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费结构调整优化的理论基础

2009-03-17 10:12颜笑一
理论纵横 2009年12期

颜笑一 李 京 孙 倩

摘要:信息化战争将是我国面临的主要战争威胁,想要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灵敏高效的财力保障是其前提条件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费结构调整优化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军费结构;调整优化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作战力量构成的多元性、交战对抗的残酷性以及财力消耗的巨大性等特点,决定了财力保障任务将十分艰巨。要想打赢信息化战争,就要争取财力保障的主动权,提高保障效益,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有针对性地做好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费结构调整优化。因此,必须要针对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费结构调整优化的理论基础进行探讨。

一、信息化建设理论

进入20世界90年代,新军事变革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了新的进展,军队信息化的程度决定了其战斗力的强弱,成为决定信息化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美、英、法、德等国应经启动新军事变革,在更多的军事领域开始进行“跨时代变革”,如进行训练革命、后勤革命等。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事形态更加深入地向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事形态发展,各国的机械化装备不断向信息化装备过渡,机械化战争加速向信息化战争转变。美国投巨资为军队信息化进行基础建设,上个世纪80年代仅用于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经费累计超过3000亿美元,90年代用于此项建设的经费每年都保持在4000亿美元以上。近10年来,日本每年在指挥自动化系统这一项的资金投入约在10至15亿元。印度军队的武器装备经费计划到2010年提高到1300亿美元,用于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经费将大大增加。我国军队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与世界军事强国的差距很大。2009年中国国防费预算为4806.86亿元人民币,比去年的预算执行数增加624.82亿元人民币,增速为14.9%,《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指出,我国武器装备建设坚持服从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安全战略,发展适合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武器装备,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军队的机械化还没有彻底完成,又面临着信息化的挑战,所以就要把机械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未来军事信息化装备将成为国防投入的重点,其增长那个速度有望达到17%以上。部队兵种建设拉动了军事装备升级,其中陆军将加快发展陆军航空兵、轻型机械化部队和信息对抗部队,重点加强战役战术导弹、地空导弹等部队建设。海军建造新型国产潜艇、驱逐舰、护航舰和飞机。在信息化建设方向的指导下,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要调整优化军费结构,合理确定军费投向投量,进一步提升战斗力,为打赢信息化战争奠定财力保障基础。

二、战斗力理论

恩格斯说“一切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的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他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可以说,正是在国防科技力量推动下,战斗力生成模式才不断发展并且升级,进而引导军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在未来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军为了顺利完成军事斗争准备任务,确保打赢信息化战争,必须把握信息化给军队战斗力系统中注入的新要素,把握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日益发展,未来战争形态发生了根本改变,对军队战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国提出了“建设信息化部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军事发展战略。军费在保障我军军队建设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同时,尤其要突出信息化战争的财力保障。军费规模的大小对战斗力的强弱有直接的决定性作用,军费结构合理与否对战斗力的强弱有直接的制约作用,军费的运行过程就是军费资源配置于战斗力各要素的过程,是战斗力的生产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增加军费规模的同时,不断调整和优化军费支出结构,充分提高军费保障的规模效益,使我军在信息化战争中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战斗力。

三、军费效益理论

胡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从富国和强军的双重要求来看,加大军费投入规模和提高军费使用效益,是两个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适当的军费投入规模和提高军费使用效益最大化,实现富国强军的目标就是一句空话。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作战力量构成的多元性、交战对抗的残酷性以及财力消耗的巨大性等特点,就需要在军费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对军费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也可以实现军费投入规模效益最大化。军费结构习惯上分为:军队人员生活费、维持费和装备费。在军费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军费结构客观上有一个均衡要求,军费分配在人员生活费、维持费和科研训练采购费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一个比例关系,某一方面占用的资源过多就会影响其他两个方面。因此,军费结构调整优化是与国家整体军事战略相吻合,是以人员、装备、维持费用合理分配、协调统一为目标的。要实现军费结构的均衡,就要统筹考虑采购、装备、维修、设施、训练等相应的经费安排,协调主要装备与辅助装备、作战装备与后勤装备、武器装备与人员要素之间的配套关系。因此,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费的使用效益是军费结构调整优化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贺艳方,樊恭嵩,适应新军事变革,加快军费结构调整优化,中国国防经济。

[2]贺艳方,樊恭嵩,军费论,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76-89。

[3]刘玉泉,姜桂莉,胡胜德,优化我国军费结构的探讨,军队财务2003(3):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