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畜牧产业发展的方向与对策

2009-02-21 08:49武东明杜森有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9期
关键词:发展方向对策

武东明 杜森有

摘要针对延安畜牧业的现状,提出了发展的方向和对策,包括统一思想、创新思路、狠抓落实等内容,以期为延安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畜牧产业;发展方向;对策;陕西延安

中图分类号 F30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9-0266-02

延安是一个以棚栽业、果业、畜牧业三大支柱产业为主的农业市,全面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是提高区域经济实力的迫切要求。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延安市畜牧业生产的规模愈来愈大,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全市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据延安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延安市畜牧业产值仅占到农业总产值的18.03%,2007年为20.87%。

全市畜牧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目前延安市尚未有一个畜产品加工企业与饲料加工厂,24万公顷人工牧草,年产苜蓿干草约200万吨,利用率仅仅为5.0%左右;年产作物秸秆110万吨,也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畜群结构不合理,服务体系不健全,良种畜禽品种匮乏,繁育体系不健全,市场意识淡薄,销售渠道不畅等,直接影响着畜牧产业的发展壮大。与国内先进地区和发达国家相比较,差距还很大。在欧美发达国家,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一般都在65%左右,荷兰、丹麦高达80%;他们在经营、管理、发展模式诸多方面都很值得借鉴。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畜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畜牧产业具有巨大的国内市场。我国质优廉价的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也占有很大的优势。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的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特别是牛、羊肉的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30%~40%,这种优势更加明显。差距预示着潜力,为此必须抓住机遇,奋起直追,把延安市的畜牧产业做精、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

1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发展畜牧经济的现实意义

1.1畜牧业作为中轴产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业结构调整已不再是过去那种 “多种什么、少种什么、多养什么、少养什么”上所进行的一般意义调整,而是领域更广、层次更深、内涵更为丰富的全方位调整。畜牧业既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又是一个与其他产业关系十分紧密的中轴产业和龙头产业,对种植业、加工业和其他产业有着承上启下、强大、特殊的拉动作用。大力发展产业关联度更高、比较效益更大的畜牧业,并以此促进农业产业结构提档升级,是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走过的成功之路。因此,必须重视畜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地位,以这个中轴产业为核心和突破口,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1.2畜牧业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畜牧业不仅生产周期短,易于形成规模,而且最适于产业化经营,并能不断增大产业容量,延长产业链条,一旦做大、做强,具有很大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先进地区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最早实施产业化的山东诸城就是从畜牧产业起步的;蒙牛、伊犁自不必说;正大集团的肉鸡生产,河南春都、双汇、郑荣三大火腿肠加工集团都是走畜牧产业化的路子而名扬天下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与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1.3畜牧业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在延安市22.89万公顷有限的耕地上,种植大棚蔬菜每年只有2茬,大田和经济作物只有1茬,产量是有限的,决定了农民增收也是有限的。而发展畜牧产业可以变有限的土地为无限的产出,如饲养2头秦川牛,养殖户1年的纯收入可达3 000元,相当于2hm2土地的收入,出栏1头猪可盈利100元左右,相当于种667m2粮食的收入。从近几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构成看,畜牧收入始终保持18%的贡献份额,而且呈现增长趋势。同时,畜牧业的发展还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解决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2创新思路,准确定位发展畜牧产业的主攻方向

延安市畜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与现代意义上的畜牧业相比,无论经营管理水平、产业链条延伸,还是综合效益都有很大的差距。因而,必须树立大市场观念,以绿色为根本抓畜牧,积极推进绿色生产进程,创新畜牧发展路子,加快畜牧业的发展步伐。

2.1狠抓畜牧龙头企业建设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尽快上一批具有发展前景的畜产品加工项目,要坚持能引则引、能联则联、借“龙”出海、借鸡生蛋,千方百计把国内外一些知名的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来,把一些大企业、大财团的资金引进来,利用绿色生产企业占领国际市场。同时,政府在资金、土地、产品宣传及服务环境等方面予以优先扶持,尽可能地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基地提升畜产品内在素质,大力开展绿色饲养、绿色生产。

2.2立足养殖基地建设抓畜牧

基地养殖是畜牧产业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绿色畜产品生产,提高畜牧业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以龙头企业为先导,全面实现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防疫,大大增强畜牧业产业素质,提高畜牧产业的竞争力。政府要采取多种优惠政策,吸引各行各业参与商品基地建设,鼓励具有资本实力的各类工商企业、财团和合作经济组织,兴建大规模、高水平、现代化的养殖企业、饲料加工与种植基地和科技生产园区。要鼓励各类专业户通过滚动发展,扩大经营规模,进而形成相对集中的专业生产小区,逐步形成梯次合理、布局科学、保障有力的规模经营格局。要灵活运用土地政策,加强基地化建设。

2.3顺应产业化规律抓畜牧

产业化规律的实质是产业各链条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基地的“龙头”企业是无米之炊,没有龙头企业的基地是舞不起来的“龙身”。因此,在畜牧业发展的定位上,就是要必须辩证认识龙头企业和基地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尊重产业化规律,产业链条才能日益壮大。

2.4立足服务体系建设抓畜牧

一是尽快在延安市建成比较完备的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切实加强对饲养、加工、运销各环节的质量监管。全面推行市场准入制度,从全面采用科学的标准做起,严格控制饲养加工环境,采用科学的饲养规程和加工工艺,建立严格的企业内控标准和质检体系。二是尽快恢复和完善各级防疫机构,配齐防疫人员。要制定和落实人才优惠政策,壮大畜牧科技队伍。要与省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利用他们的优势,培养一批畜牧人才、引进一批畜牧专家。要发挥职业高中、畜牧技术推广中心等机构的作用,抓紧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对专业协会、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及经纪人队伍大力扶持,进一步提高社会化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三是抓住科技进步这一畜牧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大力引进、推广优良畜牧品种和科学饲养技术,提高加工、储运等环节的科技含量。建立高标准的科学技术服务体系,实现畜禽良种化、饲养管理科学化、加工储运现代化。

3狠抓落实,保证畜牧经济健康发展

3.1进一步提高组织领导的科学化水平

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既要有一种推动畜牧业快发展、大发展的紧迫感,更要有一种科学的发展观、绩效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立足长远,适度超前,更要从长计议,量力而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既要注重发展的速度,更要注重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首创精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是生产的主体、自负盈亏的风险承担者。因而在组织指导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绝不能“喧宾夺主”,违背群众意愿,搞行政命令,搞一刀切;要把生产经营的决策权真正交给农民和职工群众,集中精力把政府该做的引导和服务等工作做好,切实有效地把群众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性激发出来。

3.2为畜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要实现畜牧业的快发展、大发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畜牧业发展的各项规划、目标、政策、科技知识及典型经验,激发人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上下同心、共谋畜牧业大发展的浓厚氛围。要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制定一些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的优惠政策,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

3.3多渠道加大投入

一是把全民创业和招商引资结合起来,千方百计启动畜牧业发展项目。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用于良种繁育、防疫灭病、技术推广、科技教育等重要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同时,要尽快建立畜牧业发展专项基金,形成投入逐年增长机制。三是加大信贷资金扶持力度。金融部门要进一步调整信贷结构,大力支持畜牧基地和龙头企业发展,逐步解决畜牧业贷款难的问题。同时,要抓住国家支持资源型地区发展后续产业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中央和省里的支持。

3.4建立健全工作目标考核机制

要进一步细化各项目标和责任,抓紧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畜牧业发展目标考核体系,重点考核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全市经济中的比重、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等指标,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4参考文献

[1] 田建玺,张志敏,等.我国畜牧产业化进程中“融资难”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畜牧杂志,2006(24):41-43.

[2] 许苛.论畜牧产业一体化经营[J].内蒙古畜牧科学,1999(2):1-6.

[3] 高迎军,张祥云,张金平.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畜牧产业发展现状及应采取的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2):111-112.

[4] 周全明.加快发展畜牧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2(6):5-6.

[5] 刘中源,贾永全,夏训峰,等.畜牧产业系统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J].家畜生态,2000(1):6-9.

猜你喜欢
发展方向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