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儿童学习

2009-03-14 06:59储冬生
中小学德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石拱桥立交桥小河边

储冬生

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黄昏时刻,一对夫妇带着他们的孩子在小河边捉小蝌蚪。周国平先生则认为这种描述掩盖了事情的真相,“真相”应是这样的:黄昏时刻,一个孩子带着他的父母在小河边玩,教他们兴致勃勃地捕捞小蝌蚪。

像捉小蝌蚪这类“无用”的事情,如果不是孩子的引领,成人多半是不会去做的。生活在一个功利化世界里的我们,只有“有用”的事情,而“有用”的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哪里还有兴致去做“无用”的事情呢?可见,是儿童引领着成人重新回到了那个被遗忘的非功利的世界,是儿童更新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儿童是什么?人们曾做出过许多判断:儿童是小大人,儿童是工具,儿童是未来,儿童是花朵……我倒觉得“儿童是什么”的追问方式是无解的,也是简单化的。儿童是一种可能,一段历程,一个谜,一个只能被想象、被理解而不能被判断和描述的存在。儿童不是“贫穷”的需要灌输的“容器”,相反,他们是“富有”的,拥有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话语的方式,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儿童的世界是一个新奇的世界。儿童对现实世界所有的现象都充满了好奇,无时无刻不表现出探究世界的愿望,他们总会有问不完的“为什么”。

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中,儿童的世界是一个纯粹的世界。在儿童的眼睛里,人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几乎不存在根本的差异,他们的世界总是“晴空万里”。

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中,儿童的世界是一个万能的世界。儿童具有原始的自我中心主义,儿童少有“常识”,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规矩,他们认为“一切皆有可能”。

……

这些不都是喧嚣的成人世界所稀缺的吗?面对着充满生机的儿童世界,我想由衷地说:让我们向儿童学习!

说起向儿童学习,总有人觉得不可思议:成人还有必要向儿童学习吗?同是跨过一条河,当年我们走过的是石拱桥,而今天的儿童走的是立交桥。桥发生了变化,两代人过桥时的感觉也会有所不同。我们可以给他们讲自己过石拱桥时的感受,但是没有理由认为走过石拱桥的人一定比走立交桥的人伟大。

向儿童学习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让我们满怀着珍惜和感激去倾听儿童、发现儿童、欣赏儿童、向儿童学习!当你放下架子,谦逊地面对儿童,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因为成人只知道“雪融化后就变成了水”,儿童却能告诉你:“雪融化后就变成了春天!”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徐向阳

猜你喜欢
石拱桥立交桥小河边
山地立交桥上的角逐
江西“乱石拱桥”曾引全国效仿
夏天的小河边
读出民族自豪感来
最复杂的立交桥,路痴的噩梦?
家乡的石拱桥
悠闲地小蜻蜓
夏日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