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与健康新教材的校本化处理

2009-03-03 10:01陈庆余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新教材校本课程标准

陈庆余

新课程明确指出:教师必须全面地学习和领会课标的精神,理解每个学习领域的水平目标以及达到水平目标的学习要求,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来选择教学内容,因此,教材的校本化处理显得很重要。

所谓教材的校本化处理,即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水平选用教材,灵活地、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其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使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一、教材的校本化处理具有明确的要求

1.要充分运用教材

体育与健康课本,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教本,它们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即有体育的理论知识,进行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还有作业实践部分、心理拓展训练部分,体现了体育学科教育的规范性,并且向学生提出评价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要求。

2.依据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法规性根据,任何教材都要围绕课程标准,教材应当能完成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目标,所选内容是健康的、有教育意义、有锻炼价值的,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

3.结合师生的特点

应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些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评价方法。还要考虑教师的专业特长和业务水平,充分发挥优势。

4.基于特定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指的是人才资源(教师、班主任)、体育设施的资源(场地、器材)、课程内容资源、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自然地理课程资源和体育信息资源。

尽管新教材在编写中尽可能选用了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能有的体育教学内容,但对有些地区来说依然存在不适宜的问题,或没有更好的替代物,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环境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二、教材的校本化处理的教学内容

伴随“新课标”而编写的体育“新教材”颇受广大师生的青睐。为了更好地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并解决好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从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的实际素质、教学条件的差异等出发良好使用,处理教材内容时不应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避免为了体育考试随意对其调整。

1.添加

添加指补充更多的练习内容和知识,它包括延伸和拓展。例如,学习跨栏时,向学生介绍奥运冠军刘翔,让学生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又如,篮球的传球教学,仍按规定例举最常用的几种方法,但老师如果只是照搬,很难使学生学到适应比赛规则,合理的游戏方法,教学中应添加具有实效性的、出其不意的教师爱教,学生乐学的“绝招”,比如,“背后传球”、“绕颈传球”、“击地传球”、“外绕传球”等。激励学生发挥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并在游戏或比赛中熟练掌握教学内容。

2.删减

“新课标”的实施,增大了教师的选择空间,所有教学内容都可以运用,但在具体运用上,教师一定要对教材进行挖掘、浓缩,使课堂教学变得明朗、清晰,以简代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较少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大的学习效益。比如“新教材”中的球类项目内容十分丰富,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进行归纳。学生易学易懂的教学内容少选,学生提高不大的少选;教师教不明白,不得心应手的少选;可以把共同的教学内容合并进行教学。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突出重点,降低难度要求。例如,组织足球教学比赛时,球门可以用柱子(竹竿)和绳子围成,或用其他标志物放置在两点上作为球门,根据人数多少,水平高低,确定场地大小,是否设守门员等。

3.替换

指替换不适合本地区练习的内容。例如,八年级滑冰教学内容,本省冬天温度较高,不可能结厚冰,但可以在水泥地上溜冰来代替。也指替换“新教材”的规定内容。如跳跃教学内容有:跳高、跳远、立定跳远等,可以采用各种方法的跳绳或跳橡皮筋或跳过一定高度的障碍物等进行练习替换,还可以引导学生创编游戏,如,“单(双)脚跳接力赛”(可以持物或击掌)。

4.整合

它根据教学需要,联系其它学科中的相关内容,如数学、物理、德育、人文知识等,对练习内容进行理论指导,以便更好的练习。例如,进行投掷教学时,联系物理知识,对出手角度、速度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练习,高效地完成学习内容。又如,体育教学可以和德育整合,有些练习需要在地上做,部分学生怕脏不愿做,教师应先做示范练习,带动完成动作,学生在“榜样”的感召下,用心进行练习。凭借教师展示的良好师德和表率作用来熏陶学生们的情感,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养成优良的品质。

三、教材校本化处理几点建议

教材校本化处理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然而,由于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存在内容顺序和方法的不确定性,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点教学原则。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进行。

2.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有效教学为出发点。

3.坚持“实”与“活”的高度统一,不能形式化,为了更换而更换内容和活动。所选教学内容以健身性和安全性为原则。

4.联系在本地区和本学校容易开展,实际选用体育教学内容,遵循可行性原则。

5.应量力而行,不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

教材校本化处理,其目的是为了创造性的对教材进行适当改变,更富有实效地开展教学,它决不仅仅局限在对教材的适当改变,以便于教学更富实效地而需教师有更高、更宽的眼界和统领把握学生,以及其它学科内容的整体的课程意识。

猜你喜欢
新教材校本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