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2009-03-13 05:11张殿江
学理论·下 2009年1期
关键词:人才思想文化

张殿江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鲜明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决策,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体现和运用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摆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當前,从我国宏观形势来看,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社会的思想观念、经济与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正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变化,是各种体制、结构、利益等关系需要深度调整的矛盾凸显期。这种史无前例的变化,既给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和机遇,同时也必然对干部员工的思想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乃至冲击,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全社会的共性问题也将在企业中体现得更直接、更具体、更敏感,解决起来也会更现实、更迫切、更艰巨。

一、当前部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当前,许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都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性化管理做得不够到位;二是义务和员工利益不够统一;三是言行不一致。形成这三个方面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四个不适应”上:一是思想观念不适应。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还习惯于用旧的思维看待新生事物,对时代环境认识不清,把握不准。二是能力素质不适应。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能力素质与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于理论功底差、知识面较窄、思维层次不高,致使大道理讲不实,难道理讲不清,歪理邪说又驳不倒,思想问题化解不了,棘手问题处理不了。三是工作方法不适应。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方法还是照本宣科、没有创新,让受教育者提不起兴趣,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用文化管理企业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认识

1.提高企业文化工作者综合素质至关重要。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知识层次的更新,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要使企业能不断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实现企业的高效有序运转,必须构建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实现。而构建特色企业文化,前提是有一批综合索质高、能力强的企业文化工作者。

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严格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因企制宜,制定和实施好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使企业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同时,既要突出管理制度的硬约束作用,更要强调以一种无形的精神、价值观、传统力量等因素,形成文化的“软的约束作用。这就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工作者,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对员工进行长期的、不间断的企业历史教育,以及群体意识教育、社会典论教育和共同的习俗以及风尚教育。持久、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逐步形成广大员工的自觉意识,从而把企业的文化理念渗透到企业日常管理之中。

2.保待光荣传统是构建特色企业文化的坚实基础。企业文化的形成并非是一朝一夕的,它来自于企业长期的积累发展,是由其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断积累而逐渐形成的,并受到企业性质、地域环境、人员素质、管理方式和产品性质等诸多环境的影响,企业的经营环境、人员素质、管理方式和产品性质不同,其需要的企业文化也不同。

(1)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传统教育体系。首先,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先进的文化塑造人。鼓励和支持员工一切有利于企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谐的做法,团结和引导员工积极向上,正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矛盾,群策群力,消除和化解各种不利因素,共同建设企业的美好未来;其次,这个体系要以爱社会、爱企业、爱岗位、爱奉献为基本要求,积极倡导科技兴企、人才兴企,进一步完善企业“渠道”建设,加快科技兴企、文化兴企、人才兴企的步伐;再次,这个体系要引导全体员工积极树立乐观向上的价值取向,在全企业上下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要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工作阵地建设。现代企业要构建特色企业文化,就必须树立和强化阵地意识,充分利用企业报刊、墙报、宣传栏等载体,深入浅出地开展好阵地宣传工作。要紧密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保持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作用,使企业发展前景的宣传教育与员工的生产、生活的实践性统一起来;把企业前景的实施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员工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教育员工同服务员工结合起来;围绕“发展和创新”这个主题,积极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不断增强和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要重视发挥企业精神产品和企业文化的教育功能。企业精神产品和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工作作风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必须狠抓企业文化的精神产品生产,要通过广播、电视、企业内部报刊、黑板报等载体,把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员工;要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主体作用和企业文化的教育功能,深入扎实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企业上下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良好的精神风尚。

3.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力度的必要措施。构建特色企业文化,加快企业文化建设步伐,让卓越的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必须要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力度,以传播企业经营理念,树立企业品牌,提高企业知名度、信誉度,增强员工的进取心、自信心,突出企业文化工作的重要作用。

(1)从提高员工素质入手,突出主体性。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切实维护广大员工的合法权益,是企业的恒久主题。而各种培训机会的创造、技术比武的实施、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正是这个主题的体现。因此,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就必须突出这一鲜明的主题。一是要以技术比武和各类在职培训为载体,促进和带动全体员工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二是加强企业急需人才和各类后备人才的培养,要着眼于人才的战略培养,突出竞争化的“人才激励管理”,把开发人才放到企业生存至关重要的位置,加强人才的管理与使用。提倡、鼓励、促进形成全员的学习、创新欲望,将员工个人知识转变为企业知识,从而创建“学习型”企业,建立企业属于自己的智力优势,满足企业快发展、大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三是要实施人才开发计划,其中包括“终身教育”、人才破格提拔任用制度等。改进分配和鼓励制度,以更加倾向于人才效益的发展,以激励有为人才奋力创新。提倡激发个人潜能,让每个人都背负“发动机”,打破学历、资历界限,更重视实际能力。四是要针对当前企业面临新知识、新设备不断发展的现实,着力抓好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员工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从树立学习典型入手,突出实效性。企业中的先进生产者、众多有成就的企业员工,都是企业文化中的鲜活素材,他们都离我们员工很近,完全可以通过先进事迹来进行多种富有实效的教育,并生成企业文化新内涵。要突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效,企业就必须提高对树立先进典型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把这方面的工作真正重视起来,活跃起来。

(3)从开展文娱活动入手,突出渗透性。通过集思想教育、技能培训融为一体的活动形式,把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实实在在地落到员工的岗位上,融入到员工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达到员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凝聚力强、振奋精神,充分发挥积极性,使企业的各项工作任务通过文化活动这个重要而有效的载体真正落到实处。

(4)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突出针对性。在企业良好风气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难点、疑点和盲点,可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那些实际问题。

(5)从美化企业环境入手,突出和谐性。企业环境建设是最直观的东西,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秩序,直接反映着一个企业的和谐程度和文明程度,有利于员工形成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的精神,从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要全面加强企业软、硬环境的建设。如可以通过荣誉室、成就展等人文景观的建设,让企业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使每个景致都成为教育员工的形象教材。

(6)充实和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开展七大教育,在企业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党风廉政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增强职工的时代意识,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总地来说,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注入时代的新内容,拓展新的服务领域。

(7)拓展解决职工思想问题的新形式、新内容。如供销社企业或国有企业,由于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结构的调整,职工的经济利益关系也有了较大的调整,职工之间的经济收入拉开了差距。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洞悉现状,打牢基础,找准方法,把握关键,才能真正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自觉地体现和运用科学发展观,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深入细致地研究和探索。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积极向灵活多样拓展,努力使思想政治工作更贴近企业、贴近员工、贴近实际,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创新。只要我们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就一定能够开创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作者单位:富裕县交通局地方养路费征费稽查所

(责任编辑/刘惠音)

猜你喜欢
人才思想文化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谁远谁近?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
阿吾(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