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理论与实践

2009-03-17 10:12
理论纵横 2009年12期
关键词:成员国货币欧元

聂 博

摘要:本文对于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理论进行梳理。着重介绍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并通过整理区域货币合作在全球的具体实践得到启示:区域货币合作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亚洲货币金融合作的重点,政治意愿和政策协调是推动亚洲货币合作的关键。

关键词:最优货币区;货币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跨出国界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并开展区域货币合作一直是近20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亚洲各国经济遭受重创并深刻意识到区域货币合作对于加强本国抗击金融风险能力的重要性,2002年1月1日欧元成为欧元区唯一的法定货币进行流通,这标志着最优货币区理论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从理论变为实践,这是世界货币史上一个创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欧元区的成功实践进一步的激励了区域货币合作的理论研究,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固定汇率在20实际60年代早期居于支配地位,只有少数学者讨论过浮动汇率的优点和不足,独立的主权国家货币被认为不可或缺。在这样的背景下1961年9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蒙代尔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一文,把最优货币区定义为一种“最优”的地理区域,在此区域内,支付手段或是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的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钉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的国家与区域以外的国家之间的汇率保持浮动。最优在此意味着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同时得以实现。蒙代尔提出劳动力高度流动的重要性,以便通过劳动力流动来抵消不对称冲击或需求变化的影响。所以有人将他的理论成为要素流动论。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提出以后,引起了西方学界的密切关注,也引起了更多经济学家对于最优货币区判断标准的讨论,最优货币区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麦金农从各国物价具有普遍稳定性出发,在1963年提出把“经济开放度”即一国生产或消费中贸易品占社会总产品的比率作为衡量最优经济区的又一标准。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越高,浮动汇率的调节作用越弱;一般而言小的开放经济体更适合固定汇率制。但是,当小的开放经济体的贸易对象为几个采用浮动汇率的大国时,这条准则不再适用。

凯南在《最佳货币区:一个折衷的观念》一书中提出将“产品多样化”作为形成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出口商品多样化程度越高,该国受外部不对称冲击的力度就越小。因而,产品多样化程度高的国家之间更适合实行固定汇率,组成共同货币区。但是,如果宏观层面上的冲击造成对所有产品需求的同方向减少,产品多样化程度就不再适合作为最优货币区标准。

哈伯勒和弗莱明提出了“通货膨胀相似性标准”。他们指出:由于通货膨胀率是经常项目失衡的主要原因,尽管国别之间通胀率相近并不能保持经常性平衡,但固定汇率不能在通胀率相差很大的情况下长期维持。所以,通胀率趋同是形成货币联盟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将其作为国际收支失衡的最主要原因尚缺乏支持,因此,将通货膨胀的相似性作为最优货币区建立标准较为片面。

英格拉姆(1969)提出将“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他认为,金融市场一体化可以减少对汇率调整的需要。但是,金融市场一体化只能使长期调整的过程更顺利却无法代替长期调整。

综合以上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不同的学者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最优货币区提出了不同的评判标准,这些标准总体来看可以归结为经济开放度、劳动力流动、财政缓冲、对称性和接受邻国政策的意愿。

因为20世纪80年代的极度高通胀以及货币当局缺乏可信度,阿根廷开始实行货币局制度,并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稳定物价和实现较高经济增长方面的典范,货币局制度非常适用。但是阿根廷一直都不符合传统的最优货币区标准。阿根廷并不很小或开放,劳动力流动程度不高,与美国经济联系也不大,于是有学者建议用一套新的标准来补充最优货币区的框架。旧的框架与贸易和商业周期稳定性相关,而新的建议更强调国际金融市场和可信度。新增的标准包括:(1)需要实行货币稳定的政策。(2)外币在该经济体中广泛运用。(3)拥有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4)一个强有力、监管有效的金融系统。这些标准共同构成了区域货币一体化的理论框架。

但是,这些标准不可避免的具有一些局限性,首先这些标准都是定性研究,难以量化,操作性不强。其次这些理论强调加入货币区的收益,而忽略了成本。再次,这些研究大多都是静态的、短期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实世界一体化和区域化发展趋势的增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逐步从相对孤立的宏观经济稳定转移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共同发展上,新的研究不仅放宽了对于价格和市场竞争性的假设,综合了各种关于最优现实标准的探讨,而且提供了从动态视角阐释“最优”的研究路。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区域对称性的动态联系成为主导最优货币区成本一收益判断的主要因素。对于区域货币合作前景的判断从关注成本一收益的现实约束状态放到关注区域货币一体化发展和实质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及同区域内部对称性增强之间的动态前景上,研究的视野更加宽广。

二、区域货币合作的实践

区域性货币合作制度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两个阶段:(1)较低阶段:各成员国仍保持独立的本国货币,但成员国之间的货币采用固定汇率制和自由兑换,成员国以外由各国自行决定,对国际储备部分集中保管,但各国保持独立的国际收支和财政货币政策。(2)较高阶段:区域内实行单一的货币;联合设立一个中央银行为成员国发行共同使用的货币和制定统一的货币金融政策,监督各成员国的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对成员国的政府进行融资,办理成员国共同商定并授权的金融事项等;各成员国之间不再保持独立的国际收支,实行资本市场的统一和货币政策的统一。

区域性货币制度一般与区域性多国经济的相对一致性和货币联盟体制相对应。20世纪60年代后,一些地域相邻的欠发达国家首先建立了货币联盟,并在联盟内成立了由参加国共同组建的中央银行,这种跨国的中央银行为成员国发行共同使用的货币和制定统一的货币金融政策。

目前,实行区域性货币制度的国家主要在非洲、拉丁美洲和欧洲,西非货币联盟制度、中非货币联盟制度、欧洲货币联盟制度都属于区域性货币制度。

西非货币联盟制度,最初建立于1962年5月12日,当时由非洲西部的塞内加尔、尼日尔、贝宁、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马里、毛里塔尼亚等7个成员国组成。1963年11月,多哥加入了该联盟。西非货币联盟成员国原系法国的领地或殖民地,是法郎区的一部分,这些国家在独立前后的一段时期,使用的货币为“法属非洲法郎”,1962年11月1日,西非货币联盟成立了“西非国家中央银行”,作为成员国共同的中央银行,总行设在塞内加尔首

都达喀尔,在各成员国设有代理机构,总行负责制定货币政策,管理外汇储备,发行共同的货币“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供各成员国使用。

中非货币联盟制度由喀麦隆、乍得、刚果、加蓬和中非共和国5个成员国组成,这些成员国原来亦系法国殖民地,也是法郎区的一部分,与西非货币联盟成员国一样,独立前后使用的货币也是法属非洲法郎,1973年4月1日,中非货币联盟成立了共同的中央银行,称为“中非国家银行”,总行设在喀麦隆首都雅温得,发行共同的货币“中非金融合作法郎”。西非和中非两个货币联盟虽然各自发行不同名称的货币,但都采取盯住法国法郎的货币发行机制,两种货币是等值的。

东加勒比货币区也属于区域性货币联盟制度,该货币区由安提瓜、多米尼加、格林纳达、蒙特塞拉特、圣卢西亚、圣文森特等国组成。1965年,东加勒比货币区各国成立了共同的货币管理局,废止了原来的货币“英属西印度元”,开始发行“东加勒比元”,实行与英镑挂钩的联系汇率。1976年7月7日,东加勒比元与英镑脱钩,改为盯住美元,20多年来,汇率一直固定在2.70元兑1美元的水平上。该货币管理局统一发行区内各国共同使用的货币——“东加勒比元”,但不负责对各国银行的监督,不规定上缴存款准备金,也不承担“最后贷款人”的义务。1983年10月1日,东加勒比货币区成立了东加勒比中央银行,取代了原来的货币管理局。

欧洲货币制度是从欧洲货币联盟开始的,其起源可以追溯至欧洲经济合作组织于1950年7月1日建立的“欧洲支付同盟”以及1958年取代了该同盟的“欧洲货币协定”。“欧洲支付同盟”和“欧洲货币协定”虽然启动了欧洲货币联合的进程,但并未对欧洲货币一体化提出具体设想,当时的出发点主要是促进成员国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真正把欧洲货币统一提上日程则是在欧共体建立之后。1957年,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意大利6国签署《罗马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宪章出台。1969年12月,欧共体正式提出建立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并设计了时间表,但最初的10年进展并不顺利。1979年3月,欧共体当时的12个成员国决定调整计划,正式开始实施欧洲货币体系(EMS)建设规划,1988年后,这一进程明显加快。1991年12月,欧共体12个成员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政治联盟条约》的目标在于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防务政策和社会政策,《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规定最迟在1999年1月1日之前建立经济货币联盟,届时在该联盟内实现统一的货币、统一的中央银行以及统一的货币政策。《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经各成员国议会分别批准后,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与此同时,欧共体更名为欧盟。1994年成立了欧洲货币局,1995年12月正式决定欧洲统一货币的名称为欧元(Euro)。1998年7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正式成立,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按照计划,1999年至2001年,为欧元启动的3年过渡期。欧洲中央银行设在德国的金融中心法兰克福,首任行长是荷兰人杜伊森贝赫。按照欧元系统汇率转换机制,在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的同时,确定了欧元对1l国货币的汇率,各成员国货币与欧元之间的汇率到2002年(过渡期内)各国货币被欧元取代以前完全固定,并不得更改。2002年1月1日起,欧元的钞票和硬币开始流通,欧元的钞票由欧洲中央银行统一设计,由各国中央银行负责印刷发行;而欧元硬币的设计和发行由各国分头完成。2002年7月1日,各国原有的货币停止流通,与此同时,欧元将正式成为各成员国统一的法定货币。

三、区域货币合作给予我们的启示

(1)大量的实践证明了区域货币的可行性,新的世界货币体系中出现欧元与美元“二元化”现象,亚洲各国若不加强本地区的货币合作,将被置于十分不利的境地。特别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亚洲各国普遍认识到弱小经济体的货币难以独自抵挡国际游资的冲击,要想同国际游资的冲击相抗衡,本地区货币不再作为某大国货币的附庸品,亚洲国家需创立一个稳定的亚洲统一货币区。只有建立亚洲自己的货币合作区域,才能逐步实现亚洲各国摆脱美元化。

(2)从货币合作的成本和收益来看,由于统一货币能够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节约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促进商品、资本、人员的流动,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化。统一货币可以减少内部磨擦,促进投资,提高国际竞争力,从而扩大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的规模,促进经济的发展。

(3)区域货币合作不仅取决于经济因素,而且受国际政治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一项制度协议即使在经济上合乎逻辑且能够带来共同利益,成员国的政治实力和意愿也会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它是否能够正常而有效地运行。

(4)东亚地区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货币合作,应当在关注彼此共同利益的同时,积极务实地就如何降低政策协调过程中的交易费用方面做出更多的思考与实际的行动,通过战略的互动过程培育合作的机制。制度不应当仅是强制的规则,而只能是为克服那些使相互有益的协议不能达成的缺陷而形成的规则。

猜你喜欢
成员国货币欧元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什么是IMF份额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6个
什么是意向创始成员国?(答读者问)
第二期《漏洞在哪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