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世界第七

2009-03-02 09:33杜朝平
现代兵器 2009年2期
关键词:核计划核潜艇核武器

杜朝平

核潜艇是许多国家海军的梦想,但到目前为止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屈指可数。为做有声有色的世界大国,现阶段印度不仅在国内建造被称为“先进技术艇”的核潜艇,还向俄罗斯租借了2艘“鲨鱼”级核潜艇,首艇已经开始在俄海试。印度因此即将成为继美、俄、英、法、中5个核大国之后的新兴核潜艇大国。在印度之后就是巴西了。巴西核潜艇计划由来已久,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军政府统治时期,巴西曾秘密研制原子弹,也曾制定和着手实施核潜艇发展计划,只是因为技术、资金问题而未实现。为增强巴西海军作战实力和满足应对未来多种海上威胁的需要,眼下巴西一边在国内建造常规潜艇,一边决定重新上马核潜艇项目,希望成为核潜艇俱乐部的第7个成员。

曾叩响核武库的大门

同希望拥有核武器的其他国家一样,巴西一直把发展核力量看作是提高国际威望和谋求大国地位的重要手段。巴西的核计划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早期,当时圣保罗大学的科研人员进行了核裂变实验,积累了初步的核技术。30年代中期,巴西在国内发现了储量丰富的铀矿,这些都是核研究必需的资源。40年代,美国同巴西签署了关于美国向巴西提供核技术援助以换取独居石(一种含铀、钍元素的矿石,可提取 核燃料)的协议。1957年,美国政府颁布和平利用原子能计划,巴西利用此次难得机遇,在美国帮助下在圣保罗市建立了第一座核反应堆,1960年又在敏纳斯州的好景市建立了第二座核反应堆。

1965年,巴西在里约热内卢建立了国内第一座研究反应堆。当时美巴两国各取所需,巴西向美国提供天然铀矿和独居石,美国则向巴西提供维持反应堆运转的中等级别的浓缩铀。按照和平利用原子能计划的设想,美国对提供给巴西的技术和反应堆产生的核废料进行了严格控制。但这些反应堆的建立及其成功运作,极大鼓励了巴西发展核计划的热情,于是巴西开始制定建立核能反应堆的计划。

说做就做,1968年巴西政府决定在安哥拉港建立首座核电站(安哥拉1号核电站),3年后美国威斯丁豪斯电力公司同意向巴西提供技术援助,但该公司严格遵照美国政府的要求,只同意提供技术指导,不转让核技术,并要求巴西核设施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安全检查。这自然引起巴西的极大不满,于是70年代巴西军政府开始谋求自主开发核计划。虽然美国中断了对巴西的技术援助,但巴西找到了德国。

1975年6月27日,巴西同西德签署协议,由西德转让8个核反应堆、一个商业用途的浓缩铀设施、一个钚回收工厂,以及一个包括浓缩和回收技术在内的完整的核燃料循环系统。在西德技术的援助下,巴西的民用核能得到了较大发展,耗资20亿美元的安哥拉1号核电站在1983年投入商业运营,拖拖拉拉20年之久的安哥拉2号核电站在2001年开始发电,这2座核电站的发电量占巴西全国总发电量的4.1%。安哥拉3号核电站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也动工建设。

在民用核能技术发展的同时,巴西军政府便开始做起了核武器的梦。当时的主要背景是巴西的主要地区对手阿根廷也在积极进行核武器研究,且技术和进度领先于巴西。由于巴西与西德达成的技术转让协议没有接受IAEA的安全检查,这为巴西军政府把民用核计划转化为秘密的核武器计划提供了可能;协议还规定西德为巴西培训核技术专家,这就使巴西在获得核技术的同时,又能派出技术人员赴德学习,技术和人才都有了保证。

事实上早在1975年,巴西就启动了代号为“Solimies”的核武器秘密发展计划,该计划曝光后被称为“平行线计划”。到70年代末,巴西海军制定了名为“马里尼亚核计划”的攻击型核潜艇发展计划。后续的几届巴西政府也都大力推动核武器计划,主要表现为继续推进“平行线计划”和加大核技术人才的储备力度。

到1987年,巴西总统何塞·萨尔内总统宣布巴西在实验室已经能把铀成功地浓缩到20%,不过萨尔内总统悄悄地终止了之前政府酝酿制造核武器的计划,说其是悄悄进行,是因为在当时核武器计划是绝对不能说出来的秘密。1988年巴西结束了军人政府统治,制定的新宪法禁止将民用核计划转为军用,而且要求所有的核活动必须提交国会批准。

自此,巴西开始在核发展上主动接受国际防扩散机制的约束。1990年,为了向国际社会表明巴西不谋求发展核武器的意图,费尔南多·科洛尔·德梅洛总统自暴家丑,承认过去的军政府在偷偷摸摸的发展核武器。为表明放弃核武器计划的决心,巴西还象征性地关闭了一个核计划实验基地。巴西之所以这样做,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是与阿根廷的关系大为缓和。

1991年7月18日,巴西总统德梅洛和阿根廷总统梅内姆签署了关于和平利用核能的协议。1994年5月30日,巴西批准了禁止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拥有和发展核武器的“特拉特洛尔科条约”。到1998年时巴西政府又批准了“核不扩散条约”(NPT)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

从表面上看,巴西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放弃了核武器发展计划,但事实又是如何呢?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无人知晓,直到2005年8月巴西国家核能委员会前主席若泽·路易斯·桑塔纳的一席话才解开了这一秘团:巴西军方曾违抗总统命令,在政府正式取消核武器项目后,“差点制造出原子弹”。桑塔纳在电视访谈节目中指出,萨尔内总统在任期间(1985—1990)中止了核武器项目,但是巴西军方仍未放弃制造原子弹的努力,并于上世纪90年代初设法生产出制造原子弹所需的许多部件。

不仅如此,巴西军方还获得了浓缩铀。桑塔纳于1990年4月开始出任核能委员会主席,但直到同年8月份核能委员会才从军方那里获取浓缩铀的控制权。巴西核武器计划的支持者们计划于1990年9月搞一次核试验,试验场所选在巴西东部卡欣布山区军事基地中的巨大岩石深井中。但由于桑塔纳领导的国家核能委员会的干预,核试验未能实现,军方的核武器项目因此胎死腹中。可以说,巴西在那时候已经叩响了核武库的大门,只是因为技术尚不过关和政治、军事政策的改变而未能进入大门之内。也许到今天它还令许多巴西人耿耿于怀。

核潜艇项目重新上马

进入21世纪,被称为“平民总统”的卢拉就任巴西总统后,沉寂了多年的巴西核计划重又浮出水面。2007年7月10日,卢拉总统宣布正式重新启动核计划,承诺完成一艘核潜艇和第3座核电站(即安哥拉3号核电站)的建造工作——这两个项目都是20年前搁置下来的。其中,巴西将为核潜艇项目投入5.4亿美元。其实巴西重新上马核潜艇项目并不让人感到意外。设计和建造攻击型核潜艇是巴西海军1979年开始实施的扩军计划的一部分,受预算和军事政策等方面的限制,此项计划的进展并不顺利,但历届巴西政府都认为,核潜艇计划对于国家安全来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因此从未将该计划正式撤消过,即便此前巴西政府在90年代宣布放弃获得核武器的努力时,核潜艇项目仍赫然列在巴军装备发展计划表中。卢拉在竞选总统时就表示,如果自己一旦当选,将不会理睬前任总统对NPT的承诺,将重新启动核武器和核潜艇发展计划,梦想是要建立一个在经济、技术和军事上全面受人尊敬的强大巴西。

无论是从国土面积、人口数量还是从经济实力来看,巴西都是拉美地区当之无愧的头号大国。巴西国土面积有854.7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74亿,均居世界第5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巴西经济发展很快,是拉美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目前被国际经济界称为“金砖四国”之一,这为巴西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财政上的巨大支持。

实际上,海军一直是巴西重点建设的军种,巴西海军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长期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之一,先有从英国购买的二手轻型航母“米拉斯吉拉斯”号(原“复仇”号),现有从法国引进的二手中型航母“圣保罗”号(原“福熙”号),海军总兵力约5万人,兵力规模居拉美之首。但当前拉美地区主要国家都在大力加强海军建设,尤其是各国潜艇发展较为迅速,这直接推动了巴西核潜艇项目的复苏。

在拉美地区,阿根廷、智利和委内瑞拉等均着力加强海军建设,其发展重点是潜艇,它们在拉美地区已经掀起了一场规模不小的水下军备竞赛。尽管哪个国家都不承认,但军备竞赛却是实实在在地存在。

阿根廷海军目前总兵力1.7万人左右,其中海军航空兵2500人,海军陆战队3500人。装备有各型作战舰艇50多艘,其中常规潜艇3艘。在阿海军现役的3艘常规潜艇中,一艘为1974年3月入役的德国HDW公司建造的209级1200型,阿海军称为“萨尔塔”级;另2艘为蒂森—北海造船厂建造的于1985年服役的“圣塔·克鲁兹”级。

智利是近年来拉美地区率先引进先进常规潜艇的国家。智利海军的总兵力为2.75万余人,潜艇是智利海军最具有威慑力的“撒手锏”,目前有5艘,隶属潜艇司令部,包括2艘德制209级1300型、1艘英制“奥伯隆”级和2艘法国和西班牙联合研制的“鲉鱼”级潜艇,“鲉鱼”级“奥希金斯”号(Q-279)和“卡莱拉”号(Q-280)分别在2004年、2006年正式服役。智利海军在1997年12月18日下定单购买2艘“鲉鱼”级常规潜艇,成为该级潜艇的第一个用户。

与阿根廷、智利等国家相比,委内瑞拉的潜艇发展计划更让人吃惊。委内瑞拉海军总兵力仅1.83万人,共装备有各种大大小小的舰艇80多艘。近几年来委内瑞拉斥巨资发展军备。到2007年2月时,一项更为庞大的潜艇发展计划出台,委政府决定斥资30亿美元,为海军购买9艘新潜艇,争取在2012年前建成拉美地区最大规模的潜艇舰队。

2007年7月初俄、委达成协议,俄罗斯向委内瑞拉出售5艘“基洛”级877型常规潜艇。对于委内瑞拉来说,购买5艘“基洛”级877型潜艇只是其潜艇发展计划的开始,查维斯总统打算再买4艘更为先进的潜艇,很可能选择俄罗斯的“阿穆尔”级,且准备建造停泊和修理潜艇的专门基地,共总花费可能达到30亿美元。

巴西在拉美地区出现潜艇竞赛的背景下重上核潜艇项目,目的之一当然是要保住地区老大的地位。目前巴西海军装备有5艘常规潜艇,但海军指挥官儒利奥·苏亚雷斯·德莫拉上将指出,就海洋的重要性而言,巴西的这点装备还远远不够,因为巴西80%的近海石油开采和95%的国际贸易都要依靠海洋来完成。

在巴西海军以2025年为期限制定的长期装备计划中,头7年需要26亿美元,包括建造一艘常规潜艇以及对正在服役的5艘潜艇进行现代化改造,还要建造9艘海上巡逻舰。其后便开始设计建造核潜艇,德莫拉表示,核潜艇可以更有效地巡视巴西海域,用以保护目前探明的远海石油储量,该计划将在政治和预算上得到大力推动,这将有助于让巴西保持毋庸置疑的地区军事战略优势地位。这艘官方预计在2020年下水的核潜艇也将会是整个拉美地区的第一艘核潜艇,用总统卢拉的话说:这会使巴西成为一个更受尊重的国家。

要做第七核潜艇大国

巴西是少数能够自主建造潜艇的国家之一。为增强海军的作战实力,巴西海军在1984年与德国霍瓦兹·德意志造船公司(HDW)签署合同,购买4艘209级1400型常规潜艇,巴西海军改称“图皮”级,首艇“图皮”号(S-30)在德国基尔建造,后续3艘艇(S-31、S-32和S-33)由德国提供技术支持,1989年5月6日,在巴西国内的里约热内卢阿森纳造船厂建造,到1999年11月16日全部建成服役。在购买209级潜艇之初,巴西就将目标锁定在引进潜艇技术,然后消化吸收以自行设计和建造新潜艇。在90年代中期当“图皮”级潜艇尚未完全建好时,巴西就在该级潜艇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于1995年开始建造改进型SNAC-1型潜艇,首艇“蒂库纳”号(S-34)于2005年3月下水,2006年12月正式服役。除此之外巴西还计划自行研制水下排水量达到2500吨的S-MB-10型常规潜艇,计划到2018年时共建成服役5艘。

现役“图皮”级潜艇水面排水量1453吨,水下排水量1590吨,艇长61.2米,宽6.2米,吃水5.5米,柴电动力系统,使用4台MTU 12V AZ80 GA31L型柴油机,4台交流发电机,功率1.7MW;一台推进电机,单轴。水面最大航速(通气管状态)11节,水下航速21.5节,续航力8200海里/8节(水面)和400海里/4节(潜航),编制36人,其中军官7人。艇体采用HY-80型钢制成,单壳,下潜深度250米。武器装备为艇首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使用16枚马克可尼MK24型“虎鱼”Mod 1型或2型线导鱼雷,战斗部重134公斤,主动寻的时最大射程13公里/35节,被动寻的时29公里/24节。艇上电子系统包括汤姆逊-CSF DR-4000型电子战支援系统(雷达告警系统)、KAFS-A10作战数据自动控制系统、汤姆逊公司的“卡里普索”I波段导航雷达、2部美国科尔摩根公司的76型潜望镜及STN-阿特拉斯电子公司的CSU-83/1艇壳中频主/被动搜索和攻击声呐系统。

刚服役不久的“蒂库纳”级潜艇虽然是巴西在“图皮”级基础上自行改进和建造的,但德国HDW公司仍然为其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该级潜艇是巴西海军现役“图皮”级常规潜艇与未来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之间的过渡型潜艇,排水量较“图皮”级大,性能也有所提升,首制艇“蒂库纳”号在2006年底建成服役后,里约热内卢阿森纳造船厂已开始建造同级第2艘“塔普亚”号(S-35),预计在2012年交付使用。

“蒂库纳”级潜艇采用瓦塔/萨特尼亚公司研制的GRP铅酸高容量电池和优于“图皮”级的动力装置、非穿透光电天线和改进型火控系统。该级艇水面排水量1850吨,水下2435吨,艇长67米,宽8米,吃水5.5米。动力装置为柴电系统,包括4台MTU 12V396型柴油机(持续功率3760马力)、4台交流发电机和1台推进电机,单轴,水面最大航速11节(通气管状态),水下航速22节。巴西海军没有透露该级潜艇的最大下潜深度,认为这属于军事机密。续航力11000海里/8节(水面)和400海里/4节(潜航),艇员编制39人,其中军官8人。武器装备为艇首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配备16枚博福斯-2000型线导重型鱼雷,主/被动寻的,射程50公里/20~50节,弹头重250公斤。也可能装备有射程18公里/45节的反潜鱼雷。不携带鱼雷时可换装32枚巴西IPqM/康萨伯公司MCF-01/100型水雷。艇上电子系统包括 DR-4000型电子战支援系统、CTN-阿特拉斯电子公司的ISUS 83/13武器控制系统、CSU-83/1艇壳声呐、I波段导航雷达及76型潜望镜等。

巴西海军目前拥有5艘较为先进的常规潜艇,在拉美地区已经称得上潜艇大国了。不过巴西并不满足在该地区称王,而是要成为世界上第7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巴西军政府曾投入4.05亿美元开发代号为SNAC-2的攻击型核潜艇。根据此前公布的数据,SNAC-2型核潜艇设计水下排水量2800~3500吨,艇长70米,宽8米,动力装置的持续功率48兆瓦,水下最大航速28节。巴西此前建造过“图皮”级常规潜艇和“蒂库纳”级常规潜艇,要建造2800~3500吨的潜艇,从技术上讲难度不大,关键问题是潜艇用的小型核反应堆、系统集成和研制、建造核潜艇的费用。

经费方面,预算不足曾是困扰巴西核潜艇项目的重要障碍之一,现在随着巴西国力的增强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个问题已经得以解决。卢拉总统在2007年7月宣布重启核计划时,对安哥拉3号核电站,卢拉表示,这项计划因资金问题一直没有完成,在他的第二个任期内,政府将会提供财政支持,以使这项核计划能够早日完成,造福国家和人民。对于核潜艇项目,卢拉称,“如果钱曾经不够,那现在不会不够了”。他还表示:“多一点钱的话,说不定我们可以更快建造出核潜艇,因为已经有些晚了。”

从技术角度考虑,巴西拥有世界最大的几个铀矿,铀矿储量位居界第6位,在1964—1985年军政府统治期间便研发了部分铀浓缩技术,1991年上台的文官政府同意放弃核研究,没有生产武器级铀,而把经过部分加工的浓缩铀运往国外进行进一步加工以制成核燃料。2004年,巴西决定启动浓缩铀生产,并拒绝接受类似于对利比亚、伊朗和其他国家实施的未经宣布的现场检查。

卢拉政府还宣称巴西未来生产的铀物质不仅能满足国内的能源需求,而且还将向那些有开发核能意愿的国家出口。2006年5月6日巴西宣布已建成一个浓缩铀中心(厂),从而正式成为拥有核技术的国家。该中心位于里约热内卢以西约150公里处的雷森迪,是在一个咖啡种植园的旧址上建起来的。巴西科技部长雷森德当天宣布说,这个浓缩铀中心的建成,使得巴西不再需要将铀矿送到欧洲进行浓缩,可以为巴西节省数千万美元的经费。

另一方面,用于核潜艇的IPEN/MB-1原型核反应堆正在圣保罗建设,巴西海军希望到2016年能够开始运行。而且,几年前巴西海军就已开始测试未来核潜艇上使用的低功率压水反应堆(PWR)的主要设备。测试是在距圣保罗120公里的ARAMAR试验中心进行的,测试了一回路,即反应堆容器和其内部系统,如稳压器、冷却泵、蒸汽发生器和相关的辅助设备等,并成功进行了一回路设备的组装。

巴西海军称,二回路主要设备的制造工作已经完成,包括4台汽轮发电机组、2台连体主凝汽器、4台冷凝水抽汽泵和4台给水泵。目前正在测试汽轮发电机组的性能。海军使用圣保罗大学原子能研究院开发的专用软件模拟一回路和二回路组成的完整系统的动力性能,其中包括航行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利用模拟器可验证整个装置(一回路、二回路和电系统)的综合性能,还可建立动力装置安全运行所需的技术规范。如果接下来的研究顺利,巴西首艘核潜艇有可能在2020年左右下水。

后记

从近年来积极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地位、重启核计划等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随着巴西经济的发展,它不会再安于做一个地区性大国,而是把目标瞄向了世界级大国,核计划是实现大国目标的重要举措。尽管巴西签署了“核不扩散条约”,但巴西认为该条约承认核俱乐部成员的特权,剥夺了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的权利。因此卢拉总统曾愤怒地说:“如果有人要我解除武装,只给我一个弹弓,而他却有一门大炮,那么我照做的话有什么好处?”到目前巴西没有明确表态要研制核武器,但在核武器开发方面如箭在弦,获得核武器只是时间问题。美国核武器专家米尔霍林曾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根据巴西公布的生产能力,该国新建成的雷森迪浓缩铀中心每年可生产足够用于制造五六枚核弹头的浓缩铀,到2010年该浓缩铀厂的产量足以制造30枚核弹头,到2014年足以制造60枚。巴西研制核潜艇尽管面临国际和国内压力,但核潜艇只是一种平台,国际社会有担心,因为这可能打破地区力量平衡。假若巴西研制核武器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无疑将是国际社会面临的新难题。

(编辑 /海音)

猜你喜欢
核计划核潜艇核武器
德国专家Н·В·里尔团队与苏联核计划
粒子加速器建设与苏联核计划
朗道团队与苏联核计划
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
网络黑客比核武器更可怕
20世纪70年代英迪拉·甘地政府时期的印度核政策
瑞典智库:全球现有1.63万件核武器
中国核潜艇亮相备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