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

2009-03-03 10:01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新课程作文思维

王 南

鲁迅先生说,每一篇著名的文章其实就是告诉读者怎样写。课改以来,新教材生活气息浓郁,不少文章堪称精品。在现在的阅读教学中,我们淡化了原有的模式,即中心思想的概括,写作特点的归纳等,而是注重紧扣教材把握文章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注重学习文本巧妙的立意,把握科学的方法,并能关注学生生活的实际命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写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作文讲评中多以正面鼓励为主,做到不苛求学生、不轻易打不合格分数,评语多鼓励、少批评、不讽刺。所有这些,既体现了传统作文教学的优点,同时又寓有新课程改革的气息,这对学生的写作提高是有重要影响的。

但是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作文教学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有的老师既没有写作方面的教学计划,也没有专门的作文教案,对一个年度或一个学期的训练目标、训练重点不明确,对课标如何表述有何要求不甚明了;部分学生作文兴趣不足,仍把作文当负担。平时不会积累材料或即使有材料也不会布局谋篇,依旧是“提起作文就摇头,看见题目皱眉头,打开本子咬笔头,苦思半天没开头”的情况。

评价作文方式过于简单。多数情况下,老师爱批好作文,学生文章写得好点,就批改详尽,眉批、尾批都有。而对大量存在着的,对作文存在畏难、厌恶的学生的习作,批改极少,仅记个分数。学生哪些地方写得较好,哪些地方是败笔,没有圈点,作文本发下来,学生只看见一个分数,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兴趣也就日渐低落,作文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作文的教与学存在着这些状况,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就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应该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初中学生作文教学,并研究出相应对策。

一、多观察、重积累、写真实。

《语文课程标准》说得十分明确:“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强调学生重视观察周围的生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思考,能有所感悟。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在观察中还要随时记录,要求一日一记或做观察笔记;其次,对于教材上的名篇佳作应让学生精读牢记,在读背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第三,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学会做剪贴及赏析,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二、开思路,重思维,重示范。

思维训练是现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个基本要素。现在的作文教学一般以表达训练为主,从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到各种表达方式及不同文体的写作都进行训练。却往往忽视了写作思维训练,如怎样观察、想象、逆向思维、分析综合等,学生作文会出现选材雷同,难以出新意的情况。因此,要先训练写作思维,再训练表达技巧,最后再进行实际练习,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在写作训练中,语文教师也应作示范指导,经常写点下水作文,教师的表率作用有助于学生作文兴趣的提高。

三、善激励,培兴趣,求自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激励学生的作文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对学生每次的读书笔记、观察日记、大小作文都给予不同的评定分值,设立奖励机制,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征文活动。开展不同形式的读写活动,如办班级报纸、编辑学生优秀作文集粹等,多形式、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真正让学生做到自主作文,使作文成为用语言写真人、话真事、抒真情的智力活动。建立开放的作文课堂,学生能有更多的学习自由。

在作文训练中要求学生“快速作文”,能在一小时之内完成千字文的写作,从而改变“少、慢、差”的现象。在作文评改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做到让学生自己看、自己想、自己写、自己改。老师可先教给学生常规作文的评分标准,拟定此次作文的评改重点,以范例为先导,采取个人自评自改,小组内互评互改,老师综合评改的方式,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作文评改能力。

总之,在课改后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应真正做到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打破“封闭式”作文教学的模式,将个性色彩极强的写作活动转化为生动有趣的集体活动,使学生得以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掘自己的潜能,逐步消除写作中的种种心理障碍,从而走上作文成功之路

猜你喜欢
新课程作文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