二是秋播种麦时,采用旋耕作业,精细整地,内外沟系配套,达到土垡细碎、田面整平、能灌能排;三是冬春搞好麦田化除,不用麦草宁等氯磺隆系列除草剂,麦株下脚较为清爽;四是对前茬有杂草稻的田,深旋耕10cm以上,然后整平种麦,以减轻杂草稻的发生。

2.2选用优质高产品种

由于超高茬麦套稻播期比手插秧稻推迟,成熟期推迟,全生育期缩短5~7d。因此,应选用穗型较大、品质较好、耐条纹叶枯病、增产潜力大的优质粳稻品种。目前,扬州地区生产上推广的粳稻新品种南粳44、扬粳4038、淮稻13号等均可用于超高茬麦套稻。

2.3提高播种质量

一是合理确定播期。要考虑到麦田灌水基本上不影响小麦灌浆结实、麦稻共生时间对小秧生长影响程度小,一般在小麦收获前8~10d播种,收麦时小秧叶龄1.5叶左右。二是抓好种子处理。播前进行晒种、选种,并用药剂浸种,防止恶苗病等病害。待种子破胸露白达80%左右时,淋干水分,用旱育保姆种衣剂拌种。拌种揉成颗粒状后,按田块按畦按面积称种,选能手均匀播种。三是适量播种。一般大田播种量60~75kg/hm2,成苗90~120万根/hm2。四是及时灌水。播种当天下午至傍晚灌满沟水、淹没高墩,次日早晨排干沟中水;如播后连续晴天高温,隔2~3d,补1次透水,确保全苗、齐苗。

2.4早管促早发

一是及时清除田面余草。采用“久保田”类型收割机留茬20~30cm齐草收麦后,人工将余草立即入墒,以减少麦草遮光,有利于秧苗生长,降低分蘖起始蘖位。二是及时灌水。麦收后当天或次日灌满沟水,全部湿润土面。三是平衡追肥。麦收田面湿润后立即施45%高浓度复合肥BB肥300~375kg/hm2;7~8d后追第2次肥,施尿素135~150kg/hm2;再隔8~10d,追尿素150~180kg/hm2,并由湿润逐步过渡到浅水层管理,促进秧苗早发。四是移密补稀。在秧苗6~7叶时,及时进行移密补稀工作,促进全田稻苗分布均匀、平衡生长。五是适时适度搁田。分蘖期浅水促蘖,适时脱水露田,排除还原性物质。当田间苗数达预期苗的70%~80%(300万根/hm2左右)时落干轻搁田,反复2~3次搁好田,高峰苗控制在525万根/hm2以内,促进根系下扎,茎秆粗壮。六是抓好后期水浆管理。孕穗期和抽穗期浅水管理,灌浆期湿润为主,成熟前7~10d断水。

2.5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由于麦套稻前茬未进行耕作,呈自然状态,杂草发生多、

(下转第229页)

(上接第226页)

危害重。各地根据杂草草相,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进行综合防治,确保水稻安全生长。考虑到防草效果、不产生药害,在小秧3.0~3.5叶时选用江苏里下河农科所生产的麦套稻田专用除草剂裕国金除1.05~1.20kg/hm2进行化除。间隔10d左右,再根据田间杂草情况,决定用药品种,进行2次用药;对一些杂草多、有千金子等恶性杂草的田块,再用安全高效的千金进行防治;人工拔除残余大草。田间一旦发现有杂草稻,立即人工拔除拔净,把病虫草危害降低到最低水平。同时,要根据当地病虫情报,苗期防治好灰飞虱,控制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危害;中、后期防治好纹枯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褐飞虱、三化螟等病虫害,把病虫危害降低到最小限度。

2.6施好穗肥

搁好田后在中期稳长、群体平稳下降、叶色褪淡、叶龄余数3.0~3.5时,施好促花肥,一般施尿素150~180kg/hm2加氯化钾105~150kg/hm2或45%高浓度复合肥225~300 kg/hm2加尿素75kg/hm2,争足穗、大穗;对群体大、叶色深的,可少施或不施。保花肥在叶龄余数1.0~1.5时,施尿素75~120kg/hm2,减少颖花退化,提高结实率与千粒重。

3参考文献

[1] 陆瑞平,刘建辉,汤义华,等.超高茬麦套稻单产700kg/666.7m2群体指标及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稻米,2008(1):45-47.

[2] 凌启鸿,张洪程,戴其根,等.水稻精确定量施氮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5(12):1-10.

猜你喜欢
存在问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