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广告》教学设计

2009-03-14 06:59
中小学德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广告词多角度公益广告

何 颖

教学目标

知识:初步了解有关广告的分类,广告的作用,简单了解《广告法》的有关内容。

方法与能力:能从众多的广告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能初步判断广告中的不实内容,巧用广告选购适合自己的商品;尝试自己设计广告;学会多角度看待社会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广告不盲从,购物时有保护自身权益的初步意识。

教学过程

一、认识广告,了解分类

1.交流广告词:同学们,电视中有许多广告词大家都能倒背如流吧?

……

2.初识广告:(板书:广告)广告,广告——广而告之,看来,电视广告的魅力实在太大了!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朝,人们只有通过大街小巷的吆喝来做广告。而今,社会进步,科技发达,你们还在哪里见过或是听过广告呢?

(学生交流,并展示自己收集的各种广告实物,如纸杯、塑料袋、报纸、招贴画等)

3.了解广告分类:从大家搜集的广告来看,广告有着不同的类型。因此,人们给广告进行了这样的分类:凡是利用报纸、招贴和各类印刷品刊登的,我们称之为印刷广告;在电视、电影、广播、网络上播放的广告叫视听广告;而马路上的路牌、霓虹灯、热气球等属于户外广告;还有一类销售现场广告,比如橱窗、招牌、展览会等。(课件出示:广告组图)瞧,在咱们生活中,广告真是——(相机板书)无处不在。

4.小结、揭题:是呀,现在的广告不仅形式多样,无处不在,而且包罗万象。你使用过的物品中,小到食品、药品,大到房子、汽车,广告真可谓是“无所不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和广告做一次近距离接触吧。(板书课题:认识广告)

[设计意图]本课的导入直切孩子们耳熟能详的电视广告,再引导他们从周遭的生活中发现大量富有真实感的广告媒介,从而发现广告“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广告媒介的介绍中渗透了分类的概念,这既是对媒体概念的再渗透,又是对广告铺天盖地的具体表达。

二、分析广告,多元思考

1.探讨:你认为有必要做这么多的广告吗?假如你是商品的生产者、消费者、商家、市容管理部门……下面,就请大家每人任选其中的一个角色,在四人小组中谈谈你的观点,并简要记录在课本第61页。

2.交流:下面就请亮出你们的观点。(老师适当引导、归纳)

商品生产者:让消费者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大大提升商品销量。

商家:通过广告可以告诉大家商品的性能、用途、价格等。

消费者:一方面不少广告词琅琅上口,画面很有创意,指导了我们的消费;另一方面也妨碍了我们正常的生活,有的广告夸大其辞,某些广告用语不规范,画面不雅,容易带来负面影响。

市容管理部门:选择恰当的地点做广告能美化环境,但违章的广告影响市容市貌。

广告商:广告多,赚的钱就更多。

3.再次交流:最初,大家对于这个问题都简单地回答:“没有必要!”而现在,再次面对这个问题,你的回答又是什么呢?

4.启示:我们关注不同场所和媒体的广告,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就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多角度地看待事物,正是我们需要具备的一种思维方式。(板书:多角度看事物)

5.小结:看来,现代生活不能没有广告,但是只有在适当的场合,做适量的、真实可信的广告,才是我们现代人所需要的。

[设计意图]品德教学不仅需要学习道德标准与社会常识,也需要思辨和智慧。因此,教师充分开掘课文蕴含的教学价值,在注重价值观培养的同时,也关注思辨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的关注点并未停留在广告的数量和频度应该有限度上,而是进一步学会了多角度看待社会现象。

三、辨析广告,理智消费

1.广告欣赏: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一段非常有趣的广告(课件出示:高露洁牙膏广告视频)。看完这则广告,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2.交流:像这些宣传商品,引导我们购买商品的广告,就叫作商业广告。(板书:商业广告)你们家有哪些东西是看了商业广告后购买的?效果如何?

3.认识优秀广告的要素: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了优秀的广告向人们传递着丰富的商品信息,帮助人们更新消费观念,指导人们合理消费。(课件出示精美的印刷广告和视听广告各一则)谈谈你对这两则广告最欣赏的地方?(结合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真、新、美)

4.引出虚假广告,对比思考:这一则广告也挺有创意,读读看,觉得怎么样?(课件出示:“××鱼脑精,考生‘智在必夺的选择”)你和你的家人有没有上过这类虚假广告的当?

5.介绍广告法:面对形形色色的不法广告,难道我们就束手无策、任其发展吗?不,早在1995年2月1日,我国就颁布了广告法,它明确规定各地的工商行政部门就是广告市场的监管机构,你如果发现了不法广告,就可以向他们反映。随着人们法制意识的增强,相信我国的广告市场一定会朝着规范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6.修改广告词:再来看看这些广告语,你们怎么看待它们?(出示书上61页篡改成语的广告)

默默无蚊的奉献(蚊香广告)

××服装,衣衣不舍(服装广告)

天尝地酒(啤酒广告)

无胃不治(胃药广告)

(请生在课本上修改成语中的错别字)

7.交流自己欣赏的广告:你最欣赏的一则好广告是什么?可以说一说,唱一唱,演一演。

8.小结:对于消费者来说,广告最主要的还是要真实,缺少了真实的新与美是虚假的空洞,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做一名聪明的消费者。

[设计意图]品德与社会课必须是开放的,教学中不能满足于课本上的范例,而是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透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对话中教师适时概括学生观点,思考中学生适时概括广告的特点,这样,品德课堂才能真正引导学生认识社会。

四、创编广告,拓展认知

1.认识公益广告:接着,我们再来看这样一则广告,说说它和商业广告有什么不一样?(课件播放公益广告)其实公益广告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有的诙谐幽默,充满情趣:有的意味深长,给人启迪;有的真情流露,感人肺腑……一条创意绝妙的公益广告,能给人以艺术享受,唤起人们的良知。

2.交流:你还欣赏过哪些有创意的公益广告?从中你明白了什么?(板书:教育启迪)

3.创作公益广告:下面,让我们也来大显身手,创作一则公益广告。要求:

(课件出示创作要求)

(1)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选一个主题。

(2)各小组可以采用编写广告词、画宣传画、表演、歌唱等方式展现你们的合作成果。

4.学生分小组设计广告,然后全班开展“金点子广告现场发布会”。

5.总结:是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电视、广告、网络等媒体连接着你我。我们几乎每天都和广告打交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广告,辨析广告,欣赏并设计了广告。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关注它,同时学会多角度地看待事物。

【设计意图】回归生活是当今教育的一种主导性价值取向,而接纳广告已经成为教育主体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广告一课教学中,教师将创编公益广告纳入课堂视野,引入小组活动,借此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上得以拓展。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秦淮区教研室)

责任编辑李红霞

猜你喜欢
广告词多角度公益广告
我们爱劳动(公益广告)
多角度描写,让人物“活”起来
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泥塘广告词
还可以转转
广告词等
一道圆锥曲线问题的多角度思考
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