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稻中浙优1号在永嘉县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2009-03-16 09:57戚洲鹏邵丽燕张建和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2期
关键词:种植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戚洲鹏 邵丽燕 张建和

摘要阐述了中浙优1号在浙江省永嘉县种植的产量表现与特征特性,并总结了浙优1号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浙优1号在该地的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种植表现;栽培技术;浙江永嘉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2-0157-01

中浙优1号(中浙A/航恢570)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2002年作为浙江省“8812”计划项目引入永嘉县种植,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稻2004009),现已列入国家级和省级单季杂交晚籼稻重点示范组合,并被列为浙江省的主导品种。通过永嘉县几年的试验、示范与推广种植,表现出丰产性好、熟期适宜、适应性广、生长势强、穗大粒多、抗病强、米质优等特点,但也存在易倒伏的缺点,2008年已成为永嘉县的主栽组合。

1产量表现

2003年在永嘉县县品种试验点产量8 079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4.8%,达极显著水平;2004年品试产量7 750.5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7%,达极显著水平;2年区试平均产量7 914.0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8%。2005年开始在永嘉县大面积作单晚栽培种植,2005~2008年4年累计种植10 667hm2以上,产量7 500~8 250 kg/hm2,高产田块达9 000kg/hm2

2特征特性

2.1农艺性状优良

中浙优1号分蘖力强,长势旺,株型挺拔,剑叶挺直,叶色较深,穗大粒多,结实率高,青秆黄熟,株高118cm,穗长26.7cm,有效穗241.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70粒左右,结实率约85%,千粒重27.5g。

2.2生育期偏长

中浙优1号在永嘉县海拔50~500m农区种植,全生育期138~155d,比汕优63长6d,适宜永嘉县作单季稻种植。

2.3抗病性好

2002年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对稻瘟病的抗性平均3.3级,白叶枯病抗性平均4.8级,经多年种植均表现出明显的田间抗性。

2.4米质优

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6年检测报告,中浙优1号糙米率81.3%,精米率73.4%,整精米率41.3%,粒长6.7mm,长宽比3.0,垩白粒率14%,垩白度5.5%,透明度2级,碱消值5.2级,胶稠度82mm,直链淀粉含量12.8%,蛋白质8.3%。稻米外观品质好,米饭软、清香,适口性好,饭冷不回生,米质优,达到国家3级优质米标准。

3高产栽培技术

3.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中浙优1号在永嘉县海拔100m以下作单季晚稻栽培,播种期为5月28日至6月8日,随海拔降低而推迟播种。播种前应做好晒种、种子消毒,采用半旱育秧,做到稀播匀播,秧田播种量105kg/hm2,大田用种量9kg/hm2。秧田施水稻专用肥300kg/hm2或30%国产复合肥225kg/hm2作基肥,二叶期施尿素60kg/hm2作断奶肥,移栽前4d施尿素75 kg/hm2作起身肥,并及时防治黑尾叶蝉兼治二化螟,控制水稻矮缩病。秧龄25~30d,即达到移栽时,单株带蘖2~3个。

3.2合理密植,提高有效穗数

中浙优1号属大穗型组合,株型挺拔,剑叶挺直,分蘖力属中偏上,有效穗偏少,适宜增丛增苗,适当提高密度,栽插密度26cm×20~23cm,插16.5~19.5万丛/hm2,最高苗控制在345万丛/hm2左右,力争有效穗数达240万穗/hm2以上。

3.3合理施肥,增施钾肥

总的施肥原则是控制氮肥,增施钾肥,在重施基肥的基础上,早施分蘖肥,促进早发稳长,提高分蘖成穗率,看苗慎施穗肥,以防倒伏。一般单产9t/hm2的田块,总用肥量纯N195~210kg/hm2、P2O5 90kg/hmv、K2O 150kg/hm2。基肥、蘖肥、穗肥的比例70∶25∶5;第2种施肥新方法为一次性入库基肥(不施蘖肥、穗肥),用40%或45%复合肥375kg/hm2+尿素300kg/hm2+钾肥150kg/hm2,移栽前1~2d耕耙田时施入,此法是抗倒伏栽培的好方法,产量可达7 500~8 250kg/hm2

3.4加强水分管理

分蘖期实行浅水勤灌,促进低节位分蘖;够苗时及时排水搁田,以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深扎,壮秆大穗;抽穗扬花期保水层,防止缺水造成抽穗困难;灌浆乳熟期宜采取干湿交替灌溉,促进养根保叶强秆,提高抗倒能力;收获前7d断水,有利青秆黄熟,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3.5综合防治病虫害

中浙优1号植株较高,茎秆粗壮,叶色深绿,应根据病虫情报和大田病虫发生情况,及时防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等,可以选用锐劲特、三唑磷、杀虫双防治二化螟,用纵卷清防治稻纵卷叶螟,用吡虫啉、扑虱灵防治稻飞虱,用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和稻曲病。

4参考文献

[1] 冯宝福.超级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157-158.

[2] 范文喧.超级稻甬优6号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迅,2008(11):96-97.

猜你喜欢
种植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徽两优898在贵池区种植表现及直播栽培技术
杂交早籼稻欣荣优5号在兴国县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丰农啤1号大麦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稻早稻中早39在桃源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深两优0858水稻在玉林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