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视角下的“信达雅”对中国古诗英译的启示

2009-03-17 10:12
理论纵横 2009年12期

何 甜

摘要:“信、达、雅”是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提出的关于翻译的标准,百余年来在我国翻译界反复激起波澜,这说明“信、达、雅”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对“信、达、雅”否定的声音仍不绝于耳,主要原因是人们对信达雅理解的角度不同。中国古诗因其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形式为我国文学界的奇葩,国内外有不少古诗的各个英译本。而本文试从美学视角发掘信达雅的内涵并试找出其对古诗英译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美学视角;信达雅;古诗英译

1信达雅的美学内涵

1895年,严复开始翻译赫胥黎的著作《进化论与伦理学》,并取名《天演论》。他在《天演论》的“译例言”中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原则。自此,“信达雅”开始成为翻译的基本准则。

信的命题起源与老子,在老子的美学思想中,“信”与“美”是互相对立、互相矛盾、互不相容的。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言精妙,则非弃美矣”,老子对伪善深恶痛绝,认为“不信”的事物,肯定“不美”这里的美指的是巧言令色,也就是“伪美”;但老子并没有否定“真美”,在其道德经里便现身说法演绎了他心目中的“真美”。严复继承了老子关于“信”的美学思想,标出“信”作为首要条件。他在后文中又提出一个“诚”字(修辞立诚)与“信”相呼应,合为“诚信”,这个“诚”字在美学中是公认的艺术美的基本要求。就翻译而言,“信”的意义自然而明显,就是要求无论是谁的译文都应该充分而透彻地表达原文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从美学的角度来说,“信”也是美学的要求。

所谓“达”,根据佛家的说法,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日所达,二日能达。所达者,表意也,即所谓知识、思想或感情。能达者,言语也,即所谓口头或书面的实际表达。达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实现所达和能达的统一,或者说口头或书面的表达应该和思想情感一样。在思维表述中,达与说理密不可分,《吕氏春秋》中的“理塞则气不达”,这里的“达”也就是通顺。文艺修辞美学中的“达”源于孔子语“辞,达而已矣”,后世的文论家也都信守孔子的主张。如陆机在《文赋》中提到“夫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尤其忌讳“文不达意”。至唐宋,“辞达”已经成为文艺美学的基本准则。苏轼在《答王杨书》中提到“辞至于达,足矣,不可以有加矣”,便明确提出了“辞达”说。可见严复译论中的“达”亦是秉承前人至理以及中国文艺美学思想传统之旨意的。

三难之最具争议便是“雅”字。严复的“雅”是“用汉以前字法句法”,“雅”都可以被认为是美学意义上的形式的要求。据《史记·司马相如传》的解释,“雅”也有“美好”之意。而在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中,“雅”常常与“俗”作为矛盾体并论。早在三国时期,曹丕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在《典论·论文》中提到“奏议宜雅,书论宜理”。此处的“雅”大抵指正雅,文辞上的通脱、清丽。刘勰受此影响颇深,他《文心雕龙》中道:“斯斟酌乎文质之间,而檃括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可见,传统文艺美学中所谓“雅”和“俗”是完全对立的,严复,弃用“近世利俗”的文字,以求表达之“精理微言”,一方面是追于历史条件的要求,而另一方面对中国传统文艺美学提倡正雅的传统的继承。

2译例分析

中国古典诗歌,在其格式上的要求其实显示了汉语读者对诗歌形式美的独特领悟。常常因其有严格的节奏和押韵上的要求,因而在译诗时,除了忠于原文并达意以外,还必须保留相应的节奏和押韵形式以体现其特殊的美,这种特殊的美也就是“雅”的具体体现。以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几个英译本为例,笔者作了以下分析。以下是关于春晓的两种泽本:

(1)

A Spring Morning

This morn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

Not wa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Tr. by许渊冲)

(2)

The Spring Dawn

Slumbering,I know not the spring dawn is peeping,

But everywhere, the singing birds are cheeping.Last night I heard the rain dripping and wind weeping,

How many petals are now on the ground sleeping?

(Tr. by吴钧陶)

2.1意象再现

《春晓》一诗前两句为实写,后两句为虚写。“风雨声”和“花落”是作者的听觉回忆及想象,是脑中之景,补衬前两句的实景描写,虚实相映,相得益彰。此诗强调“言不尽意”的神似效果,故而采用模糊的语言和意象。“春晓、啼鸟、风雨声、花落”这些名词性意象表达的都是真实存在的景物,但又决不是和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相对应的,而是对它们的一种抽象和概括。这些意象虽然简单却含蓄,蕴藉,留有余地,引人遐想,充满了无限的“空白”和“不确定的点。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模式和审美接受,对于同一意象,另类文化的译者具有相异的阐释和具体化,从而呈现出各不相同的美学效果。

两位译者对于诗名《春晓》就有不同的译法。译文(1)用到了“morning”一词,而译文(2)选择了“dawn”。从美学的角度看,这种翻译上的不同源于原作结构上的“空白”造成不同译者理解上的不同。对于“晓字,《辞海》中的定义为“天亮”,在英语中“morning"指"beginningat 12 o clock at night,or especially at dawn,and extending tonoon”,其信息量远远大于“晓”。美学视角下的“信”重在一个“真”,这种信息量超出原作的现象,未免落入不“不信”之流。而“dawn”意为“daybreak”,更符合“晓”的含义,而且该词发音低沉,更能烘托出惜春的主题。诗题“春晓”应该是指春天天亮的时刻,译文(1)“A SpringMorning”未免不太准确。译文(2)the spring dawn中的the弱化了原诗题的模糊美,“信”则“信”矣,对于“雅”的要求似乎还不够。

关于“风雨声”的意象,译文(1)和(2)则分别译为“wind and showers”和“wind and rain”。由第一句的“不觉晓”,即可知“风雨声”并未惊起梦中人,这“风雨”注定不是疾风骤雨,该是和风细雨,译文(1)“wind and show-ers”对应“风雨”,使人顿感如沐春风、如浴春雨,构成了景色美、心情美的和谐画面,比“wind and rain”更加贴近

原文意象。从美学视角来看,“shower”一词比“rain”更柔和。

全诗另一个重要意象“落花”在四个译本中也有不同的体现。“落花”本身也是个模糊的意象。一为译文(1)的“flowers”;二为译文(2)的“petals”。到底是哪种花呢?原文并未具体说明,是空白点和不定点。从词义上讲,“flowers”是指完全成熟的花儿,它们落下枝头时往往已是晚春时节,比较符合全文的基调。而“petals”是花瓣,早早就会掉落枝头。叫一个“雅”字,“petals”似乎给人一种凋零的美感,仿佛眼前出现了花瓣飘落的情景。笔者认为译文(1)的“lowers”准确地体现了原文的意象,表现了作者惜春、惜花的情绪。

在意象的表现上,除了紧扣“信”——从美学角度来说,是做到“真”,不宜减少或添加其他信息。而在选词上,则需要通过诗歌主题注意选词,做到“辞达”需要选择恰如其分的词来再现诗作的意象。对于古诗英译,最难做到的莫过于保持原文的“美”,《春晓》的整体意象是模糊的,那么英译时也应尽量保持这种模糊美。

2.2意境再现

《春晓》不过二十字,前两句表达了喜春之情,后两句则表达了惜春之优,而这惜春之优,恰恰反证了作者爱春之切,这种矛盾的统一,把读者带人爱与美的意境中。

原诗中的“啼”是本诗的诗眼,“啼”在这里应该是悲啼,而不是唱歌也不是欢快地呜叫,孟浩然虽然写的是一日之晨,却已到三春之暮。“蹄鸟”不是在唱歌,而是在悲鸣。“蹄”说明作者深感岁月蹉跎,功名未立,难免有迟暮之叹。无数飘零的花瓣让作者想到了自己的遭遇——“年四十,应进士不第”,于是有了同病相连的感觉,而诗的整个意境应该是苦涩悲凉的许译用一个“crying"深刻地表现了原诗的深层含义,使读者能够吟诗体意。相比之下吴译"singing"就显得浅薄了。

就整体意境的表现而言,译文(1)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性。译诗前两句很好的把握住了原诗的叙事情境,原诗虽无主语,但有一个主观叙述者,译诗中直接将其描述为“一个春晨,我躺在床上,直到鸟的悲鸣把我惊醒。”这里将原诗中鸟的啼叫声译成了“crying”,暗含了一层悲哀的感情色彩。后两句的“fallen flowers”,尤其是感叹句式的应用,更突出了风雨之无情,春光的转瞬即逝。但“af-ter"一词太平凡,略显直白,诗味不够浓。而且第四句“Howmany arethefallenflowers!”只译出了“花落多少”,“知”却无从体现,读者无法从中体会原诗“惜春”之情。

译文(2)在意境再现上是比较成功的,译文起笔将春晓(the spring dawn)情化,即‘春晓在‘偷窥“is pee-ping”传神地体现了“不觉”的含义这一点与诗作者的‘slumbering(酣睡)相衔接,这般处理予人一种春日拂晓来临的轻灵与静谧之感,这种统摄全篇的‘静谧,不禁让人顿生怜惜之情;惜春、伤春之感便从中而来,与原文的题意不谋而合”。但第三句中“heard”一词的使用,不如其他译文含蓄委婉,而且冲淡了后面的“风雨声”。此外“last night”用字过于平淡。

许先生的译文虽然顾及形式的传达而在局部上有所调整,但选词方面忠于原诗,而且保留了原诗的风格,传达了原诗丰富的内涵意义并且在音韵方面较好地体现了原诗的特点,将《春晓》的意美,音美和形美有效地传达到了译文中。吴先生的译文也较好地传达原诗的意境,但在选词上还需斟酌,以免选词造成的机械用韵造成单调平板之感。诗的美像生活中的美一样,丰富多彩,译者通过对原作的语言形象感受的理解和把握,并力图用相应的语言形象通过《春晓》英译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传达“意思”不易,传达“意境”尤难,译诗更难。

百余年来,严复的“信、达、雅”在众多的翻译标准中独树一帜,即便在译学研究已经高度发展的今天也不曾淹没,它的美学内涵只是其丰富内涵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去观察“信、达、雅”,其对中国古诗的英译是有诸多启示作用的。

参考文献:

[1]刘宓庆,2005,《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毛荣贵,2005,《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3]沈苏儒,论信达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文殊,王晋熙,邓炎昌,唐宋绝句名篇英译[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c5]萧涤非,1983,《唐诗鉴赏词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

[6]徐国萍,《春晓》英译之对比分析[J],中国翻译,2001(2):55。[7]许钧,翻译思考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8]许渊冲,1983,(3),论唐诗的英译,《翻译通讯》。

[9]许渊冲,2003,《文学与翻译》[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01张保红,汉英诗歌翻译与比较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85。