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

2009-03-13 05:11
学理论·下 2009年1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言

王 骁

摘要:语言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手段。它不仅包含这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体现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一个民族的语言与该民族的文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密不可分,相互影响。因此,理解语言必须了解其承载的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学习技巧之外,教师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英语中蕴含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关键词:英语教学;中西文化差异;语言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2—100—0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似文化的一面镜子,折射出文化的诸多内涵。正如美国语言学家Sapir所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不能脱离文化存在。”因此,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语言的表达也有所差异。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的交际过程。由于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存在很大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学生不仅要正确地运用词汇、语法与外国朋友交流,同时还要语言得体,符合这个国家人们的说话习惯。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一种语言,它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已不言而喻。有些人拥有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但却不了解西方文化背景,因此在翻译时望文生义,交流时产生误会,让人贻笑大方,甚至产生冲突的实例也不胜枚举。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仅限于听、说、读、写、译五方面技能,到了大学阶段,英语的学习不仅在于掌握单词、语法以便顺利通过各种考试,更应渗透到文化层次,即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合理引导学生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同讲授英语知识同等重要的。

一、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中西方文化传统不同,人的现实特性就有所不同[2]。我国是群体性文化,忽视、压抑个性,不利于个体发展;而西方文化则尊重个性自由、平等的权利,适合创造力的发挥。长期处于“崇尚教师权威”的学生时常表现出信心不足,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差[3]。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克服母语干扰,及我国文化背景对英语交际的干扰,以适当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并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学习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启发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方面,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感受文化差异

听力练习、讲授词汇及翻译课文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些授课内容中,依据所教授的课本应注意以下一些中西文化差异问题,如:

1.关于打招呼的方式。西方打招呼的方式比较随意,可直接用“Hi!”,“Hello!”、“Hello, guys!”、“Good morning.”等。中国人习惯直接用“你好”或“您好”来和平辈、晚辈或长辈问候。除此之外,还喜欢用“出去啊?”“吃了吗?”“去哪啊?”这样的招牌式问候语——在中国人看来,用此招呼语的目的不过是一种问候,不是真正想得到确切回答。而西方人重视隐私,如果按我们的问候习惯直接翻译这些话,即“Where are you going ”或“Have you eaten ” 就会招来多管闲事的嫌疑和一头雾水。

2.关于称呼。在西方,可以用“某某先生、某某女士、某某小姐”来称呼对方,如Mr. Green, Mrs. White, Miss Smith;在不相识的陌生人之间也可直接用“Hi, Hello, Excuse me”这样不出现称呼的话来引出下文。汉语里的称呼可谓多样:除了向西方人一样直呼对方姓名,还通常用此人的“姓+他的职业或头衔”,如“王老师、张经理”等;诸如上面英语中用“Hi, Hello, Excuse me”这样的零称呼语在中国也有,但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表现。中国人喜欢用“老+姓”表示对这个人的尊敬,如“老张、老李”。西方没有这样的称呼习惯,在与西方人交流时,更不可把“老”直译为“old+姓”去称呼这个人。西方人彼此之间会直呼姓名,即使在小辈和长辈之間也这样称呼,其目的是为了体现关系的亲密。而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长幼有序、尊老爱幼,用西方的称呼标准是没礼貌、没教养的表现。

3.关于邀请。如果在朋友家聚餐,西方人会准时赴约,并带诸如鲜花、糖果、酒之类的礼物。而中国人通常早到一些,以便帮助主人准备当天的饭菜,并带许多礼物表示心意。如果是朋友之间外出聚餐,西方人通常是各付各的,因此他们认为没必要回请;而中国人通常都很好客,为了表示客气、礼貌和面子大家会争着付帐。当一个人负担了这笔费用,其他人会认为有必要回请。在西方,请客吃饭重在交际,通常采用分餐制。准备菜品也以量够为原则,绝不会有剩余。主人也不会为客人夹菜,而是让客人自行选择,建议“Help yourself”或“Have a try”。而中国人讲究饮食,请客吃饭也是重在饭菜本身——品种繁多不说,还尽是山珍海味。主人为客人夹菜以示礼貌,并会频频举杯劝酒。

4.关于打电话。当打电话给一个西方朋友,对方会先报出自己的电话号码以供打电话者参考是否正确;而在中国,接电话者通常会询问:“找哪位啊?”或“你/ 您是哪位?”

5.关于馈赠。西方人之间送礼时避免赠送昂贵的物品,礼物不在价格和数量,精心挑选的则是最珍贵的。受礼者会非常惊喜地接受礼物,并当场打开表示赞赏和感谢;而中国人的馈赠礼节比较复杂,虽然中国古话讲究“礼轻情意重”,但事实上人们非常注重礼物的数量和价格。一般来说,礼物尽量贵重,而且认为双数吉利。单一的礼物容易给人造成小气的感觉。为了表示礼貌,接受者往往再三推迟后才接受,等赠送者走后再打开查看。

6.关于称赞。西方人重视称赞别人,也乐意听到别人的恭维话,并对别人的恭维或赞赏表示感谢。但中国人不习惯经常称赞别人,即使是称赞,话语通常也很委婉;当别人称赞自己时,也总是感到非常不好意思,会说:“哪里,哪里。”“还差得远呢。”相反,如果很高兴地接受别人的赞扬而不加以否认,就会被认为是骄傲自大。

三、在课堂活动中拓展文化知识

课堂中的英语活动作为教学的延伸、知识巩固的形式,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课堂活动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重要途径,具有英语文化特色的交际情景能够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实际的交际能力。让学生设想自己置身于西方文化背景中,进行诸如打招呼、介绍、祝贺、购物、约会、等特定情景的语言练习。还可组织学生进行课本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课堂活动,让学生自己体会交际中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近年来,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丰富了课程内容,更容易创造出浓郁的西方文化氛围,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西方国家文化的感性认识,从而增强跨文化意识。

1.以歌曲形式记忆单词或短语。多数人都热爱音乐,它可以愉悦身心、缓解压力。它是不同于书面材料的听觉媒体,通常歌词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因此,可以以播放英文歌曲的形式,让学生在优美旋律中学会一些词汇、短语的使用。与单纯教授这些单词和短语相比,这种演唱的形式更易于学生接受、记忆。

2.以电影形式体会西方文化。电影是这种融合了视觉和听觉的媒体,它具有鲜明、生动、直观的图像及声音的配合,使本身想要传达的内容得到充分发挥,有助于学生提高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在观影之后,教师还应该讲解影片中出现的习惯用法、学生容易出现困惑的细节及相关的文化背景。

在西方动物代表不同的含义,在翻译时和中文动物代表的含义有区别:鸡在西方是胆小的象征,因此有chicken-hearted(胆小的) 这样的表达。而在中国,我们会把这个短语翻译为“胆小如鼠”,我们认为老鼠是胆最小的;在西方,鹅(goose)是愚蠢的象征,但中国人觉得猪是蠢笨的,因此as stupid as a goose 就被译为“像猪一样蠢”;值得注意的是中西文化中,dragon,(龙)的含义是不同的。龙在西方文化里是邪恶的象征,而龙在中国文化中代表活力和勇气,是吉祥的象征——皇帝被喻为“真龙天子”,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家长们都“望子成龙”。

当电影中出现表现西方习俗及风土人情的场景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比如遇到婚礼的情节:女子出嫁时,娘家要给她穿戴上something old,something new,something borrowed,something blue (一些旧东西、一些新東西、一些借来的东西和一些蓝色的东西),意思是婚后交好运,是沿袭下来的老传统[5];西方的新人通常在教堂里举行婚礼,新娘会向单身女子扔花束,接到花束的人也许就是下一个结婚的人。参加婚礼的宾客会向新人撒米(throw rice)来祝福多子多孙;在中国,婚俗比较复杂。新人在结婚当天都会穿戴上红色,因为红是喜庆的象征;新郎有到新娘家接亲的风俗;典礼通常选在有吉利数字8的时刻举行等等。还有一些电影的场景发生在一些学生耳闻却不熟悉的城市,教师也有必要对那些重要的城市进行解释说明。比如纽约的绰号也叫做“大苹果”,Big Apple源于美国报刊宣传该市富于机会,就像一个成熟的苹果那样伸手可摘[6]。

任何文化的传递都是由教育来完成的。同时,文化是教育的内容,[5]学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和交流。英语学习中对文化背景的了解越充分,越有利于把握英语的语言技能。这样就给英语教师提出了一个新要求——不仅要教给学生词汇、语法及考试技巧,更要注重英语的实用性,即把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列入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赵龄鹤,姜君.教育学[M].哈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

[2]赵龄鹤,姜君.教育学[M].哈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

[3]走遍美国[M].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1993.

[4]华泉坤,盛学莪.英语典故词典,2001.

[5]赵龄鹤,姜君.教育学[M].哈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刘惠音)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语言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将“课程思政”融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用鲸鱼“语言”通信
White Lover
英语教学设计——词汇教学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